這週確實借了三分鐘,怎樣都還不了。
基本內容和111學年度一樣,不過增加了一篇很短的閱讀〈口頭禪與眷村黑話〉(試閱版)、兩部YouTube的影片分享,綜合討論也增加一小段影片回應。
因為上周也是沒有好好結尾,所以就用「選擇與意識形態的相互影響」開頭引言,講一講又半節課沒了。沒有例外,開始上課前要和同學聊聊你對於閱讀的想法和意見,順便也請大家講講FB小遊戲:「中國用語滲透台灣」的分數。就來聊聊什麼樣的人可能被滲透,我提了一個觀點,就是沒在收看「中國影片」的人很容易被滲透,因為語言省力原則,當你聽到一個詞,你覺得很好用,方便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你就會用他。我之前很常用的「立馬」,就是在不知道其為中國用語的前提下開始用的。
除了沒在收看的人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常在看中國影片,對於語言、政治、文化等敏感度不高的長輩或年輕人,所以沒有差別的在使用中國用語。我現在不會用很嚴肅的態度看「滲透」,因為重點在於視聽者的態度。很多詞彙,我知道,但我不用使用,語言還是用溝通的態度對待就好。
為了呼應〈後國語運動的語言態度――台灣年輕 人對五種華語口音的態度調查〉的內容,也結合上週母語(國家語言)主題的延續,特地再加上「盛竹如(外省一代,民國29年生於陝西西安)和沈春華(外省第二代,民國49年生於台南下營)」兩位主播對話,再放上現在台灣華語的公視主播口音對照時代差異。
你懂方言和台灣普通話(國語)兩支影片,是呼應本周主題安排的。語言產生的誤會,可以是方言和語言(共同語)間轉換,語言和語言間一定是。轉換語碼時,我們的思考也會轉變成那個語言的思維模式,所以放了新的Ted影片。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只看後半部,很喜歡講者的結語:
我已經告訴各位,說不同語言的人 如何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但重點並不是其他地方的人怎麼想, 重點是你怎麼想。 重點是你說的語言 如何形塑出你的思考。 那就給了你一個機會,可以問: 「我為何會用我這種方式思考?」 「我要如何用不同方式思考?」 還有, 「我想要創造出怎樣的想法?」
"Why do I think the way that I do?" "How could I think differently?" And also, "What thoughts do I wish to create?"
上課很匆忙,基本上不太會和同學解釋我的安排,能夠感受到是最好啊!不能感受到,就聽自己想聽的吧!
綜合討論也是,題目是一樣的,不過Q2和Q4的回應改變了。
Q2. 目前台灣社會的共同語如何產生的?是什麼語言?和Q1的答案都一樣嗎?相同與否的原因是什麼?明明我們都有共同語,為什麼還要討論方言?
討論方言:不同方言區-->特有成分,(龍捲風)好用易懂流行廣的留下。
方言:權力位階低的語言,很容易不受重視(43:39~57:36)。
Q4.台灣屬於移民型態多語社會,根據其中一文台灣有四波移民,但應為五波,少的那一波,還影響了現今台灣人使用的台語(台灣閩南語),你知道為什麼會少了哪一波嗎?舉個他影響台語使用的例子。
竺家寧老師外省第一代(民國35年生於浙江奉化),所以在他的生命經驗裡是沒有「台三點五波:日語」 圖還有個BUG,共同母語為「國語」。如果單就這一國的語言來看的,「國語」沒問題。 但共同語層面來看,只用「國語(華語)」來蓋括,過於單一。 |
Q5.你會的語言和官方語言、共同語、方言/語言管理、語言規劃、語言政策間的關聯為何?請圖示。
-->因為很希望學生真的把圖畫出來,所以真的留了一些時間給學生,很期待看到大家的成品。畫出來,好好檢視自己到底為什麼會做出學習這些語言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