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111-1 中醫(中國醫學)

被包裝和話語迷惑,後來才發現原來華而不實,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發生的事。教訓:不要被外觀和部分事實拐騙,眼見為憑,也不能全為憑。

課前先放這部影片,先來的同學想看可以看,MATTIAS的這部影片只是解決一小部分關於為什麼華語老師可能需要知道一點點中醫知識的疑問,因為真的有一部分的外籍人士是因為憧憬功夫、武術和中醫藥學,進而學中文的。如此來看,語文老師是打開學生對其他文化的小窗口,多半知其廣,未必知其深,除非本人有刻意鑽研,但在知識學習上,無窮盡,其實會很需要跨界的老師一起合作。

 


這週的開始不是中醫藥,而是上週藝術的補充,確認了課本中台灣部分篇幅的侷限,所以自己先補充,這基本上和使用前一本課本上課風格類似。因為這本課本的藝術,談論內容比較集中於考試導向,面向較單一,就出了一題提醒大家,「藝術很有事」,還有很多可以談。

因為我寫的是使用前一本課本的內容,所以回答也比較偏向「中國」(文化部分還是不少傳承自中國,無法割捨)。所以故意用了公視的「藝術很有事」節目系列來雙關破題,也介紹這個系列節目是以藝術和藝術家為主體,策展為導向介紹以台灣為主的藝術。

前兩週在談的文化素養,其實也在接下來要談的每週主題裡面現身,他們都是無形的文化資產。如果沒有接觸認識,就沒有背景知識可以運用於交流中,如下圖中定義。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只把體育、家政、童軍、美術或音樂等當成不用考試的非考科來應付,就太可惜了,因為學習的一切都可以變成個人素養資產的一部份。


畫我台灣也是公視戲劇製作的一系列台灣畫家短影片。
PTS World Taiwan也有英語版本
Taiwan: Through the Eyes of Painters
截圖取自YouTube影片。
台灣的陶瓷工藝也是世界有名,不過大品牌都是百貨公司裡的專櫃,常民也不一定會買。
乾唐軒、琉璃工坊、瓷林 、法藍瓷,
我認識的朋友真的有人在用的是乾唐軒的隨身瓶,瓷林則是可愛小物不少的品牌。


陳澄波、陳進、黃土水這三位藝術家在這次的課堂中還是有不認識的同學,所以真的是補充對了。優人和雲門反倒大家都知道,但未必看過表演,不過雲門因為常有教育場公演,通常是在國中,所以看過的學生多一點。

我的第一場雲門《稻禾》也是看公演,2014年在玉里代課(701/705/707)時,和玉里國中的學生一起搭巴士到花蓮去看的。第一場優人則是帶著老爸看他們和彰監合作的翻越監獄高牆|收容人打擊樂團演出計畫集資—人神鼓✕彰監77個擁抱介紹這兩個團體,除了他們世界知名外,更重要的是回饋社會也不遺餘力,用音樂與舞蹈來豐富更生人的生命。我自己的音樂和舞蹈並沒有那麼多的專研,反倒是相聲和舞台劇,一年也會去購票去看個一、兩場。最近看的是9月份在高雄至德堂演出的春河劇團《魔法阿媽》非常好笑,討論的議題是最常見的愛,也是最不常表現的愛。

談完藝術的補充,就正式進入中醫藥了,先介紹一下課本作者的背景(系所皆是俄語,博班是華教,碩博做的都是中俄諺語對比),再從下面兩部影片開始,然後討論不只一個同學的疑問,西方國家培養語言教學老師時也沒有要求老師要有西醫相關知識,為何成為一個對外華語教學老師要學習中醫方面的知識?」(有人覺得就是為了考試,但這是真的嗎?)

說實話,我也沒有深切的思考過這點,畢竟前一本教材的中醫篇章被放在中國科技與發明才短短三頁,這本新課本變一章專攻,我也覺得很神奇,不過事出皆有因,備課出題的過程中,才理解為什麼會獨立一章談論中醫藥




課本內容其實生活裡面處處可見,只是我們的教育和教科書編撰常常把這兩者分開。
沒有實際應用實例,當然會覺得考完就沒必要記得,但其實我們可能都知道,卻沒把他們連在一起。


Q1.《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者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者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此處的醫者,可能是誰?他使用什麼方式為其治療? 

圖片擷取自中日合作的三國演義動畫



Q2. 2019年末COVID-19出現後,口罩令嚴格分配與執行。如此一來,中醫診所醫師在看診時,可能無法做到春秋戰國齊國扁鵲所創之四診的哪幾診? 

圖片擷取自中醫基礎理論,我自己對中醫有興趣,覺得還蠻好玩的。
衛服部還有出中醫臨床簡介的影片。


Q3.右圖的中藥為台灣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你知道叫什麼名字嗎?而順天堂成為首家取得配方授權、衛服部首家核准外銷的藥廠,讓此藥品熱銷全球5大洲,60多國。中藥,又黑又苦連許多台灣人都不愛吃(所以多數人都是筋骨不爽快去看中醫針灸),你認為他們怎麼讓外國人提高吃漢方中藥的興趣? 

這題只要問討厭吃中藥粉的人就知道了,不過出席的16個學生中,常看中醫的僅有四位,1/4而已比例好低啊!我自己是過敏(三伏貼灸法)、膝蓋舊傷和足底筋膜炎(針法)都去看中醫的,所以和中醫算是很熟悉?!連打完COVID-19疫苗,中醫師也給湯藥喝緩解副作用。

個人覺得清冠一號是現在全世界最有名的中藥了。
圖案擷取自中藥「清冠一號」懶人包,我自己只認識前面那一排中藥。


Q4.中醫用藥,謂之中藥。中藥材也常入菜、入茶、入湯,從藥補變食補。請舉出台灣常見之食補兩種,並說明補的是什麼? 

這題可以稍微解釋為何華語老師的課本會有一章專門講中醫了,畢竟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和中醫藥連結在一起啊!但又因為太常見,根本不會覺得他和中醫有關連,其實是基本日常實踐。

刻意把品牌蓋掉,大補帖我自己不常吃,但兩種飲料倒是常買來喝。



Q5.中醫四大學說中,五行學說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交互作用,課本p.251有五行對照表,卻沒寫到五味和五色、五情志(情緒),請找出對照。而經絡學說的正經十二脈,也有經絡養生方式,你知道為什麼專家為什麼總是要我們晚上11點前睡覺嗎?

過30歲後,熬夜真的很要命,只能鼓勵同學年輕持盡情熬夜(大誤),因為現在要熬都沒辦法。

Q6.請整理p.255-258,十一位中醫學家專長及著作。

這題也是我自己寫完,才有辦法邊看YOUTUBE的影片問題回答的,這周不是讓大家共筆,而是讓小組共筆寫。其中醫聖張仲景被我下意識地改名了,變成張景仲,到上課時才發現,因為我去看的牙醫診所叫「景仲牙科」,默默的被洗腦。

這次課程在鐘響前結束,我做到了!耶!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