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111-1 華語師資考試比較與分析

華語教學學程113-2學期停辦,原因:證書申請率過低。
我怎麼知道的?因為中心寄來的開課確認信111-2直接就不排學程課,和助理確認後,是要找新老師教。聽學生說葉老師因個人因素離職,他們去語教詢問課程剩下學分怎麼辦?
自己想辦法找課上,所以學生得去樹德科大上課,真的遠得要命。

一切都是緣。

開場先以上週的文化素養開場,因為給同學們用來判斷的圖片很明顯的是採用跨「國」的文化素養判斷,所以大家在寫作時,也都就是往這個方向走。所以我就只好先打臉一下我自己上周的課程設計。有時候為了要讓課程順利進行,老師需要進行很多取捨,自動捨棄或屏蔽一些略為次要的訊息,就像這週快下課前,我雖然聽到同學說「大陸」,但因為時間已經要不夠用了,就自動忽略,不過還是有其他同學跳出來說了「是中國」(感謝提醒,意思是這個意識不能被忽略)。
Big Bang Theory圖片出處

我選擇「跨『國』的文化素養」來判斷,正是因為它顯而易見,最好操作。但不代表文化素養就只存在國家之間。放了下面兩張出處都是台灣的圖,右邊大家都知道是第一校區的腳踏車,但只有跨校區或以前就讀高第一科大的人才會知道,只有第一校區有這種黃色校園腳踏車,因為這是在高雄第一科大時期就有的福利,其他校區只有藍色校園腳踏車(退役的KHH CityBike)。而左邊這張新竹的「清交小徑」,如果不是該區域的人或是就讀的學生,可能就有機會是一頭霧水,那我怎麼知道?我有親戚住新竹,還有以前在宏國教的外籍學生去讀清大碩博班。

一徑各表圖片出處
高第一腳踏車圖片出處

拿這兩張照片,就是一個提醒,在台灣這個社會中,還是充滿各式各樣的文化圈圈,而且我們也常常掛在嘴邊:校園文化、公司文化、辦公室文化、職場文化、演藝圈文化、企業文化、家族文化等等,都各自有各自的生態和模樣。沒有進入其中,只能得知較外顯的特徵,內裡的文化只有進入圈圈者才知,如:台積電工程師年薪200萬是外顯,但台積電的企業文化也只有接觸過或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稍稍窺探、了解。再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經歷、習慣、嗜好,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文化,所以其實和人交流,就是每天都在跨文化活動啊!

上課的時候,還是沒想到要怎麼稱呼這個情形,所以姑且先用沒有他們(兩張圖)的文化素養稱之。但「沒有文化素養」聽來實在太強烈,在回應學生課程紀錄時,才消化完成「也許可描述為沒有認識那個文化,就沒有相對應的文化素養去理解。」畢竟文化素養的定義之一是「個人將資源,以靈活恰當的形式,運用於不同社會情境中,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因為不認識,所以素養還在養成路上,尚未產生資源來進行適當的運用。

最後一句的提醒是「課室(可能)老師在帶風向」,我用我的課堂傳遞我的意識形態及文化(隱形文化--今天用了中性解釋「捷運手扶梯自動往右站」,忘了拋點父權意識的例子,學期一開始的因刻板印象獲得的好處/壞處也是隱形文化的傳遞),一昧地接受已經不是現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的風格了。有人拋東西、話語給你,你可以接到、暫停、思考、決定你要留下、拋棄還是丟回去(女性尤其要注意,因為社會的隱形文化訓練我們要合群,所以一不小心就全包)。

然後再一次連回社會文化的定義及想像,畢竟我自己還是覺得關聯性要一直提醒,再來也是怕自己埋線埋得太深,學生無法直接聯想到。所以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耳提面命。

「每個人因自身背景、習慣、角度的不同,僅能以自身所在之處,給予定義和解讀。我們在和人互動(不管角色為何),一定會帶入個人的觀點和角度(偏見)。所以也只能提醒自己,真實的接觸(次數和深度)及意義澄清(開放心胸不預設),才能稍微弭平想像與現實間的差異(撕掉標籤)。」


這是我教華人社會與文化最想傳達的訊息。因為華人的文化,實在太喜歡小圈圈的排他安全感。


對於綜合討論第二題,你認為初級華語課程較容易談論到的社會文化分類(依教育部分類)。以往確實有特定框出來,但COVID-19這個疫情影響了我的生活和思考,現在變得彈性多很多,也知道不要太快反應、下判斷,越急越要慢,所以我現在認為什麼都可以談,只是怎麼談(如何呈現概念)?用什麼語言談(老師、學生母語混合)?選擇什麼程度內容教句型和詞彙而已。


最近聽了一個線上講座,知道了原來歐洲除了CEFR之外,也有歐洲漢語協會及歐洲漢語能力標準(基準)項目 EBCL(2012年)。


補:

國際漢語標準初探

說吧介紹EBC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