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通常指的就是精神疾病,但實際上那個人是不是,我們不得而知。多數人甚少有機會真正認識或接觸精神病人,因此社會大眾對精神病人的認知,多半來自「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來是中性的社會群體分類,但一般大眾對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卻是在印象形成的瞬間,就凍結為負面的特質。這個立即定形的圖像,遂成為「對他者的單一想像」。他者本為複數,可是一但被吸入刻板印象的鑄模機器,就失去了各自的名字、容貌、性格和喜好,只剩下一個標籤:精神病人。
事實上,國內外研究均指出,精神病人的犯罪率遠遠低於一般人,其中佔多數的是藥物或酒精使應疾患與反社會人格疾患,而非大眾以為的思覺失調症或雙相型情感疾患(躁鬱症)。
生病其實只是他們漫長人生的一部分經驗,即便某些人不得不終身帶著症狀干擾的經驗生活,但帶病生活仍是生活,是活生生的人在過日子,就如同你我一樣,他們的角色也非僅限於病人,在多數時刻,他們仍是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姐姐、弟弟、妻子、丈夫、兒女、孫子等。
有鑒於此,我提醒自己,雖然社區觀察訪視員的工作是關心症狀對當事人生活的干擾與協助穩定病情,但既然我們是進到社區、踏入家門的工作者,那麼更應該回到他現實生活的場域,看見與認識他生活的日常,也應該轉換觀看視野,從生病到帶病生活,從病人回到人,不要忘記以人的姿態,與個案遭逢及工作,如此才能真切的靠近他們的生命經驗。
(這裡完全呼應課程中打破想像的方式就是真實接觸的次數與深度)
這標題太聳動,但點擊率很高,也算能達到希望大家認識這份工作的目的。不過側面得知這份工作是很多念心理的人,在考上心理師前的踏板。意思就是考上心理師後,就不會做的工作。
十月最大日子就是國慶日,這天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幫推1925安心專線。最近知道高市衛生局自殺關懷訪視員每個人都有超過3位數的個案要服務時,真心覺得很需要人力。
補:
題外話:當一個小男孩說他想當護理師,其母的反應讓我驚訝。 更驚訝的是還有不少人附和,雖然當下我也有我的價值判斷,提醒看看孩子應有助人特質, 但我又憑什麼評判呢?畢竟別人心裡/身上的傷痕歷程,我不知道。 |
從後面的回應可以看到這位母親因為自己的背景,而覺得護理師太血汗,不要做。 (要做的是改變護理師的職場友善度吧!畢竟未來可能是超高齡社會,很需要護理師這個職業喔!) 我則是因為自己的背景判斷,所以有不同的解讀。 正是如此,我才會看同學們說看圖說話,有時看不到全貌,會有非正(確理)解的判斷。 |
~~~~~~~~~~~~~~~~~~~~~~~~~~~~~~~~~~~~~~~~~~~~~~~~~~~~~~~~~~~~~~~~
課前剛好看到日本的高志的影片(被台化的10個習慣),還有三原的《回日本後發現的「逆」文化衝擊》-->後面也講到服裝和拖鞋(可惜沒在上課時看到),覺得很適合本週主題下的提問,「文化素養,認同會不會連帶影響它?」所以先播放,上課時再看台灣人有種族O視??的影片(缺乏跨文化認識實踐不足或只是歧視?),然後聊聊同學在課前閱讀裡的提出的問題,並且定義素養和文化素養是什麼?
這次我調整喝喜酒和鞋子的故事,原本都是直接請同學舉缺乏文化素養的例子,再給我的例子。這次我將自己例子先給出來,讓大家想想這個沒有素養還是沒有文化素養?
同學們當然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則有更深一層的體悟,連結回這個主題。以往我會將喝喜酒穿牛仔褲、家居服風格,視為隨便。是因為我自己更認同西方文化(社會和教育潛移默化很恐怖,抑或是美援時期遺毒?!『美國學校的起源』),所以覺得沒文化素養,忽視台灣本身的文化脈絡,在婚宴會館前,我們可是有流水席宴客文化的。所以認同可是和文化素養也深深地綁在一起。
大學穿拖鞋,以往我也視為沒有文化素養(因較認同歐美文化),不過現在則覺得,可以看成和素養有關(進出地點、場合),但也可以無關素養,就是自己舒服。不過如果是坐在第一排,會把鞋子脫掉,腳丫晃來晃去的同學,我就會直接跟同學表明,我看了會分心,如需拖鞋,請至後方。
《談師資培育跨文化素養教育如何落實I》劉美慧教授提到「不是只有我們一直在學習別人的文化,在跨文化素養中有一
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如何很有自信地去認同自己的文化,將臺灣的文化輸出,
讓我們的文化可以和其他人交流,這是跨文化雙向交流的意義。」我對於有自信地去認同自己的文化有很深的感觸,我到了39歲才真的開始有意識地和自己的母語和文化連結,雖然慚愧,但希望不會太遲。
綜合討論討論到一半時,才發現自己貼錯閱讀的連結,還好Q3本來就是開放題,就不比較作者的想法,僅討論個人經驗:在自己求學的經驗中一定遇過在台灣出生的新二代,也在④文中看到跨國銜轉的新二代,你覺得兩者的最大差異在哪裡?從自身接觸經驗和閱讀中,你認為臺灣的多元文化|跨語言/文化實踐教育成效如何?(開放題)
這次只有第4題換題,因為閱讀改變,請大家思考一下自己的跨語實踐。 語言接觸真的是時時刻刻發生中啊! |
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what one has learned in school. — Albert Einstein
回覆刪除應德系同學寫的心得:因為很喜歡所以留起來。
原來有些事物在某些文化下,或某些人心中會屬於素養,而再另一個文化下或不同人心中是屬於文化素養。似乎沒有所謂的絕對。而我們人因為身處不同文化,而會改變我們原本所認定的事,也可看出原來大環境與文化無形的薰染對於我們的行為、處事態度、想法等有多大的影響。意外地想到教育也是如此,看似無形卻無比有形! 也喜歡這樣的一句話「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所剩下來的東西」,教育的最初目的與最終目標即是內化,當一個東西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時,變成了一種內在思想與習慣了,同樣適用在文化教育上,如何運用教育去減低各種歧視,當內化後就不再會覺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