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111-1 印象與想像 II

這週上課前就要處理一下一週的閱讀,結果上週我忘記去圖書館借乾淨的書,原本已經拍了被我寫滿筆記的一章,但還是覺得有筆記會影響同學閱讀的獨立思考,週五中午一下課帶著我的聘書,衝去圖書館更新閱覽證期限。

去到圖書館,圖書館的人說可以不用帶聘書了。只要學校系統裡頭,確認開課,上網下載填寫閱覽證申請就可以了。雖然只是小事(高第一時期,只要聘書更新,語教和圖書館直接就處理讓老師們直接使用資源),但其實我想很多高科兼任教師都不知道吧,因為沒收到通知信告知。我問說從哪裡下載,他說了從A到B找C的指引後,我直接請他寄信給我。




學校對兼任講師的薪水發放時間一樣也是變變變,第一時期是按月結算,併校初期開始混亂,還有開學三個月後再補發薪資的,上學年(or 109學年)終於穩定變成2+4*4,結果這學年居然要開始6+4*3,也就是要等到開學1個半月後的第七週才能拿到第一筆薪資。德語的一位老師向課務組請教(會去請教是因為暑假兼任教師本來就沒有薪資,到第七週才給薪,等於是4個月沒薪水),得知他們對於改回舊制2+4*4態度保持開放,但為尊重制度穩定性,希望先有段期間收集意見。若有不少老師反映希望改回舊制,再提報行政會議修訂。所以我就寫信去支持,畢竟我覺得經過併校初期的混亂後生出來的舊制算是清楚,其實沒有更改必要。

最後一句是鼓勵大家發表自己意見的最高境界。
華人世界擔心被清算的行為很有意思,所以真的很佩服德語老師時常的仗義「直」言。



全班20人,第三週沒有到齊。有人新加入,跟我說上週新選課之前沒有寫到的作業和出席怎麼辦,沒來就是沒來,第一週是60分,第二週給0,我知道加退選是到第二週週三,我的課是週五。

前一週分配12篇課前閱讀提問,一個人負責出一篇,但有一半的人沒回答,以前很糾結,現在覺得沒關係,你沒做是你對自己作業的選擇,我就貼出題同學的問題讓大家討論。以往都會然大家討論後,再公開分享剛剛小組裡的內容,但礙於課程時間很有限,所以這學期的操作就是小組討論,就在小組裡結束,因為我也會去小組巡迴。兩輪小組討論第二輪直接報數分組,不要和認識的人一起說話了。

喬瑟夫和聽見東南亞是去年的新影片,今年續用再加上這一年中間發生的新議題影片。
口音對我來說,一直不是問題,口音的意義代表了你從哪裡來,是特色,從來都不是問題。不過基於上課的狀況和社會的實際面向,我總有台灣人對於從某些特定區域或國家來的人才會有口音被注視、該修正的刻板印象。如昨晚看到的一篇【投書】一位新住民社工的自白:在越南我是中國新二代,在台灣我是越南新住民,在這個世界裡我到底是誰?


     

不過早上上課,一位日本來的學生打破了我的偏見,他說他的同學會一直糾正他的發音。我很意外,因為他其實在生活中使用中文溝通無礙,沒想到還會被糾發音。我思考了一下,肯定他有一些特殊性,才會被糾音,就開始與他確認他的背景。原來他的父母都是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家裡都有中文溝通,所以中文聽說沒有大礙,但使用拼音符號比較有挑戰(看得懂字,是日本漢字背景,但不知如何拼音)。雖然拿的是台灣護照,但自我認同是日本人。

原來在日本出身長大的(血統)台灣人也逃不掉口音的糾結(如果一半是日本人就能馬上接受,或是純日本人也是),但這個「(標準)/(哪裡)口音」的糾結到底是哪裡來的,想想後,目前也只能歸結於國民政府來台後的高壓國語政策,徹底了住在這個島上的人對口音的迷思,因為連現在的華語師資證照──口語與表達考試中的華語,也都得字正腔圓到想像得極限,而不是我們台灣人平時在使用的台灣華語。台灣華語根據何萬順(2009),是來台第二代發展出的「第一語」,類似克里奧爾語(creole),成為第三代的新母語。我認為台灣華語是起源於一種對「標準語音」的想像(或說是蔣中正對標準華語的想像,或是他的追隨者對於他認定的標準音的想像,因為明明撤退來台的人中國各省都有,但禁方言禁的只有台灣本地的)。

原本課前要讓先來的同學聽第四屆線上/實體【印度-臺灣】印度華語教材雙邊共構論壇 的第一場次「華語教學跨文化意識」,不過因為實體場地的網路和收音問題,第一場次到1:30才開始,我就決定直接放棄。不過還是有同學聽到了開場邀請印度出席的講者說話的部分,而同學的第一反應是「我聽不懂」印度口音的英文,而不是「這個口音我聽不懂,我試著聽聽看」。喔!這真是一個活生生因為口音拒絕去理解內容的實例。我也只能說世界上說英文的國家爆炸多,都要試著聽聽看。

上完課後想想,我應該要把LOVE, no matter what一起播放才對,延續原住民、新住民的議題,才會直擊我要討論的「認同」議題。因為接下來要說的主題「社會與文化定義」,怎麼定義會和我們怎麼認同有直接關係。


這兩週閱讀我當然也要提問,1-1的內容沒有變動,1-2抽換了兩篇。提問也換了,想要更聚焦在「認同」上。我努力了,雖然因為時間不夠,不盡理想,但聽到同學的討論,還是發現問題還是不夠明確,還是要修正。這也是為什麼要讓同學練習出問題,因為你可以和別人討論你想知道的、更清楚你不知道的。原本到Q4還要帶入「大開文化之眼」的google form,但是都超時了,什麼都顧不了,只能趕快收尾。

過程中,我提醒同學Q3「嗎」問句的特殊性,通常都是內心有想法、答案了,為了獲得事實確認才問的。還有關於外籍配偶的聯想,為什麼一提到外配、移工,想到的都是東南亞人?但是這兩個名詞的核心重點在於外籍與移動,所以在台灣不是拿中華民國護照的人都算啊!反之,我們因婚姻或工作移動到國外時,這兩個名詞也適用於我們自身,我也曾經是移工啊!還跑到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去當移工咧!

Q5-Q8都是想像題,我也沒有正(確)解(答)--考試考多了,正解就是會被「正確解答」制約。不過在討論和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只要能夠互相正(確理)解彼此的立場和態度,對大家才是最重要的。寫到這裡看著自己的PPT才發現,我居然最後一張沒講到,過40之後,腦容量堪憂啊!

看來下週要有一節好好處理這兩週的遺珠了,還是乾脆直接調整把問題好好處理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