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110-1 華人社會與文化主題報告一:景點與特產(南臺灣走透透)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

叔本華的人之三部曲:
人是什麼? What a Man is?
人有什麼? What a Man has?
人代表什麼? What a Man represents?

1.我們所擁有的。物質好比引人走入歧途的鬼火,叔本華簡練地論述說人對錢財和物質的慾望永無止境,貪而無厭,我們擁有的越多,想要的越多。錢財就像海水,越喝越渴,到頭來,人不是擁有財物,而是役於財物

2.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名聲如財富一樣有如過往雲煙。叔本華寫到:「我們所擔心憂慮的事,半數起因於我們介意別人的看法。……
他人的眼光是飄忽不定的魅影。別人的看法將我們捆綁,把我們變成他人眼光的奴隸,或更糟的,變成「別人可能怎麼想」的奴隸,而別人到底怎麼想,我們從來不得而知

3.人的本質。我們的本質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叔本華說,良知比美名更有意義。人該追求的至高目標應該是身體健康和知識上的財富。如此一來,人才能有源源不絕的想法、獨立的心靈和有道德的生病命。內心的平靜來自於悟透一件事:困擾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如何解讀它
最後一點——生活品質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經驗,而非經驗本身。

要對這邪惡生命處境負責的,就是你自己,別無他人。唯有你才有力量去改變他。即使你要面對的外在限制難以消除,你依然擁有自由,可以選擇採取哪一種態度去面對他們。
尼采最愛的句子之一,是熱愛命運(Amor fati),換句話說就是創造你熱愛的命運

所以我還是要繼續記錄我的BLOG,雖然自己有時也很想逃避寫作。但有紀錄能夠追朔,看到自己走過的歷程,還是覺得很有必要啊!

~~~~~~~~~~~~~~~~~~~~~~~~~~~~~~~~~~~~~~~~~~~~~~~~~~~~~~~~~~~~~~~~~~


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因為模式是和上學年一樣,所以沒有修改評分表,但看完第一組的設計和發表後,深深覺得應該要好好處理一下評分表才對。

第一組同學提供的課前閱讀:
1.Tolt around the world(2019年10月27日)。Don’t go to Taiwan - Travel film by Tolt #16。YouTube。​​​​​​​​​​​​​​​​​​​​​​​​
https://youtu.be/AhAJ6J01R7w
2.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21年5月24日)。臺灣概況。Taiwan The Heart of Asia。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27009
3.Manix(2019年7月13日)。從旅行學會仔細欣賞世界。The Travel Lovers。
https://www.thetravelovers.com/2019/07/travel-appeciation/
4.曾婷瑄(2019)。為什麼巴黎人救古蹟,台灣人拆古蹟?──淺談法國文資保存的五大關鍵。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6/article/7991

*Y同學真的用了我給的APA 7版,碩士生對「參考文獻」果真比較有感。

我的閱讀心得:
我覺得Don’t go to Taiwan - Travel film by Tolt #16的影片剪輯手法很好玩,在切換場面的時候,可以發現剪輯者對與影像的邏輯,和我會想到的聯想非常不同。 巴黎古蹟的那篇文章,提到政府責無旁貸,除了政府的積極作為外,提高民間對於古蹟文化保存的意識也相當重要,除了宣導,就要從教育著手,有統一標準標準不是壞事,但從小能欣賞差異更是重要(呼應第三篇的細節觀察)!這不是只有學校老師、家庭教育、社會企業責任、社會價值都要有所轉變啊!

這次的第一組同學打破我對報告的想像啊!以前都是先報告完畢後,再介紹小組針對主題做的教材。但這組同學是整份PPT去掉給台灣同學討論的問題後(還有景點猜猜樂-->這個可能可以給待在台灣很久的外國人猜),完全就是一份初中級可以用的教材啊!不過看了同學寫的反思後,才知道原來這是美麗的誤會,卻碰撞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補充:
高鐵車上刊物TLife
--->這是看完他們的報告立刻聯想到的,因為都是聚焦台灣景點與美食、伴手禮。

語氣詞與國小語文教學
特指問(通常我會用「強調」回答,跟外籍生說明)
--->這兩個是因為看到同學寫的問句裡,都出現特指問的「呢」,所以抓出來補充。

同學的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