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110-1 節慶、習俗與民生文化

 


這些問題是一開學的第一堂課就進行回答,進到每週課程就再討論確認一次,但沒看到就沒說。我想人都是看到什麼討論什麼,所以這次沒放新問題,就是將文化之眼的問題好好聊聊。

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農民曆雖然英文或西語都是lunar calendar,直覺是陰曆,但其實是陰陽混合曆,概念很簡單,農民看天吃飯,怎麼可能不看太陽。再來三大節慶──春節、端午和中秋,應該不會有人再和我說中元節了。命名其實最重要,希望大家知道自己的名字怎麼來的,同時怎麼介紹讓別人記得。一位同學的名字是我覺得很少見的字,問她怎麼介紹,一說馬上刻印腦袋,奶昔和泡芙,甜點組合太難忘了。另一位則說他會直接說英文名字,喔!立馬踩到我的線,不是理智線,而是不解線。就像我不解為什麼叫自己的小孩要叫英文名,而不是中文名,明明溝通的家庭溝通語言為中文和台語,生活裡除了英文課,根本沒有在用英文,2030的雙語國家,大家卻都直接連到英語和中文。台灣人的生活都在雲端,而不是down to earth啊!都不是和現實生活連結在一起。

我也讓大家看了 I don't need feminism (也分享自己在家防中心當翻譯志工,一半是幫男性翻譯),是為了呼應服裝中的性別秩序這一篇。不分性別,其實都有各自的天花板,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限制,設計閱讀和影片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要有意識地察覺並打破這些限制和天花板。

1.有意識地察覺
2.分析事件背後的念頭
3.此念頭帶來的後果
4.打破霸權循環

霸權不是只有父權,語言也是有霸權的......台灣主流就是華語霸權(+奇怪的英語中心思維)。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也曾經是英文老師,但不能接受以考試/分數制度為主的教學,語言是要拿來溝通的、理解的,然後就被實習指導老師質問,如家長要是有疑問,是誰要負責?言下之意十分明確。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實習後,沒有進高中教書而出國教華語的原因吧!

(好吧......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雙語教育論述點,但我還是聽)

同學的回答也讓我想到了國家語言發展法。據《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111學年度起,中小學必修本土語言包括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的閩東語和台灣手語。由於閩東語課綱於最近課審大會已完成審查,所有實施規範均已完備,本土語言確定從明年(2022)開始將延伸至國高中,國中一、二年級每週必修一節課,高中則增加兩學分(摘自公視)。意思就是每週1小時至2小時,但國語課和英語課加起來每週至少都有10小時,那麼本土語言要不也增加到同樣時數,要不就是大家一致都是3-4小時。

不過,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馬祖的閩東語和台灣手語的師資人數確實也是一個挑戰,教育部也努力了,現在就是走──先求有,求好就再加油吧。


Q1.你說得出來大部分的西洋十二星座和日期嗎?二十四節氣呢?為什麼一邊可以,一邊卻不太行呢?請嘗試對照十二星座和二十四節氣。
Q2.從〈服裝中的性別秩序〉一文,藉由服裝的顏色(藍/紅)或形式(西裝:白領),可看出性別/階級意識。此外,還有什麼與服裝有關的細節,可以發現男女有別?
Q3.根據課本,重要節慶有九個,請問公司行號每年都會發的三節獎金/慰問禮是哪三個節日?若你是華語老師,關於這三個節日,你會教什麼文化內容?
Q4.台灣知名的茶飲為何?在華語教學裡,教師會教的內容應是什麼?飲酒文化,哪種酒台灣人會喝也常入菜?請舉例(菜名)。
Q5.婚俗文化各式各樣,外籍學生如果是賓客,你認為在華語教學中,他該知道的婚俗文化為何?

Q6.不管結不結婚都可以生孩子,孩子要跟誰姓、怎麼命名,各家自有打算,不過古人除「名」之外,還有「字號」,請依照古法習俗幫小組成員取「字」。

隔了四個學年,這題被我撿回來用了,因為Q3、Q4、Q5都是和華語教學結合的問題,但學生裡也有人不是要走這一行只是來玩一趟的,所以還是要有和學生自身有關的內容才容易聚焦課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