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109-1 語言教師的文化素養

我覺得我今天講好多話,大概超過一小時,戴著口罩難以呼吸,還是要自制,讓學生說。

先講一下校正後的教學大綱,感覺沒上幾次課,就已經要學期中了。我也在google classroon裡分享了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的第七屆文教志工團招募短期華語志工教師的訊息,希望真的想踏入這行的同學先去試試水溫。後來還看到全球華文網分享僑委會的海外僑教替代役心得影片,就想到我在誠品打工時認識的工讀同事,念的是國文所,後來就是去菲律賓僑校當華教替代役,然後今年藉著文藻外語大學辦理教育部越南華師外派的機會(人才資料庫登錄),去了越南河內第二師範大學教書。藉由政府外派到海外華語教學機會不能算少,競爭也不小,但得有門路找,追蹤各個相關團體的網頁或FB,才是王道。

這次的主題,我放了新的閱讀內容──跨國銜轉生之新二代的難題認識跨國銜轉學生之兒童華語學習需求。今年暑假線上參加KIST的說明會,還去參加了高師大團隊全國中小學跨轉研習,這週末還要去參加TFT的說明會,我希望能更了解台灣高中以下教育體系。我自己曾是高職英語代課、國中國文代課、高中二外教師,現在是大學兼任,長期以來都是組織內外來者,跨國銜轉生進到台灣受教育,其實跟我進入台灣教育體制的感覺十分相似,大家對都人不錯,但就保持著可感受到的有禮距離。香港的僑生也在上課時說,台灣人講話繞大圈圈不直接(很喜歡拐彎抹角--這我說的)。

新人到新的組織,一定有需要和組織文化磨合的過程,大家都希望趕快適應組織,這無可厚非,但有時不是不能適應,而是過於有特色而太突出反而無法融入團體,因而成為組織中的外來者。我只能說華人看似溫和,但有一定程度的排外性,你要進入團體,必須將自己的特色拿掉來blend-in。

這門課設計和106-1沒有太大不同,還是花時間讓學生討論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差別,其中一位學生提到「有沒有常識」,感覺還蠻像的,不過每個人的對於常識的認知可能有極大的差別。例如我們大概都知道在亞洲地區進入別人家要脫鞋,我也是這樣,不過在我家文化裡,進我奶奶家卻不用,不是因為我奶奶是外國人(她是閩南人,爺爺是隨中華民國撤兵到台灣的四川人),而是從小到大都這樣,奶奶說過不用脫鞋,但是我從來也沒問過為什麼XD 不過我懷疑不脫鞋可能是和閩南三合院風格及眷村文化有關,立刻使用關鍵字查詢,就跳出這一篇參考,而脫鞋則是和日本殖民文化影響有關。

再來,就是增加了在閱讀資料裡出現的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補充說明,原本沒有特別想提出,雖然之前找到一份Defining Multicultural, cross-cultural, intercultural的文章,但沒想到去上第二外語教育推動計畫時,文藻歐亞文學院院長的講題就是〈培養思考力與跨文化力之語言教材設計〉,我就想好吧!這是上天要我放進去的指示吧!

如果要你畫「家外有一隻狗」,你會怎麼畫呢?

上課時我請同學在白紙上畫,一看不得了,來的14位學生,應該就是14種不同文化,但沒有人畫的房子不一樣,都是上面三角形,下面四方型的房子。我震驚了,這代表的是台灣人的美感教育很一致的偏向歐美風格,但明明在台灣只有極少數的房子長那樣,而且市區幾乎沒有,而我們大家都被洗腦程差不多的樣子,某方面來說,教育很成功也很失敗,成功地教育出一群差不多的人,但現實都精神分裂,說一套做一套,和現實生活沒有連結。

上課畫完圖,同一天晚上上了北一女葉如中老師在YouTube直播開的Peardeck線上課,才驚覺哎呀呀!如果早一點知道,就能讓學生畫在PearDeck裡,然後用框框展示給大家看了。千金難買早知道,不過畫圖功能也只有在Premiuem裡才有,後面變成免費版就是4個陽春功能了。

projector view (沒有名字) VS teacher's dashboard (有秀名字)
星星- Show selected students' responses.
泡泡-give feedback.
Dashboard 的右上角能看到答題者總數,游標移到答案上能看到答題者名字。
插入音檔,教師介面在左上角,學生介面顯示在右下角(耳機圖示)
全班答案,在網站上的my session.


上方四個是在gooogle slide裡的基本功能,下放兩個畫畫和拖拉是付費才有的。
我現在是30天Trial版。


真的感受到文化差異和衝擊時,我覺得誠心誠意不帶評價地表達自己真誠的想法和意見,才更容易弭平差別,和對方順暢地溝通。


Q1. ①文是以母語教學為主發點討論文化議題,這六個觀點在海內外華語也絕對可以採用,第四點跨學科領域的文化教學可以和哪些科目結合教學呢(以課中閱讀為例)?

Q2. 根據②③文,從文化角度出發,你認為兩位作者對於新二代的見解是否相同?為什麼?在你求學的經驗中,應該遇過在台灣出生的新二代,也在③文中看到跨國銜轉的新二代,你覺得兩者的最大差異在哪裡?從自身接觸經驗和閱讀中,你認為臺灣的多元文化|跨文化教育成效如何?(開放題)

Q3④文和課中閱讀,作者的書寫方式偏向哪一家思想?從哪裡判斷得知?課中閱讀,在④文中,屬於哪種模式(p.9)?該課文有什麼中華文化內涵?這種內涵要如何轉化為動態的跨文化應用能力?

綜合討論改為三題,Q1和Q3維持,Q2改動。兩位作者,一位是教師中心,一位是學生中心。(很多東西可以是A代寫,但掛名是B的。)

我覺得兩者的差異在於文化資本,但是我忘記說了XD 再來還有就是新二代的家長新住民是哪個性別和哪個國籍。如果以新住民多半為女性的前提來看,東南亞籍的媽媽其實被鼓勵快點學華語,融入台灣社會,但東北亞、歐美籍的媽媽是拜託你多說一點母語,注音不會也沒有關係。也就別提漢人和原住民的文化強弱了。綜合來看,台灣在多元文化或跨文化教育上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在國小階段的母語教育還要繼續深耕啊!)。

p.s.佳如發現當代中文B1L2〈我的家人〉中,田中自我介紹時,只講自己叫誠一,是有問題的,因為日本人自我介紹時,絕對是先介紹自己的姓,而非自己的名。我自己教華語課沒有糾結這點,因為還要看學生國籍,但我一定會講的是「在華人文化裡,第一次見面,一定是講自己的全名」。上課時,要學生自我介紹也是希望他們先用自己的母語講自己的名字發音,再介紹「我的中文名字是XXX」。



Murmur...
這學期每週至少都有一班會出現新學生,啊......武漢肺炎真的讓上課變得更有挑戰了!不僅是上線上課,還有每週都要磨合和說明,對控制狂老師來說真的好累!今天早上來旁聽的學生,還說不知道要不要繼續來,媽呀!把其他選課學生的時間還來啊!別人可是付了學費來上課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