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106-1 華人社會與文化──語言教師的文化素養



圖書館來了通知,有兩本預約書到了。但我的床頭已經有三本書,其中一本榎(jia3)本博明的《暴走社會》,原日文書名是《「過剰反応」社会の悪夢》,中文書名翻為暴走,真是命中紅心啊!現代生活的一日資訊量,遠遠超過網際網路發展前的情況,很多時候在無法深思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時,原本靈光一現的IDEA就已經被新的媒體資訊洪流給吞沒。

把這本書拿出來說,也是因為在課堂上我設計素養及文化素養的快速判斷,多數同學都能不假思索地判定。看來「捷思法」已經變成一種生存本能吧!要大量地去蕪存菁,篩選有效或有用的資訊,為了省下檢討各種資訊的時間,而在有限資訊中挑選一個符合結論的思考方式。這個的優點是可以迅速進行決策,但缺點是決策的結論有時會過於偏頗,容易產生誤判。也就是,我讓大家看圖──說故事的結果,忽略變成過程,只從結果進行判定,是很果斷的做法啊!但基於課堂時間的關係,要快速達到目的,我也就這樣做下去了。 我也只能期望同學們偶爾會來看看我寫的省思XD

這學期忘了提出「不能忽略變成這樣」的過程,現在社會為了要能快速處理許多的資訊、事務,政府相關單位在進行檢討時,很多時候都忽略過程,簡化相當多的步驟,並且為了安撫一部分過激反應的人,進而導致錯誤決策,然後就變成擾民的政策了。常在新聞裡聽到前後不一的訊息,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到底是政府很矛盾,還是媒體搞出來的矛盾。



2017/11/01

這學期和上105-1操作沒有大改變,只是從上週忘了結語的亮子開始。我認為孔子本身在意的其實是「人」(依人本身特質與其互動),而獨尊儒學後,社會則是重「仁」(人與人之間衍生的關係)。而亮子的中心思想表現在具體的生活裡,我覺得跟我自己的想法相似,也跟自學力的概念一樣。

「亮子的中心思想是個why why的表現是
(自己要先查一查)搞不懂就問人 搞得懂就答人 沒有人懂 還可以問神
如以why為本體 表現在具體的生活上 Come on everybody一起來
懂得推理 要心存懷疑 要充滿好奇 要鉅細靡遺 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對於素養一詞的定義,主要的概念是從中研院的網頁素養的意義中簡化而來,原文頗長,附上出處,節錄三段。

素養一辭,原本的意思就是平素的修養。《辭海》中對「素養」的解釋是:『謂平日之修養也。《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後漢書》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辭海續編,1985】可見其中隱含了道德和價值的觀念,所指的是「好」的修養……(指的是對啥好?儒家的?)

可見Literacy一詞狹義的意義只是指讀和寫的能力,而廣義的意義則包含了一個人受教的狀況以及一般的技能;但無論如何都沒有牽涉到道德或價值,無所謂好壞或善惡,和中文的「素養」一辭,是有些差距的……

素養是個人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

「外界」包括了人、事(組織、制度)及物(工具)。
「合理」即蘊涵了客觀的價值判斷。
「有效」則意味著素養的水準是可以有程度性差異的。
「條件」則包括了認知、技能(行為)及情意三方面的。


補:從學習的歷程中看「素養」意義真的不一樣。
從課程規劃與教學精進的觀點區辨「素養」與「能力」概念


這次上課也請同學們定義「素養」及「文化素養」,剛好一組一位。
素養,有組別說是私德,而另一組說公德。公德也好,私德也罷,他們是互相影響的。
文化素養,一組說是國家與國家間的,另一組認為是地區與地區間的。其實只要你的素養範圍(私德/公德)和我的素養範圍(私德/公德)不同時,文化衝擊就此發生。我們都以為跨國才會出現衝擊,但只要移動過,就會發現每個地區間的包容性不太相同,只是在同一國同質性還是會高過在異國生活,也是因為在同一國你的基模會自動調整,忽略差異性。

就像最後提到鴨仔蛋時,佩鈞說在她家(澎湖)也吃「雞仔蛋」時,多數同學的反應也會覺得不可思議啊!但她再說是用麻油薑炒(受精卵)蛋時,又有人可以接受了,我還打趣地說「也許會一試成主顧喔!」

定義這件事,我們討論過其實是要看個人的,當然多數時間,很多名詞都有固定的意義,當然我可以選擇有意識/無意識追隨固定的意義,但不代表他人不能夠再定義,否則在某些論文裡的「名詞釋義」就沒意義了,而且更多時候,總有一群人過著與一般人不同定義的生活,這才是常態啊!


課前閱讀: 
①〈Teaching World Culture〉 一般(教學)報導(202010連結已被移除)
②〈教師多元文化素養〉 期刊論文
③《華語文跨文化溝通教學:理論與實務》Ch1緒論 教學書籍
課中閱讀:華語教材──L2我的家人對話二
(這次沒有額外印,直接把課文放進PPT裡面讓大家閱讀。)

Q1. ①文是以母語教學為主發點討論文化議題,這六個觀點在海內外華語也絕對可以採用,第四點跨學科領域的文化教學可以和哪些科目結合教學呢(以課中閱讀為例)? 
Q2. ③文和課中閱讀,作者的書寫方式偏向哪一家思想?從哪裡判斷得知? 
Q3.課中閱讀,在③文中,屬於哪種模式?該課文有什麼中華文化內涵?這種內涵要如何轉化為動態的跨文化應用能力? 
Q4.根據②文〔二、教師自身的多元文化素養是否足夠〕這一段,你認為作者是否展現多元文化素養的精神?為什麼?

這次在ZUBIO也放了定義喔!有兩組沒寫到。

04
Q1.公民--身家調查、社會文化

Q2.③文我們認為是法家。因為文中都有說到「缺乏……所以應該……」且較嚴厲,有規範,必須遵守。

課中閱讀我們認為是儒家。因為當文章長輩問問題時都有ㄧㄧ回答,尊重長輩。

Q3.模式:常規課中的文化教學,主題性的文化教學。
內涵:文中提到華人當有人說到謝謝時總會回答「不會」「不好意思」但其實不是我不是不好意思,這是比較謙虛的表現。
多與人溝通、察言觀色,且多提問便可以轉化為動態的誇文化應用能力。
Q4.作者看到周遭人反應,自己有做反思,所以我們這組認為有展現多元化素養的精神。


01
定義:

A.素養:與人品有關,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B.文化素養:依照各國不同風俗習慣而入境隨俗

Q1:
數學:我家有五個人,我有兩個妹妹。
社會:謝謝(禮貌用語)、伯母(稱謂)、老師(職業)
Q2:
3篇文章:墨家(天下一家),文化有一定的共性與多元性。
課中閱讀:儒家(傳遞仁中心思想),謝謝是要有禮貌,伯母是表示要長幼有序
Q3:
模式:跨文化溝通理論、內涵與相對應的華語文教學模式
中華文化內涵:熱情款待、問候
轉化動力:透過語言學習和訓練溝通技能
Q4:
有,作者寫到吃鴨仔蛋的部分,表示她有想到多元文化的差異,也點出有些人作嘔不太能接受。但作者也說要保持了解與尊重,並不是強迫自己跟著做,而是要認同、包容、理解


02
定義:

A.素養-不論國家、文化,共同認為應遵守的規範

B.文化素養-因國家、各地風俗習慣,各自延伸出不同的文化規範

小組討論
1.社會科(公民)—家庭結構
2.儒家—長幼有序,遇到長輩打招呼,而且一定要稱呼別人
3.常規課中的文化教學—最基本的文化禮儀
中華文化—身家調查
以中華文化來說,了解文化基本上都是以了解對方的家庭結構為主
應用能力—利用上課角色扮演做演習,以套用到現實生活中應用
4.不一定,以整個國際間的角度來說,他希望大家包容異國文化,是有展現多元文化精神的。但他對於在場臺灣教師的批判,卻是違背自己所說的包容他人文化的。


03
A1數學(算人數),歷史(儒家)

A2儒家:教師為中心。稱謂-伯母。

A3常規課中的文化教學。互動模式。

中華文化內涵:位階,家庭。
帶外籍生走入家庭,介紹家庭組織,各輩分稱謂。
A4具備。但含有主觀意識,因文章有提及「包容」心態。


這次題目裡,只有第一題題目稍微變動,讓題目的意義更加明確。繼去年的生物後,今年又出現一科新科目──數學:我家有五個人,我有兩個妹妹。原來這可以是數數和算術題啊!新觀點!

第二題同學們也看到了不同家的思想,讓我不禁反思,是不是我自己帶著答案找內容,所以只會找到自己想看的答案啊!感謝同學們不同的意見,能讓我再好好思考一番。

第三題題目是直接使用文章裡的句子,由於不夠白話,兩組同學問了我是什麼意思。這也還是讓我思考倒底要怎麼樣簡化CALP,或是轉化CALP到BICS……最近頭髮越來越白了XD

第四題,上學年我毫不猶豫就說「沒有」,因為他批判了那些參與的人。這學期不敢再斬釘截鐵,這才是多元文化素養的展現啊!「放下批評的反應;發表中性的陳述 。」然而沒有絕對的中性,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只能盡量貼近客觀,但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實在不易。不是走儒家少說少錯,不說不錯,而是得思考何時可說,何時不可說。這週就用下方的話作結吧!不管是William Arthur Ward還是Ernest Hemingway說的,都很有道理,希望我能離實踐更靠近一點。

補:

Before you act(talk), listen.  行動前,要聽
Before you react, think.  再行動,要想
Before you spend, earn. 付費前,要賺
Before you criticize, wait. 批評前,要等 
Before you pray, forgive. 禱告前,原諒
Before you quit, try. 放棄前,嘗試





紀錄一下2017/10/28去看的水陸戲獅甲。水上的戲獅甲,泳池水深3公尺,樁2.5公尺,選手們在相當於一層半的高度表演競賽,心理壓力很大啊!水上的弄獅採青最重要的是基本功,講起來好像很懂,但都是聽現場主持人說的。比賽還有選手和裁判的宣示,非常隆重,然後花媽現身了一下下。這比賽每兩年才辦一次,我這次只買了水上的票,2019要去看陸上的表演(老葉的老師去看了2017陸上戲獅甲)。

FB粉絲頁:高雄戲獅甲──水陸獅王大賽(有影片)
官方網頁:高雄戲獅甲


前兩屆都錯失機會,今年終於買了水上的看了!

前面有兩隊的選手紛紛落水,所以後面隊伍都先上樁確認有無水漬。

廣東獅閉眼睛啦!真是超級萌!很多動作都會讓我想到家裡的貓。
因為不能錄影,所以無法分享獅頭手傳神的理毛動作,
還有獅尾手活靈活現的扭屁屁呀!

內有簡介「戲獅甲」之名由來、不同獅頭及評分方式。



1 則留言:

  1. 陳冠廷/人文素養是什麼?為什麼要有?
    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201193
    公民叮:個人與社會生活(4)-現代公民基本素養
    https://youtu.be/FNWaud4XTUQ
    美國小孩試吃世界各地晚餐 EP3
    https://youtu.be/J0Df-LuxIR8
    世界各國小常識: World Trivia
    https://youtu.be/9wGWnviztJA
    臺灣名列「無知國家排行」第三名──「唯我獨尊」心境若不改,出國再多次,同樣與「國際觀」絕緣
    http://www.newsrepublic.net/detail/0624D8105E10100001_tw?pid=14&referrer=200620&showall=1&mcc=466
    中西方文化大不同 East vs West
    https://youtu.be/vwxV281sQqo
    壹焦點》台灣人培養國際觀 沒注意到的事
    https://youtu.be/DKC_FG3oSto
    國際觀不是記住每個國家的刻板印象──與外國人交談別停留於「你喜不喜歡吃臭豆腐?」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35&nid=7239
    種族歧視("Foreigner" - A Response Video)昆蟲島第26集
    https://youtu.be/Xx2e2Xc49Pc
    老外挑戰越南鴨仔蛋
    https://youtu.be/asQgL08Axxo
    日本高中實驗 沒有蛋殼的雞蛋也能孵出小雞
    https://youtu.be/3tZVKSoZNfs
    日本实验短片《猫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https://youtu.be/ax5MGAOrVYo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