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早八的課有兩個小缺點,第一個就是學生姍姍來遲,這個我已經用延遲20分鐘開始上課來處理,但還是發現會遲到的人,應該不是因為八點,更可能是因為性格、生活習慣等個人原因才遲到。上學期收到的回饋,3個班50多人的匿名問卷裡,有一位同學反應我上課不準時,常遲到,建議事項寫沒有,應該換老師才有辦法。我想換老師這點,我也覺得有同感,因為學校教華語師培的老師有3位,但教華語的老師只有我。身為人,就要明白,有人喜歡你,就會有人不喜歡你,雖然看到回饋會覺得難過,但我能理解。至於上課不準時,我想更多反映的是這位外籍生個人吧!
早八第二個小缺點就是中心不會那麼早開門,原來之前都是因為中心姊姊早上班,這週遇到姊姊請早上半天假,我就尷尬了,八點多去也拿不到我印的資料,只能緊急轉變課程實施方式,等到第一節下課再去拿。若有弊就有利,雖然要很早出門,但早上能一口氣上四節課,中午之後的時間就很彈性,都是自己的,需要備課就備課,想休息就休息,這也是兼任的好處吧!
這週五的華語課,則因英文系的老師來信詢問可否讓她的朋友(隨受應日系邀請的夫婿來台)旁聽,因為我不認識,所以這部份的決定權,我請學生投票,若不過就抱歉;過了,也只能讓她在旁邊,不方便直接讓她加入課程。雖然我是老師,我可以用權利決定,但核心仍是上課的學生,所以也不會指派一週的旁聽者到任何組別。若是台灣人來旁聽,我一定會常常cue來問問題。
這位旁聽的阿拉巴馬女士應該去聽了不少課了,班上兩、三位同學都認識她,一開始的確認活動時,同學們還很自由地發表各國小吃沒有分神注意她,但是到分組活動時,有一位越南同學主動邀約,但她還不好意思(因為我說只能旁聽),我說沒問題,學生邀請你,願意就加入吧!然後大家一起學了基本量詞,還有量詞詞彙的本義,以及搭配的生詞。突然覺得很感恩,因為是在台灣,才能有不同國籍的學生,認識不同的文化,還有更多生活中的實用詞彙能分享給同學們知道。
每個量詞我們都會討論一下怎麼用,有些可以以英文對照,有些則不行,討論到「本」的時候,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說很多紙,我拿起一份4張紙釘起來的講義說這不是「本」,再拿書和筆記本的側邊給他們看,「本」必須要裝訂過才算,但我說我不記得裝訂的英文是什麼?旁聽的阿姨就派上用場了,她教大家"Binding"。聽到才想起來!語言果真就是一個「不用就忘光光的東西」啊!
上面是好長的題外話XD
這位旁聽的阿拉巴馬女士應該去聽了不少課了,班上兩、三位同學都認識她,一開始的確認活動時,同學們還很自由地發表各國小吃沒有分神注意她,但是到分組活動時,有一位越南同學主動邀約,但她還不好意思(因為我說只能旁聽),我說沒問題,學生邀請你,願意就加入吧!然後大家一起學了基本量詞,還有量詞詞彙的本義,以及搭配的生詞。突然覺得很感恩,因為是在台灣,才能有不同國籍的學生,認識不同的文化,還有更多生活中的實用詞彙能分享給同學們知道。
每個量詞我們都會討論一下怎麼用,有些可以以英文對照,有些則不行,討論到「本」的時候,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說很多紙,我拿起一份4張紙釘起來的講義說這不是「本」,再拿書和筆記本的側邊給他們看,「本」必須要裝訂過才算,但我說我不記得裝訂的英文是什麼?旁聽的阿姨就派上用場了,她教大家"Binding"。聽到才想起來!語言果真就是一個「不用就忘光光的東西」啊!
上面是好長的題外話XD
上週請同學們在討論區出題,發現出題方式不如我想,感覺意外在所難免,但也覺得自己有責任,是我自己沒說清楚,然後第一位上傳的同學出題的方式又是按照我PPT裡的模式,非常有模有樣,所以後面的同學就依樣畫葫蘆。
再來就是出題的範圍都在後來補充的「華人區」,一問之下,原來是因為比較好出題啊!我還以為大家關切錯重點,雖然華人也很重要(誰說華語?華人嗎?那你呢?),但畢竟這週的主題是「漢語/華語的定義」啊!
補1:面對「祖國的召喚」,星馬華人是如何看待「中華民族」的認同?
補1:面對「祖國的召喚」,星馬華人是如何看待「中華民族」的認同?
這週是新的模式,先跟同學們確定分組後(05/22應英;05/29應德;06/05應日),我先出題讓同學們回答,確認閱讀,看同學們答題狀況,大約是1/2,所以繼續課程,不花時間再閱讀。進到語言學(語音學)範疇時,都必須以課本和閱讀的為準啊!第三層要出就不容易了!前三題都是課本和閱讀裡找得到答案的,沒啥好爭議,後面兩題是推論題。
Q1.下列關於漢語(華語)共同語敘述何者有誤?(閱3-2、Ch1,lvl.1) 北方官話有三種,再仔細看課本介紹,語音是以華北官話裡的北京語音為準。 |
Q2.現代華語(漢語)共同語的語音特點,下列何者為是?(Ch1,lvl.1)
漢語(現代國語)聲調是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也就是1、2、3、4聲的本名。
以北京口音為準,聲母和韻母都分得很準,輕聲也能辨義。
|
Q3.關於華語/漢語,何者不正確?(Ch1、閱5、閱6 lvl.1)
古代沒有兒化音,兒化音是外族學習漢語後出現的產物,現在台灣不用,但中國還用。
漢文字的陰陽之別,重在民國後受西洋用字影響,才造出了女字偏旁的「妳」和「她」。
|
5.這門課叫「華語口語與表達」,但課本用的是《漢語音韻及口語表達》,而我們上課使用的語言是「國語」。請推論下列關於華語、漢語及國語的選項何者有誤?(Ch1、補1、補2、補3,lvl.3) 選項4,大家可能被訓練到看到單選題就認定定義來源只有一個,所以選了離現代比較遠的漢朝。但漢族人(或漢人)的說法,是從「漢朝」來的啊!國語則是一國的通用語言,日本國稱其語言也為國語,所以不是中國的語言喔。 |
補:
上課就是自問自答和自嗨。
第4和第5原本是想出問答的,所以還是放了問答的PPT和表格。
•Q4.華僑、華裔和華人的定義,及其對中華民族語言熟悉度和中華文化的認同之推論。(補1、補2、補3,lvl. 2)
由於要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華人這點,只看文章裡中國的定義太狹隘。我就去找了台灣的定義,但是僑委會沒說明,所以只好用教育部字典的定義。中國以擁有國籍為判別,但台灣的定義就模糊了些,華人和華裔是互相解釋嗎?在意義上,我個人認為台灣的華人定義包含了華僑與華裔。
嚴格而言,以文章定義來看,台灣是屬於華人這一塊的,文化認同上,沒有特別爭議;然而國族情感上,沒有一個台灣人會稱自己為華人(華人像是一種在多元種族下其中一族的概念),不曉得大家的想法為何?如果是上華人社會與文化的話,我是把台灣算入海外華人一派的。
所以部分台灣人對於民族(漢族)語言(現代漢語)熟悉度很高,中華文化的認同度也高。
在進入探討第5題前,還是放了TAIWAN BAR的動畫台灣史──為什麼要說國語?我一直把這個影片當成前面討論語言管理&共同語及方言的小結,也算是種承先啟後的概念。
•Q5.這門課叫「華語口語與表達」,但課本用的是《漢語音韻及口語表達》,而我們上課使用的語言是「國語」,上述華語、漢語及國語之差異。(Ch1、補1、補2、補3,lvl.3)
因為這次的閱讀還使用了台灣作者寫新加坡華人的文章,華語這個稱呼也用於星馬地區,有別於台灣的「華語」概念,星馬地區的華語,在部分口音及用詞習慣上和台灣的國語以及中國的普通話不同。《漢語音韻及口語表達》的漢語,是語言學的用詞,漢藏語系裡的漢語,指的是語言本身。
•語言承載文史,所以不能放過「普通話」,請將下列四者分類。
華語是代表台灣對外語言教學的標準名稱; 國語是對內規範台灣語言使用的官方語言。
漢語是代表中國對外語言教學的標準名稱;普通話是對內規範中國全國的官方語言。
不過本質都是──說現代「(中)國語(言)」/(一)國(共通)語(言),寫「中(國)文(字)」,以北京官話為基礎。
現在不管是說還是寫,我多用中文稱之,因為筆畫少、型好認,對於減少學生學習負擔又快又有效,所以我幾乎不用上面四者的說法啊!
p.s.有時候做同一件事久了,會自動認為跟自己從事同產業的人,想法應該不會差太多的迷思。詞彙的選用真的會有意識形態的傳遞,只是「我自知」還是「我無知」的狀態。
補:
學姊黃瀞瑩:柯市長被邊緣化......統獨是假議題
呂秋遠 每一次的選擇,造就了你的人生
柯文哲說「統獨是假議題」還獲學者認同──那我們認真討論「台灣獨立」是為了什麼?
統獨是假議題嗎?那我覺得小孩教養和減肥都是假議題
忘記在討論這題的什麼東西,同學說了「大陸」這個詞,我不小心露出自己的意識型態(過於直接,反省,要尊重發話者,該請同學先澄清才是),直接說「我不會用大陸」,我會說「中國」。學生再問「那內地呢?」
我認為大陸和內地用詞的選擇,直接矮化了台灣,不是「國對國」,我們是小島,他們是大陸。這反應了使用者的思考,亦可能是從沒有思索過,這兩個詞彙的意涵為——我們是附屬於中國下,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且不管是「大陸」或「內地」,就算是同一國之內,從這樣的用詞還是可以發現,掌權者就是有孰重孰輕(大、內/小、外)之分。
我在跟外籍生上課時,都會稍微講一下台灣和中國間的歷史、政治角力,我會說的是中國那塊大陸曾是屬於「中華民國」之內,但台灣重來都不曾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內,那是他們的一廂情願,認為自己地廣人多,以勢欺人。
曾經我也覺得用大陸、內地沒關係啊!很多媒體也都是這樣用,這不過是代稱,和家人、朋友聊天也都這麼說,我也只是跟著用而已,但就是這個「跟著用(不思索)」才可怕。你會想這不過是個詞彙,也沒那麼誇張,但跟著用,其實也就是選擇矮化自己的國(人)格,去迎合多數人而已。我會有用詞上的轉變,反而來自跨國的工作經驗。在宏都拉斯工作兩年,在路上沒事都會被叫「Chinita」,就是中國女孩的意思,然後就得要不厭其煩地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當然日本人、韓國人也會被誤認,這樣來看,就知道在拉美人眼中,黃種人=中國人的勢力有多強大,中資企業確實很多。就算宏都拉斯和我們有邦交,不少人還是分不清China和Taiwán的差別啊!唉......就是那個「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盛名之累啊!
p.s.有時候做同一件事久了,會自動認為跟自己從事同產業的人,想法應該不會差太多的迷思。詞彙的選用真的會有意識形態的傳遞,只是「我自知」還是「我無知」的狀態。
想到以前語教中心的莊主任為了外籍生的華語能力跟我討論,聽到我對學生說「禮拜一見」,就跟我提到她在教授英語翻譯時,會提醒學生不要使用「禮拜worship」這個詞彙,因為這個詞是宗教詞彙,翻譯的時候盡量使用較為中性的用法,減少爭議。但禮拜是我最常用的詞彙,(自知)原因之一,在描述Week的三個詞彙中,相較於「星期」的ㄒX & ㄑQ 和「週」的ㄓZh,「禮拜」的發音是最容易的。(無知)原因之二,我也好好地思考了我的過往經驗,雖然現在我不再主動去教會,但在21歲前,我的生活和教會息息相關。我想這也是我選擇該詞彙的原因,只是在莊老師提出前,我對這項選擇出現的原因完全無知。
語言的選擇和生活的潛移默化脫不了關係,所以不管我們自知還是無知,我們使用的詞彙、腔調其實都會顯示個人的意識型態和自我核心認同啊!(看看去中國發展的台灣演藝人員,是不是有不少人都變成標準音呢?)
補:
學姊黃瀞瑩:柯市長被邊緣化......統獨是假議題
柯文哲說「統獨是假議題」還獲學者認同──那我們認真討論「台灣獨立」是為了什麼?
「每次出國要不厭其煩跟很懶惰愛簡稱的老外們解釋Republic of China到底為什麼不可以是China的時候,真的非常、非常心累,也很無奈)」這真是說到心坎裡!
接下來的時間是讓同學們討論個人的提問,以及我的題組。
因為這次大家出題的方式是使用段落文章出題,所以就讓各組自己挑一位的回答,討論我的。在PPT裡還是提醒大家,日後出題,參考課前ZUVIO考題及我的題組提問。建議大家擴大文本範圍,練習從不同文章裡出綜合脈絡的題目。期待大家「借『文』發揮」,提高戰鬥值。
為了要實踐閱讀理解的層次提問,我自己的問題也會告知文章和層次。有了這個規範,我發現在出題時,我也更小心了。提問絕對不是自己爽而已,是真的要大家都能懂,也能找到證據。
乍看題目,會覺得應該一樣,因為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準。但實際上不一樣,因為普通話不是北京話,北京話是北京方言,北京官話則屬官話。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官話以北京話為基礎正音,但不代表官話就等於北京話,兩者並不完全相同(Ch.1 p.16,閱6 p.2-3)。現在中國的普通話是滿清官話→內城北京話推行而來,而現在華北官話裡的北京方言,則可能還是清朝當時的外城話,雜揉了很多,所以是不一樣的。
Q2.漢語共同語語音之特點為何?臺灣華語的語音也有這些特點嗎?台灣國語發音不合乎共同語,你認為是語音偏(離錯)誤還是特色?(Ch.1,lvl.1、lvl.2)
我細分出課本裡的特點,在台灣語音的部分,3、4、5是三角形!特點都是有的,但說得準不準而已,不過因為打字時一定要打對音才出得來,所以還是可算。台灣口音隨著時間和地區的分隔,有所改變,輕聲辨義及ㄦ話韻在口語中多半不使用,但是輕聲還是有的,e,g, 我的(de5)。至於台灣國語是偏誤還是特色呢?我個人認為當然是特色啦!畢竟去除標準,就沒有偏誤的概念了!
Q3.南方六大方言是哪六個?其中有哪兩個方言也在台灣流通,他們真的算是方言嗎?並且有一個不是使用地方命名,你知道為什麼嗎?(閱3-2、閱5、Ch.1,lvl.1、lvl.2)
南方的六大方言:吳、湘、贛、粵、閩、客。閩南語和客家話這兩個方言也在台灣地區流通,其中客語最特別,是唯一一個不是使用地區名來簡稱的方言,大家都知道是它,但原因好像都不清不楚,好像知道,又好像不太知道,所以附上台灣吧客客客棧第一集〈欸?你說客家人不是客家人?!〉來解惑一番。
南方的六大方言:吳、湘、贛、粵、閩、客。閩南語和客家話這兩個方言也在台灣地區流通,其中客語最特別,是唯一一個不是使用地區名來簡稱的方言,大家都知道是它,但原因好像都不清不楚,好像知道,又好像不太知道,所以附上台灣吧客客客棧第一集〈欸?你說客家人不是客家人?!〉來解惑一番。
至於算不算方言,就要回到前面幾週所讀──麻瓜語言學的〈台語是不是「方言」?〉
如果你覺得算,也沒錯;你覺得不算,也對啊!就是每個人心中衡量的那把尺不同而已。
說到這裡,還是有個核心觀要提醒(借用台灣動物保護學院的圖和話)──碰到任何事,都問一下「真的是這樣嗎?」
客基法修正三讀 客語列國家語言【客家新聞20171229】
回覆刪除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AAaAHmq4Y
課本過審「學生不再困惑」 朱宥勳:課本只有中國沒有大陸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28/1410349.htm#ixzz5jiIX3jz8
台灣國語的語音特色
http://twtcsl.org/further/Taiwan_Mandarin_phonology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
https://kknews.cc/education/lrnx52e.html
新加坡華裔,你是中國人還是華人?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50213/c13aw/zh-hant/
「客家基本法」三讀 客語列國家語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297609
中國普通話「極簡史」
https://kknews.cc/culture/3obq4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