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盲目的肉食主義 Carnism

如果吃肉,是要從頭開始體驗,你還會吃嗎?


今天終於看完《盲目的肉食主義──我們愛狗卻吃豬、穿牛皮?》。我一度因為看到第三章,不停噴淚,情緒波動過大,所以暫停了一下。

在念研究所前,我的飲食選擇裡,從來沒有特別跑出素食的選項。直到念了研究所,遇到兩位參加一貫道的同學,跟著他們吃飯,才知道高師大和附近的素食餐廳在哪裡。那時開始,素食變成了選項之一,一週可能是1-2餐吃素。但自從去年開始做動保志工後,我也開始走向多素之路,今年1月參加婚禮還吃了素食桌,真的是很不一樣的經驗,素食真的很好吃。想到以前在宏國工作時,沈公使一家都茹素,招待外國賓客也是素食,有時去找Syharn還有妹妹玩,也會吃到驚豔的素食啊!這一路,是10年。

如同在The Dalai Lama's Cat裡所提:「2019是我的盡力素食年,想吃素就吃素不會避葷食,想吃的時候還是會吃一點。吃下任何食物前,感謝他們,對我們都是有益的。」
現在的目標是,每天1-2餐素食,若能3餐全素也很好。現在有個小小困擾,因為素食裡使用不少豆類產品(蛋白質來源),吃多了就會一直脹氣啊!




沒時間版(5分鐘以內)
新書《盲目的肉食主義:我們愛狗卻吃豬、穿牛皮?》 "Why We Love Dogs, Eat Pigs, and Wear Cows" book trailer

有時間版
肉食行為的秘密 | 肉食主義 | 肉食心理學 The Secret Reason We Eat Meat: Carnism 


以下是《盲目的肉食主義──我們愛狗卻吃豬、穿牛皮?》書摘。
會想寫此書摘要,也是因為Melanie Joy在書中所提的內容,挑戰了價值和信念,和我上課的內容有某部分相似,所以藉此來分享。

Ch1. To love or To eat?

(鴨仔蛋、炸蜥蜴、吃狗肉)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某些食物會引發這樣的(噁心)情緒反應?明明同樣是食物,為什麼用燉牛肉好吃,燉狗肉卻不能吃?燉肉的主要食材──肉──根本沒有改變啊!……為什麼我們對牛肉和狗肉的反應如此天差地遠?……答案並不是因為肉品之間有實質上的差異,而是因為我們對肉的「認知」各有不同。……人對肉的認知不僅是動物品種而定,不同的人對同樣的肉也會有不同的認知。例如,印度教徒對牛肉的反應,就好比美國基督徒對狗肉的反應。

我們在認知上的差異,肇因於我們的基模。基模是一種心理架構,用以形塑信念、想法、認知、經驗,而信念、想法、認知、經驗也會反過來形塑基模。基模會自動對傳入腦中的資訊加以整理和解譯。比方說,你聽到「護理師」會浮現在醫院工作,穿著護士服的非醫生女性。就算有些護士是男性,也不穿傳統制服,也未必都在醫院工作。除非你經常在各種環境下和護士往來,否則你的基模仍會保有這種概括的影像。

我們對每個對象都存在基模,動物也包含在內。例如,動物可分成獵物、掠食者、寵物和食物等。但說到肉這件事,我們有個基模會將動物分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我們對動物所懷有的感覺,對待動物的方式,其實和物種沒有什麼關係,反而是跟我們對動物的認知有關。(原本上課時,對於不同文化的食物的感覺,是將著眼點放在文化差異,但作者分析得更細緻,是文化差異造成的認知基模不同。)

Ch2. Carnism: It's Just the Way Things Are

大家都知道素食者的意思,就是不吃肉的人。雖然有些人選擇不吃肉是為了改善健康,但是很多素食者之所以不吃肉,是因為吃動物不道德。……反映出更深層的信念體系──為了滿足人類的目的而去殺動物,是不道德的舉動。(我認為道德行為是個人的,我不吃或少吃,只代表我的行為,要去評判他人,壓力很大。)

英文的Vegetarian(素食者)一詞精確反映出背後有核心的信念體系在運作,字尾的「arian」指的是鼓勵、支持或實踐某種學說或某套原則的人。反之,吃肉者(meat eater)這個用詞把吃肉的做法給區隔開來,彷彿吃肉與人的信念毫無關係,似乎暗示人吃肉是屬於信念體系外部的作為。……我們認為素食主義食一種選擇,奠基於一整套對動物、對世界、對自己所做出的設想,可是我們並不是這樣看待吃肉這件事,反而認為吃肉是不爭的事實,是很「自然」的事……我們吃動物的時候,不去細想吃肉的理由,其實是因為吃肉行為底下的信念體系隱而不顯,我稱之為「肉食主義」。……葷食者吃肉不是出於需要(肉食者才是,如虎、貓),而是出於選擇,選擇向來是源於信念。……肉食主義是一種特別的信念體系,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且還是特殊的意識形態,更是不容審查的那種。

意識形態是一套共有的信念,以及一些反應這些信念的做法。例如,女性主義就是一種意識型態。無論男女,凡是認為應站在男女平等的態度看待及對待女性,就是女性主義者。男人是優勢的社會群體,亦即在社會裡掌權之群體,因此女性主義者才會從家庭到政治舞台,正面挑戰男性的支配。女性主義者的意識型態,奠定了女性主義者在信念上與做法上的根基。

女性主義是一種意識型態,我們很容易就明白了。那麼素食主義不只是不吃肉而已,也同樣很簡單明瞭吧。「女性主義者」與「素食者」會讓我們聯想到秉持某一套信念的人,也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樣的人。

那「其他人」呢?多數人、主流、所有的「正常人」呢?他們的信念從何而來?
我們我們把主流的生活方式是為普世皆有的價值觀,然而,我們心目中的正常,其實只不過就是多數人的信念和行為罷了。 所謂的主流,只不過是一種普遍又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大家把該意識形態的假設與做法,視為常識。大家覺得主流是真相,不是意見;大家覺得主流的做法是不爭的事實,不是選擇。(這是不是和去年公投沸沸騰騰的同性婚,反同方的立論有87%像。)

意識形態若是根深蒂固就會變得隱而不顯。 父權(patriarchy)就是隱形的意識形態之一例。父權意識形態認為陽剛勝於陰柔,因此男性的社會權力大於女性。舉例來說,請思考下列哪些特質比較可能讓人在社會和經濟上都獲得成功:果斷、被動、競爭力、分享、掌控、權威、權利、理性、情緒化、獨立、依賴、脆弱,你可能會選擇某幾個比較陽剛的特質,卻沒發現自己所做的選擇反映出父權的價值。多數人並不認為父權是一種會教我們以哪種方式思考及行動的意識形態。父權存在數千年後,女性主義者才得以確立該意識形態的名稱。由此可見,肉食主義的情況也是如此。

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之所以維持根深蒂固,主因就在於它能保持隱而不顯。之所以能隱而不顯,主因就在於沒有確立名稱。不確立名稱就沒得討論,沒得討論就沒得質疑。……我把肉食主義意識形態稱為暴力的意識形態。原因在於當代肉食主義的核心就是大規模的生理暴力。必須採取這種程度的暴力,才能宰殺足夠的動物,讓肉品產業維持利潤。肉食主義的暴力之烈,多數人都不願目睹,能目睹的人也深感不安。(我光看ch3、4的文字就看不下去了。例:口蹄疫的大屠殺)

Ch5. The Mythology of Meat: Justifying Carnism

肉食神話多到數不清,不過全跟「三大合理化理由」有關,以及吃肉很正常、自然、必要。所有的剝削體系都運用這三大理由,合理化自己的存在。例如:蓄奴制、納粹屠殺等。然而,當體系崩解時,三大理由就變的荒謬可笑。這三大理由深植於社會意識中,我們想都沒想,他們就主導我們的行為。三大理由成了信條,徹底內化,我們往往依循這些信條過活,彷彿它們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相,不是大家廣為接受的意見。好像開車,只要學會了,就不用再思考每個動作。

儘管謊言織成了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安全網,壓抑真相仍舊需要一番氣力。對於眼前正確的事情,持續努力視而不見;對於顯而易見的矛盾,繼續不去關注,不讓真實的感受浮出表面。由此可見,就算我們已經善於忽略心中明察真相的那一面,還是必須學著繼續忽略,才能讓感知與同理心之間維持中斷狀態。

吃肉很正常

若把某種意識形態的信條是為正常,就表示該意識形態已經正常化,其信條已成為社會規範。社會規範不僅描述多數人表現的行為,也規定了我們理應表現的行為。規範是社會建構的,不是天生固有,也不是來自上帝;規範是由人制定和維持的,為的是讓我們時時刻刻守規矩,不讓體系受到損害。……規範之所以能使我們守規矩,所憑藉的另一種方法就是──順從可獲獎賞,偏離路線要受懲罰。在食物和社會上,吃肉比不吃肉要容易多了。

規範顯現在日常性為與傳統習俗上,也比較不可能受到質疑。若某種型為是依循習俗或傳統,那麼由於該行為長期維續體系上扮演的關鍵角色,為其辯護就容易多了。例如:在很多人眼哩,要是餐桌上沒有火雞,就不像在過感恩節,可是很少有人去質疑節日食物的選擇。

吃肉很自然

多數人認為吃肉很自然……不過,公平而論,我們也必須承認殺嬰、謀殺、食人等行為的存在就跟吃肉一樣久遠,因此或可以說是「自然」的,但我們不會說這些行為長期存在就證明了其存在合理之處。談到吃肉,它就像其他暴力行為,我們必須區分自然和合理之間的差異。……意識形態經過自然化後,大家就會認為其信條是根據自然法則(及/或上帝法則,取決於信念體系是基於科學還是信念,或是基於兩者)。自然化讓大家覺得吃肉不過就是依循事物的自然秩序。……自然化為意識形態提供生物基礎。

吃肉很必要

許多自然化行為就跟規範一樣,是建構而成的,因此當然是那些把自己置於「自然階級」頂層的人所建構的 。數百年來,人們以「某些群體在生物上比較優越」作為理由,來合理暴力化(也和萌萌的信念很一致)。……肉食主義的其中一項主要理由吧──食物鏈的自然秩序。人類理應位於「頂端」,可是根據「鏈」字的定義,「鏈」是沒有頂端的。就算真的有,也應是肉食者(獅、虎等),不是雜食者(人)。

「吃肉很必要」的信念以及「吃肉很自然」的信念,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吃肉在生物上是必要的,那麼它就是人類的生存要件。此外,該信念如同所有暴力的意識型態,反映出該體系的核心悖論, 亦即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必須殺戮, 而群體的存亡與否對於其能否殺死另一個群體。

「吃肉很必要」的信念讓該體系隱形起來,如果我們不吃肉, 就無法存活,那麼消滅肉食主義就無異於自殺。…… 有一則相關的迷思表示,肉品是人類健康的要件。就算有大量的反證,該迷思依舊存在。有研究反而認為吃肉有損健康,因為吃肉跟現代工業化世界的一些主要疾病形成有關。(前陣子讀完的《關於死亡,我現在所想的是……》裡,椎名誠提到西藏的鳥葬,近年來也因藏人飲食西化,吃了不少化學加工食品,遺體似乎帶有自然界沒有的化學味道和氣味,讓敏感的禿鷹愈來愈不愛吃。)

吃肉出於自願?

我們與肉之間的關係所依循的模式,早在我們年幼時期無法表達意見時就已經開始了。……只要我們是在體系內運作,就無法行使自由意志……就是透過肉食主義的眼睛觀看世界

Ch6. Through the Carnistic Looking Glass: Internalized Carnism

結果,我們的行為並不我們真實的模樣,而是體系想要我們成為的模樣,體系希望我們成為消極的消費者,而不是積極的公民。體系運用機制已經深植於我們的意識,我們已經將肉食主義內化了。

內化的肉食主義扭曲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動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我們卻把牠們視為有生命的物品……我們(在路上)看見了即將成為盤中肉的豬,卻依舊不會認為他們是有情眾生,只會看見他們的「豬性(骯髒、邋遢/刻版印象)」以及「可食性」。站在這種角度看動物,就是運用三種防衛手段──「認知三重奏;客觀化、去個體化和二分化」。

客觀化──是動物為物品(火腿、腿庫、沙朗牛等)。
去個體化──把動物視為抽象概念(不取名,只編號,可看漫畫《銀之匙》,也有電影)
二分化──自以為是的分類(把它者分成兩種往往互相對立的類別)

二分法把它者分類,本身沒有問題,如同CH1所提,進行心理分類是自然過程,可協助整理資訊。但二分法不光是分類而已,還是二元論,因此會營造出非黑即白的現實景象,結果往往就是根據不充足或不精確的資訊,把世界分割成毫無彈性且價值觀固定的類別。

Ch7. Bearing Witness: From Carnism to Compassion

國際特赦組職前任秘書長James O'dea的文章──Witnessing: A Form of Compassion
「最深刻的見證就是對全部受害者都懷有慈悲心。我們從來都不是局外的觀察者。」

見證就是有勇氣不去依循阻力最少的路徑,需要有勇氣選邊站。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與大屠殺倖存者Elie Wiesel:「中立,幫助的是壓迫者,不是受害者。沉默,助長的是施虐者,不是受虐者。」見證使我們得以選擇自己的角色,不是接受自己獲指派的角色。
素食權益運動人士Eddie Lama指出:「我明白動物會繼續受苦死亡,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因為我造成的。」

現在有些事情是你可以做的,你的人生和養殖動物的生命都會直接受到影響。一開始可以採取以下三大步驟:
一、放棄或減少食用動物產品。
放棄食用是最理想狀態,但光是減少飲食裡的肉類,就會對動物及本人帶來莫大的影響。
二、支持動物權益倡導組織。
三、自己和他人持續獲知充分資訊。
人很容易怠惰XD

見證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由此得知如何跟自己、跟他人互動。見證的能力如同慈悲心,實踐的越多,就成長的越多。



2019/02/20的新聞
Vegan和Vegetarian不同,一個是「全素(非宗教素)」,一個是「蛋奶(蜂蜜)素」。
原來2019年是純素主義年,非本意搭上素食風潮,我想就是人類集體意識的影響吧!
但資本主義還是很神奇地還是參一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