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歐巴桑,完全就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代表啊!
FB粉絲頁: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
第一位翁麗淑老師參加公視節目〈誰來晚餐9〉 第9集 平等尊重跑社運 心肝寶貝來共學
上面這段影片00:56-01:05這位媽媽說的話,我很有感。
「人出生時彩色多元,但長大人生非黑即白。」
〈有話好說〉版15:45處:「應該說有反對的話,我們就有對話的機會。大家害怕什麼,就是要對話。我們共學團不打、不罵、不威脅、不恐嚇。.....在意的其實不是立場,而是溝通、對話。」
歐巴桑的觀點和我一樣:起衝突,不代表對立而已,它也代表一次敞開溝通的機會。
只可惜很多人小時候沒有機會認識「衝突」,因為在衝撞父母時(其實就是意見不同),就立刻被壓制,建立了「要是你這樣,我就怎樣」的情感勒索的二元制約。
所以身體成人後,我們的世界成了非黑即白的二元,一旦起衝突,就是all or nothing,看不見只是為了生活裡100件事裡的其中一件被戳中,就惱羞成怒,見笑轉生氣,翻臉翻到全家人都不准來往的荒謬;看不到就算立場不一樣,也不代表要跟藍綠一樣,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意見不同,真的還是可以互相尊重,但前提是要承認自己有相左的意見,才能展開對話。
雖然寫是這樣寫了,但我也很害怕面對衝突後的二元情況,所以選擇盡量不起衝突。這,源自和家人起衝突後的不美好經驗。可能是大人面對小孩的意見不同,很多時候都被視為「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情結吧!很多時候,即便軀體長大成人,但內心始終是個孩子。有句孔子的話被改成「唯老人與小孩難養也」,我覺得正是因為內心始終是孩子,但到了一定年齡,卻又得假裝自己是成熟的大人,變老後,又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終究還是「赤子之心」啊!
「如果在一個人的生命早年階段,曾經被家庭、被環境給無情 地撕碎,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充滿委屈、憤怒、活得不開心的 人,那麼,我們更需要給他一段時間,陪伴他心裡的內在小 孩逐漸長大。
借用郭光宇〈地球阿卡夏─自殺之後〉的結語:「自殺是一種個人選擇,你不能批評選擇它的人。我們所有人都在尋求愛,不是批評。」是的,所有人尋求的都是愛與連結,不是批評,當我覺得的批評出現,請將其視為一次對談的機會,一次給自己內心小孩長成大人的機會。「世上的一切,不是『愛』的流露,就是向愛求助。」
對小孩如此,對父母、伴侶如此,對待自己更是如此。當情 緒退化的時刻被「接住」了,我們內在才有機會長出如實的 力量。」
別以為只有小孩和手足/旁人吵架,才會找大人撐腰。其實沒當過真正小孩的大人,即使長大,也依然會使用這樣的模式。自己無理,就要找人撐腰,然後討拍;自己被戳中,覺得很丟臉,就要烙人來打架。因為內心還是小孩,沒有辦法處理情緒,所以需要他人撐腰來當自己的後盾,讓對方知道「我可是有人撐腰的,我才是有理的。」
借用郭光宇〈地球阿卡夏─自殺之後〉的結語:「自殺是一種個人選擇,你不能批評選擇它的人。我們所有人都在尋求愛,不是批評。
題外話──
她的看法真的很不錯(但要教的是性平教育,正名),大概是基督徒想像的正常家庭範本。身為基督徒,我也有一瞬間被絢麗了一下!但和老葉討論後,她切中核心--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辦法做到跟她一樣的境界,她展現的是千百種家庭姿態裡的一種,而那要有足夠的社會、文化資本、時間來進行有品質的教育,才能達到。」
家的樣子千百種,有心的不少,但無力的更多。
這個社會,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考100分,難道我們不能接受考0分、30分、60分的人跟我們同班嗎?我們無法想像有人喜歡吃西瓜、有人討厭吃木瓜嗎?就是因為有的家庭沒有辦法100分(也不是大家都得100分,不少自以為100分的人占分數低的人的便宜),有的家庭討厭木瓜,所以我們用學校教育協助啊!你的孩子是你生命延續的事實,也是想像。因為你考不到,不代表他不能,你討厭木瓜,不代表她也是。
我想能看到這樣的反對性平教育的意見(雖然還是有滑坡謬誤出現:糖尿和植牙),也是因為大家都愛臺灣(雖然該作者不住在這兒),大家都想為台灣做些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所以少點口水戰,多點交流溝通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