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106-1 華人社會與文化──中華文化對外交流/期中省思

十二週的課已經要上完兩週了,默默地開心了一下。

第一週結束時,有位學生跟我說他已經學過華語,有沒有別的書可以讓他看,當下我請他去TOCFL的網站先看看考題,下週一我再帶課本給他參考。萬萬沒想到這週一去上課,班主任跟我說,有兩位同學覺得課程太簡單,想要回宿舍休息……我當下很無言,也很傻眼。全部的人一起上課,你們覺得簡單就不要上,對其他十幾個人既不公平,也很失禮!講實話,下午4:30,誰不想休息呢?我更喜歡早上上課呀!

上述該名學生說,她在她的國家已經上完《當代中文課程》第四冊。第四冊已是篇章寫作,所以幫忙教入門絕對不難,當下我決定,他們覺得自己的中文很好,就別獨善其身。我立刻請他們兩位當小老師幫忙課程,畢竟我一個人要對20多個人上課,也很難有效率。當天立馬分三組派任,原本第一週都是請該系的小天使一起幫忙,那麼現在就是再加上兩個小老師,小天使在的時候,也請小天使一起協助。

走在C棟4樓的走廊,赫然發現一位財管系的教授在研究室外放了小書櫃,上面寫著:「自由借閱,有借有還。」我從善如流,蹲下來看看有沒有我有興趣的書。不出所料,還是財經類書籍居多,但其中還是有非財經管理的書,我拿了一本《南瓜法師西遊記》。

節錄〈跳下懸崖的弟子〉裡一段話:「解脫,憑藉的是各人親自發現真理,因為你必須親眼目睹,沒有人能替你見證。……我可以給你一個觀念,但你得親身體驗,才能真正了解他看起來是什麼模樣。……對一位善知識產生信任之後,不必只為了信仰而接受此人所說的一切。我們都需要老師指引,可是這並不表示必須盲從,我們還是得運用自己的理智。」這大概也算是這堂課的期中小結吧!


題外話:
上週看到同學的部落格提到結婚還有三、六、九歲數的禁忌,熊熊發現,這禁忌雖然知道是知道,但從不知為什麼,所以去找了一下原因,再以自己的生肖為中心把圖畫下來。看圖1就比較好理解了,三、九是90度角的偏沖,而六是180度對角的對沖,跟自己同年或相差12歲的算自刑也不太好。有禁忌,就代表也有絕配,圖2差四歲和八歲屬於三合,也就是和自己生肖成正三角形者為絕配。除三合外,還有六合,然而六合是用什麼原理去看的,因為是吉祥的數字嗎?我爬了兩、三篇文,還是不理解,因為都沒寫理由啊!不論如何,真的會算的人,也還是會去算生辰八字,所以歲數之別,僅供參考哇!

圖1

圖2



2017/11/29

這學期試圖把「性別」放入華人社會與文化的課程裡,大概是自己想談的太多,所以尚未消化完全就嘗試上課,果真在同學們的回饋中,確實出現了內容太多、難以連貫的聲音啊!

認為是性別的問題,這是我的想法,但更有可能是因為後面調整教學大綱,壓縮了一週的時間。每週、每週課程能連貫討論,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然而畢竟有些主題天差地遠,應要貫在一起也是強人所難。我能給出去的,就是我所看到、想討論的情形(別懷疑也有一些是我沒興趣但又覺得應該有趣的內容),也許對同學們而言,其中有些可以引起共鳴,有些則是流於表面帶過,不論如何,只望大家都能有點收穫和想法。

這學期用了兩週小白板就停止,主要是因為小白板好重啊!不想背來背去……再來也要回到課程連貫性的情形,因為我需要花多一點時間解釋,所以也就決定抽掉小白板,讓同學們口頭發表。

課外閱讀量吃重的部分,如果按照原本的週數分攤開來,其實就不多了,多也是多在課本的內容啊!當然師資考題和資格確實也很多,不是我要為難各位,而是教育部就給考試的人看那麼多啊!再來,我的作業就是BLOG而已,還是同學把閱讀也算進去了呢?

每週的個人發表或小組討論題,都是我覺得很不容易處理的。出題,真的很需要練習。但也就掙扎,我到底是要出能聽到自己想聽的答案的題目,還是盡量出題,就讓同學們發揮呢?若是看不懂題目,請務必和我確認題意,別辛苦地自己揣測,但題目太難回答,就可能有兩種狀況,一如前述,是看不懂題目,二是因為沒有練習回答過,或是從來沒被問過,所以答不出來。這就要請同學想想自己屬於何者啦!

以上是回答同學們在感想回饋裡的意見唷!

老葉特別的開示:「若自己沒有,就會看不見、想不到。因為自己有,才有可能挑剔。」原來這原則不僅適用人際,也適用於問卷。

這週課又是先澄清上週內容,我想本於教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若有所誤,定要澄清。關於茶湯、生熟茶,我覺得這一篇〈生茶、熟茶搞不清楚?!〉就很清楚了,這位BLOGGER還自己做實驗拍照。
圖片出處:屏東大學茶道研習社

接下來使用的影片,除了兵馬俑原有的英語版本外,我新增了一部中文版本《兵马俑揭秘: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灵感》,其他都和105-1一樣,問題討論也是,應該還不算是山窮水盡,但11月底變成週一到週五天天上課,騎車來回及教課時間變多,腦袋變得很忙,體力大量耗損,腦力就自動維持最低限度。



關於小組討論的第三題「臺灣的華語教師,在面對自身傳統文化價值觀與外籍學生民族文化衝擊時,該以怎樣的新時代思維進行課堂教學?」回答雖然沒有改變,但在實踐過程中,發現自己某些刻板印象會被強化,有些則會減弱,到底要怎麼樣保持自己的中道,真的很不容易。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中華文化相差甚遠的國家(如歐美)及太靠近中華文化的國家的學生(如東南亞部分國家),有時在行為上會讓我覺得困擾。然後,是多島的島國學生,尊重不同文化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環。

台灣有不少綜藝節目主打是外國人,但你發現了嗎?那些外國人是什麼膚色的?做節目的人要的是賣點,但賣的不是現實,永遠都是夢境,從烏克蘭、斯洛伐克、瑞典、紐西蘭、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來的老外,綜合起來有比在台工作的東南亞移工來的多嗎?若媒體不能提供較為平均和中庸的節目,台灣人永遠還是崇洋媚外,甚至更為加劇。不管是哪一國人多數人都戴著有色的眼鏡看他們,有的優勢是膚色,有的歧視也是因為膚色,但不管膚色如何都是一層阻隔,阻隔人和人之間真實的交流啊!請記得,在習以為常時,問問自己,為什麼是這樣?真的應該是這樣嗎?



小組回答──

第一組
Q1:因為中國出產瓷器而聞名,瓷器的英文為china
中國唐代貿易開始興盛,海外貿易的商人大多稱自己為唐人,因此海外聚集地叫唐人街。
Q2:
不是。
鄭和:政治因素,為了滿足皇帝的需求。
哥倫布:經貿因素,為了不斷尋找新貿易市場。
Q3:
華語教師應包容並尊重不同的外來文化,並將本身文化與外來文化結合,進行課堂教學,讓師生同時學習新文化。

第二組
1-1.因中國在以前被古印度人稱為Cina,原意智巧,用來形容當時中國的繁榮。
1-2.
第一個說法為當時中國以唐朝最為興盛。第二個說法為海外華人以港澳為多數,而他們所說的粵語也被稱為唐噢,因而得名。
2-1.
不是,我們認為在鄭和更早以前就有其他人在開拓海上絲路,因此鄭和才能到達這麼多國家。
2-2.
因為哥倫布當時到的地方更鮮為人知。
3.
尊重各文化,且多與他國文化交流,讓文化衝擊帶給班上學生及教師本身不一樣的思考模式。

第三組
A1.秦朝的英文是chin,葡萄牙文的a代表名詞,而秦朝對中國人來說是最繁盛的緣故。唐人街則是唐朝繁盛的關係,因此在海外的漢人自稱唐人而來。
A2.
是的,鄭和走舊路沒去發現新路。
A3.
掌握自身文化及學習素養,用新思維來互相學習對方優點及包容缺點。

第四組

1-1因瓷器的英文China
1-2
開放程度上升,外國通商頻繁。
2-1
我們認為其實在更早之前就有在貿易,像是影片中,在VOC來台灣之前,日本人就在台灣買鹿皮。
2-2
沒有到美洲,較注重周邊的國家。
3.
尊重包容他人,不可以表現出厭惡的情緒,並共同討論文化上的不同。


再來關於認識台灣這一點,除了文化之外,還有大自然。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在12/01釋出臺灣自然保護區域紀錄影片《保島》,除國語版外,還有英、日兩國語言字幕版本可以參考。



補:
喚起對寶島重視的紀錄片《保島》
3部紀錄片 揭動物苦難







2 則留言:

  1. 《說出我的名字》——美國華人留學生直面種族歧視
    https://youtu.be/NifHmW-1sf4
    女性主義老是要求特權,當女性主義變成負面標籤......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5142

    回覆刪除
  2. 鄭和下西洋,帶回的珍寶去哪兒了?
    https://youtu.be/g48R23c6Qc4
    Crash Course 0021世界历史(第一季) 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达伽马与郑和 网易公开课https://youtu.be/S2KrBYXnOU0
    【你所不知道的資本主義】鄭和 PK 哥倫布
    https://youtu.be/UrJj9i2ftPM
    文化差異
    https://youtu.be/PgGaf6qas8E
    習慣差異
    https://youtu.be/WdtnW6MMQM8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