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無法想像我在備這門課時,有多麼緊張?緊張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我第一次開師培課(你上的其實是華語老師培訓課程之一,許多大學都會開。);第二──我真的被自己的想像綁架,但這個想像不是天馬行空,絕對和你們讀的文獻第四點「他人取向」有關。我雖是這門課的老師,但我也在學習該怎麼轉化我選的文獻和我內化的知識與各位分享,越分享,我就越熟練,畢竟孰能生巧。
因為要求你們寫BLOG當作業,所以我也要求自己寫。因為我自己的對於寫作的眉角很多(又是他人取向,有自己想像的觀眾),再加上,我把自己的BLOG定義為教學部落格,分享語言教學的想法、觀念或是實用的工具說明。寫BLOG對我而言,其實很麻煩啊!但我還是享受寫的過程。我很喜歡一句話「分享幸福,會使自己更接近幸福」。很多人、事、物,都是需要耐心經營的。只是寫〈華人社會與文化〉的部落格時,務必要做的三件事:課堂筆記、補充資料(文獻類可用Ggoogle學術搜尋、學校圖書資訊館的電子資源、或台灣學術電子書記資料庫聯盟)和省思心得或建議。每次都練習,相信各位寫BLOG的功力肯定大增!
祝
順心
20150923課程紀錄
我為了定義這門〈華人社會與文化──定義〉課,跟自己打架了一周。打架的理由是:我到底要不要照著框架上課?照本宣科,看似氣定神閒,照著書來,雖不擔心課堂出亂子,但對不起快樂自主學習的原則。在糾結許久後,我才訂下PPT的論調,「社會與文化」原則是照著麗娜老師寫的書來論述;而「華人(社會與文化)」藉由課前閱讀的文獻《華人本土心理學》的〈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中國人社會取向特徵,讓同學們討論出他們認為的「華人社會與文化」。
由於有一同學請假,所以改為5組,北部1組(4人);中部1組;南部2組;跨區1組。20分鐘的討論,可能對於文獻內容非常有共鳴,感覺起來相當熱烈。時間快到時,我請各組派代表1人上台,報告組別、成員及討論列點。出乎意料之外,上台報告沒有扭捏的人。
心中OS:時代真的不一樣了,雖然同學們詬病某些華人從眾的文化,但報告態度之大方(內心有沒有小劇場看不出來),跟我那時代完全不同啊!
聽完五組的報告,我請大家猜一猜,其中有一組是完全沒讀文獻的,不知是因為我太趕時間,沒給足猜測的空間,所以沒有同學發表意見。這是個意外而有趣的實驗,北部組四人都沒有讀課前閱讀文獻,在報告時,他們是唯一列標題的組別,雖然可看出關於人及時間的部分偏向想像,但語言及文化的結論,跟閱讀文獻的其他四組卻差沒有很多。
按台灣區別分組的設計,是希望能藉由同學的討論看出「華人社會與文化」其實在區域上應該也有(我想像的)假定差異。討論結果出爐,依照學生發表的內容,居然是沒有顯著差異(大同小異),到底是不是因為華人社會取向的情境決定模式與和諧性過於強大?亦或是因為討論這個標題本身就太過龐大?有太多不同的資訊可以討論,但又有點被文獻綁架,所以最後反而結論相似?(--->完全是小論可用題目。)
或是以麗娜老師書中,討論【社會文化的意涵】,來為上面這個發現做個小結:「母體文化反映較多的是普同性;區域文化則反應較多的特異性。」
我自覺關於以區域分組的設計,以後應該要面對類似區域性的小議題時(如:宗教或住家風格等)再使用,會更能顯出區域差別吧!
五組報告中,我覺得玩味的是南部3人組,應英系Echo同學提出看完文獻後的想法:「我不太確定我自己(臺灣人)是不是華人?」
「嗯,也對!」我怎麼都沒有懷疑過呢?當華語老師八年,我真是太過確信自己也算是華人世界的一分子,但不可否認,堅信自己是台灣人(應該說二戰後或國共內戰後,在台灣出生的「台灣人」)的社會,若按照「華人」定義,確實應該提出這樣的疑問啊!
雖然在備課時,我沒對「自己是不是華人」提出疑問,但針對文獻,我還是問了4個問題,最主要還是希望,大家能一起想像對於書本(或老師、網路)給予的知識,到底應該怎麼思考?【最終希望是對自己有清楚地了解】
關於台灣人在「華人社會與文化」上,我無法像我的老師及學術界的先進一樣,給出一個標準的定義,也許,定義就在每個人實踐自己所處的社會及文化裡。
這是額外補充,給了學生們很多提示,才猜出來。 僑委會的產生,應與跟中山先生在海外籌措革命資金有關,在下面的《築夢者孫逸仙》紀錄片中也稍有提及。 國父在當時所做之事,誠如影片所說,可以轉換成很多不同身分角色,但忘了他也可算是偽服裝設計師, 中山裝(有國服一說)的「中山」就是指國父,雖然英文使用「Mao suit」,是因為毛澤東常穿。 看到影片裡,蔣中正宣誓就職時,他的口音就讓我想起我外公,因為他們都是浙江人。 |
--------------------------------------------------------------------------------------------------------------------
題外話(一)
「換了位置,就換顆腦袋。」這句話在許多工作場合中適用,真的很有意思,查了之後,原來出自「彼得原理」,是管理學的理論。備這堂課時,我發現自己在當研究生的時候,對於老師提的華人沒有任何質疑,就是一個向「權威取向」屈服的人;但換成自己得教時,瞬間變成挑剔大王。明顯反映,我在念研究所碩一時,關於這科,沒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只把它當成教授該教的課,研究所一定得念的學分。
題外話(二)
關於中國與臺灣之間,我總覺得與英、美兩國有那麼一點點的神似。國共內戰和美國獨立戰爭,都是在(板塊)大陸上開打,最後都是(自認為的)強權出走,但最大的不同是──美國建國了,而台灣仍是尷尬的處境。中(華民)國明明是我們的,現在卻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在島上出生的人,沒有人會說自己是中國人,只有臺灣人,卻也只有臺灣人還在這個歷史共業裡掙扎。(我強烈地記得,在宏都拉斯教書時,曾經對於蔣中正宣布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一事,相當不爽,因為China Taiwán聽來就不愉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