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語言教室環境安排

結合6月底聽的差異化教學研討會,再加上最近的營隊座位安排的效果,才有這一篇的產生。原則上,這樣的安排,老師必須有固定教室才能操作,所以更適合高中以下的課室。

環境安排的重點:
1.可活動之教室課桌椅。
2.讓教室有美感(學生作品區、閱讀區、表演發表區)。
3.設置學生禁區(適合高中以下學生)。
4.設置材料區(作業收放、公用資源)。
5.顧慮學生需求的座位安排(特殊生)。
6.教學中教師視線可及度。
7.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移動動線。

一般課時,分區概念,讓學生上課時就專心上課,需要動手或用電腦時,就到該去的區域進行活動。
作品展示牆,原則上整間教室都可以為展區,但要顧慮有些視覺型學生會被吸引,所以放在教室後方。
學生櫃的位置也可以在座位區的兩側,必須視教室大小而定。
教師桌其實就是學生不可碰的禁區,或是一些考卷還是講義需要放置在教室內,放置的區域,就是禁區。
作業收放區,就是材料區。學生一進教室就把該交的作業放下,放學離開前,教師將今天的作業、講義或是資料也放在該桌,學生離開前拿取一份。


藍色箭號為面朝的方向。大教室只分前後,就可以同時處理語言課程的筆試及口試。我原本是沒有安排預備區的,只請TA看到我口試完一個後,請下一位。通常我會讓口試完的學生幫我叫下一個。
聰明的Owsome TA,在我口試第一個學生時,就直接安排預備區,一個結束,下一個就來考。
優點:省時省力,只是老師自己需要休息一下時,得請學生稍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