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110-1社會文化與想像(II)之一教師提問

中間下課,自己知道上課時間肯定不夠用,看大部分的人都在教室,就播了下面的兩段影片。這兩部影片是為了銜接學生問題和我的問題,同時,也是閱讀的總結。

喬瑟夫的專訪「是你微歧視還是我玻璃心?」他提到的被問族語名字或會不會說族語,認為大部分的人不會真心記得怎麼說,會有被尋開心的感覺。我聽到他說這個,就覺得有可能是聽者有心。就像在上課時因為一位同學是高雄在地人(可是念的還是高雄的大學),我就開始問是哪裡人啊?怎麼來上課啊?雖然是禮貌性發問(維持關係),但我也是真心地想知道才會發問。但聽「話」的人會怎麼想,就不是發話的人能處理的了。

「堅持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蠻重要的,舉另外一個例子:台灣人取英文名不知道是風氣、流行,還是單純覺得方便給外國人發音才取。我聽坐辦公室的朋友說辦公室都是台灣人,但大家還是要有個英文名來叫,也是很有趣的現象。我朋友的小孩才出生沒一年,就已經要取個外文名字。我的表姪子/表姪女,從來沒聽過他們的爸媽、祖父母叫他們中文名字,都是外語,所以我只記得外語名,中文名不太確定(好吧!畢竟也是不常來往的親戚,不用花精神氣力去記)。有上述的一些情形可簡推大家覺得用外語名字很重要,但說外語就還好,叫了外語名後,還是繼續講中文啊!(是不是精神分裂?想要小孩從小雙語,不是只有叫名字就會了。)

說這麼多,是因為我也是有外語名字的人,不過那是進西語系後自己選的,小時候何嘉仁外師取的英文名字已經被我丟棄了,要取也是我自己選才有意義。去到宏都拉斯工作,第二年遇到的學校主管Mariel,她雖然知道我的西語名字是Estela,但是她從來不用,她都是用我的中文名字叫我,雖然我也說可以叫我ESTELA,但是她認為我的名字就是YA-AN,所以不用外語名稱呼我。

繞了一大圈回到喬瑟夫,如果我認為我的本名/族語名很重要,我就會一直強調和堅持,請叫我「雷雅安」,如前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好,我也知道只放族名在證件上還有些公家機關的死腦筋得挑戰/或是我很堅持外籍生要叫我「雷老師」而不是teacher。

因為我的前主管堅持叫我中文名字,在我的教學上也有點啟發。外籍生來台灣要辦所有事情都得使用中文名,因為行政機關的規定,但是在課堂教學時,我都是教學生「我是OOOO(母語),我的中文名字是XXXX。」讓學生自我介紹時,自己母語的名字是先出來的,即便我可能不會熟記,但我希望他們能有被尊重的感覺(像我在宏國的感受),不是到了台灣,自己的母語本名要被拋棄(白皮膚的西方人大概不太有機會遇到這種情形),只是為了讓別人方便發音而已。不過上課時,我還是會用中文名字叫學生,畢竟他們在台灣得記住自己的中文名字發音,這樣出外辦事才方便。



所以,影片結論是「說者發表後,聽者要如何解讀,都是他(個人)的(感受)。」如果他覺得被霸凌、微歧視,當下對他而言那也都是真的。不過要不要用情緒立刻回應,是個人選擇。

最近幫一位學生寫研究所推薦信,信來來回回要十多次了!最後一封回信,學生寫「我知道了,謝謝您的提醒,再次感謝您的協助。」看到那最後一句,突然就覺得很惱火,因為「協助」在我的語感裡,可是上對下或是同事/平輩間的用語。

當下決定應該要回信提醒學生,但我沒有立刻回,而是先做功課,確認「協(力幫)助」的語意指涉是否真的如我的語感一樣。查查字典、查平衡語料庫,問問朋友、家人的語感,再google看看出現的用法後,5分鐘後,我的腦袋就清醒了。協助在中文裡明明就很中性,那為什麼我會生氣,左想右想,可能和我會的外語有關(英語是最強勢的),協助的英語翻譯是Assistence,關聯字Assistant,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收信當下,小我的劇場很真實,感受是真的,我覺得惱火,情緒是真的,它沒有對錯,但情緒來的當下,深呼吸,得先處理心情(離開現場,我就是關掉e-mail),情緒離開,理智回來時再處理事情。這是前兩週週末去上通譯人員專業訓練的課程內容。

56廣播金鐘|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梁瓊丹、陽氏萃恒/哈囉!聽見東南亞,放這部影片的重點是在最後那位印尼華僑(新住民)所說:「我們(來的時候)是臺灣的媳婦,現在我們是台灣人。」這句話的意涵在於認同/意識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它從不會結束,它偶而會重疊,有可能會改變,但最重要的是「認同是我自己的,不是別人口裡的。」追尋自我的認同,可能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一切都主觀,一切皆鏡子。


 10+1篇的閱讀,教師提問:

Q1. 1-1中A,(我的)文化認同如何形構?

覺得在上課時匆促地說的不清不楚,還是把自己畫的表格原文摘出來。
下面兩個符號,只有待過場域的人才知道是什麼,基本上我個人認同左側。

許傳陽(2007年07月05日)。族裔文化與文化想像:美國華裔青年的新年文化〔年會發表〕。中華傳播協會2007年年會,新北市,臺灣。http://ccstaiwan.org/paperdetail.asp?HP_ID=662

「文化認同,是指以流動(fluid)的形式存在於族裔文化中,在文化領域研究,文化認同的形構(configuration)是以流動而不安定的方式仍在著的, 而 非固定於一個特定的地理空間。日本學者 Sakai (2000)的研究指出,文化認同是以 一種歸屬感的故事來形成的,換句話說,文化認同是在一個想像世界中,個人所宣稱他所來自的地方。既然文化與社會都需通過敘述來作用,文化認同的研究是一種文化想像的研究,即便所呈現的內容未必為真。故事的內容多少都代表了述者的觀點當敘述者面對他者(others)時,敘述者回歸自身的母文化,既有文化認同變成鞏固自我的核心之所在

這樣片斷、移動式及跨界的文化想像,是當代文化認同上的特質。人類學者 Clifford 將此文化現象名之為錯位(displacement),在如今全球行旅日益頻繁,不 同文化之間的互動密切之際,文化上的錯位無疑地是思考當代文化認同之形構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Clifford, 1988)......」


 Q2. 1-1中A,文化學習的過程不必然意味著新一代總能加入主流文化,比較常見的情況是某種相異於主流社會的文化認同被建立。在我的世代中,有什麼相異於主流社會的文化認同被建立?

《愛,沒有條件》中,提到垂直身分(認同:世代相傳,如國籍、種族、語言及宗教等)及水平身分(認同:由同輩之間察覺,未必被主流或是父母認同),其實就是這個題目的來源,同時也和文章有關聯。我們和我們的父母,我們和我們父母接觸的社會文化和時代背景,不是完全相同的,有重疊的,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的世代從事會有相異於主流社會的文化認同被建立。
以我的世代來看,代表人物就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斜槓世代,身兼多種職業身分。我想說的是斜槓不是代表以前沒有這樣的工作形式,或是以前就沒有同性戀這樣的身分。而是到了我的世代,這件相異於主流世代的文化認同被建立起來,也就是「他被多數人認同」的概念。

 Q3. 1-1中A,春聯(文化符號)具有什麼代表春節(文化想像)的功能?我對於親屬稱謂的文化想像與氛圍又是什麼?  

這題的概念相較好理解,PPT的內容就足夠了。

Q4. 1-1中B、C、D,B 、D的作者直接用自身經驗書寫、C的友人抨擊了自己的文化使用刻板印象。對不同的文化有刻板印象比無知更常見嗎?為什麼?

用經驗已知來貼標籤,是幫自己壯膽(不無知),而且貼標籤是個自動化的過程,很省力。瞎子摸象,每個人說得都沒錯,但也都不是全貌。利用刻板印象來認識人,是常情,但有趣的是人寧可用刻板印象來生活,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這點,我覺得很有趣。無知,真的很可怕嗎?

Q5. A、B,我認為這兩篇文章的相同點有什麼? 

我提到以下幾點:使用詞彙的針對性;族群的現象觀察;特定族群(弱勢)的刻板想像;團體組織的權力展現。有時覺得用特定名詞區別才能讓特定族群的需求被看見,但又有時覺得一直被區別,也代表著一直沒融入社會。所以融入社會比較好嗎?不是啊!一直被區別,沒有不好嗎?也很難說。順其自然有時也好困難啊!不能就是「自然地存在」著嗎?


Q6. C、E,15個人怎麼會那麼有默契都沒有人寫?
Q7. D、G,你在這兩篇文章中看到什麼相同的議題?



回答我設計的問題,第一是要知道我在問什麼,第二是要有辦法找關聯(日後研究所要寫論文最需要的就是它)。有時難關是第一個,閱讀理解,也算核心能力,但每個人聽說讀寫的能力不是均一的,看不懂,就是問和練習(我也是一直在練習出問題)。提問一直是我上課的核心,不管是台灣學生還是外籍生,上課都是一直被我問問題,都是練習表達。

不管是原住民還是新住民,稱呼都隨時代改變。

補:你憑什麼認同自己是臺灣人?/國族認同在台灣

Q8. F,為何護家盟(社會群體)對同性婚姻(個人)有那麼多的想像?而鄭捷事件卻被視為個人或家庭責任,與社會無關?這兩者間的關鍵可能為何?

花那麼多時間,最後當然要自圓其說啊!重點就是「真實的接觸次數與深度」。這兩者都是社會上發生的事件,那麼處理原則,我認為標準應該一致,如果你對同性婚姻有意見,對鄭捷的案子更應該要發聲。很可惜的,正是因為我所提的「真實接觸的次數和深度」過少和過淺,想像勝過了現實,所以對這兩件事的標準就有了差異。

再來,同婚還牽涉到護家盟,這個組織裡面某種「西方特定的信仰價值」,而鄭捷的事件則是呼應了「東方自掃門前雪」的風格。由這兩件事來看,台灣社會就是個東西方社會文化的大混血。這樣的表達簡化了許多事情,但也讓大家比較好理解,每個人都是選擇自己想看的、想聽的、對自己有利的認同來生活啊!文章F,某種層面也算是依照當時的現況與印象延伸出未來台灣的想像。



結語就是這本可愛的繪本啊!
你看他是鴨子還是兔子?他能不能也是吹風機?
通過敘述作用
個體獨特性:觀點與角度
認同流動性
同理重要性

個體作為敘述者,表達對社會與文化認同感(不論單一或多元刺激;水平或垂直身分)的同時,也因帶入個人的觀點與角度,造成不一樣的社會與文化想像。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認同,而認同可能隨情境、遭遇、經驗等改變。進行閱讀、影片欣賞、意見交換等活動時,反思在自己周圍的社會文化上是否有類似或相異的情況,換位思考,嘗試突破同溫層。在和人互動(不管角色為何),如上述,多半會帶入個人的觀點和角度(偏見),但別忘了提醒自己和他人,真實的接觸(次數和深度)才能弭平想像與現實間的差異(撕掉標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