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109-1 華語師資題庫分析+比較(前傳):疫情下的全球華語文教學

Ch.3 &4 的學術文化,原本教學設計是擺在師資題庫分析之後,看完題庫,在看來學術文化,我自己覺得可以稍微感受一下儒家考試的遺毒。不過這學期週數因放假少了些,所以只好結合類似主題的內容。又剛好收到高師大布告欄通知要與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共同主辦「疫情下的全球華語文教學系列雲端講座」。

上課時段的兩個講題剛好有一個是和師資題庫分析相關的,也就是華策會的線上測驗介紹,那當然不能放過,馬上報名,能參加就還是支持啊!既然要聽,那就兩個一起,畢竟線上課程是未來教學的趨勢之一,就算不當華語老師,自己或下一代也都有極大的可能遇到,先認識也不錯。台灣學生真的很幸運,全球疫情嚴峻,我們還是少數能到校上課的國家之一,不用克服那些拉哩拉雜的網路技術問題。上課前把2020華人社會與文化的題目分給大家一起解題,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聽演講的關係,一下子5位學生沒來啊!

Q猜猜/想想,教華語和教國語有什麼不一樣,或是有什麼相似處。 

這是在聽演講前,我出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最大的不同就是──教聽不懂/不太懂中文,也沒有認識很多華人文化的外國人(外語教學)|教聽得懂國語/偶爾聽不懂意思,但也認識一點華人文化的台灣人(母語教學)。

我也沒有要說什麼大道理,在教華語前,我是英語老師。最不能解的就是為什麼在台灣要把英語當成學科讀,只有考試,很多人等著開口被打槍。但在實習的高工,很幸運地遇到扶輪社的外籍交換生,我不是他們的華語老師,只是因為我是一個會日語的英語實習老師身分,學校請我幫忙輔導一名日籍交換生生活和課業,也會和其他英語國家交換生一起出去玩,因為這樣的經驗,我知道生存華語很重要,不過要願意開口問/說更重要。

相似處就是人性,即便大家都知道開口說的重要性,老師在課堂的上課內容和資源,只是起頭,我會把所有我上課用的資源列表給學生,就算沒有我這個老師,你也是能自己學(更遑論網路資源無奇多),只要有自學的能力和興趣,所以學生本人的性格、態度,運用資源的能力等,都會影響最終到底能不能使用這個語言和能用到什麼程度(是BICS還是CALP)。


有什麼收穫?
恩......以後還是不要這樣的上課方式好了,自己又是老師,又是聽眾,沒有辦法很專注地聽,有其是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有點心累。

有什麼文化/衝擊?
我基本上沒有文化衝擊了,只有觀察,畢竟這樣的場子已經看過很多次,但我想對學生而言,衝擊很大,因為兩場的講者、引言人、雲端主持人,除了文藻應華的卓主任是馬來西亞人之外,所有人都在用自己(自我認同/想像/訓練中......)的中式字正腔圓在講話啊!其中一位的詞彙發音、用詞更是完全對準中國,但偶而會露出馬腳,這時就很值得思考,為什麼會覺得在這個場合需要改變自己的認同呢?

嗯......我只能說我是臺灣人,我很驕傲。我也是可以矯柔造作地說中文,我在北京短期實習時,就這麼活過了2個月,還被校長秘書稱讚「普通話說得很地道」(就是很道地),那只是因為我非常會模仿啊!而且用力地模仿比只是舌位點到來得輕鬆,只有舌位點到很容易有馬腳。講實話,我是沒聽過教英文的人,會遇到有學生或其他老師抱怨美式腔調的不同吧!剛好看到這位墨西哥的老師分享教筆順的筆戰,下面的討論串也講到口音/腔調的問題,就分享一下。

再來,課後有學生說這篇BLOG心得很難寫,我一開始也這麼想,不過心得就是寫自己想寫的,基本上就是藉題發揮,我看我自己發揮得不錯,重點就是多練習和自己對話而已。


有什麼沒聽過好奇的內容?
OPIc: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computer,其實不是第一次聽到,只是記不得。畢竟這是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ACTFL)的外語口語能力評估測驗(Guideline中字版)。我沒有學生要去美國,也沒有美國學生,雖然曾在29歲那年短暫幻想去美國教書,但去完拉美後,美國夢碎,更別提華人|台灣人的小圈圈多讓人幻滅了。


Canvas/Canva: 我搞混這兩者了!

IBDP(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是一個兩年制、對象為16至18歲學生的課程,並廣泛被世界各所大學認可)+SDGs(2017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這兩個都不是新的,但放在一起講倒是第一次看到。不過這就是賣品牌,課程要和世界潮流結合,更容易行銷和推銷。



有什麼是你現在或未來能運用得知識?
個人的部分倒是沒什麼特別,不過學校就有差了。

華測會2017推出的華語文能力測驗快篩系統,對於外籍生和僑生入學時的分級,應該會是一大助力,不用人力出題和批改,考前只要安排時間,匯入考生資料,選擇考聽力或閱讀,考的時候還可以監看作答進度,學生能選簡繁體,考題也不多就是30題,分兩階段──第一階段:10題,為BAND A、B、C三個程度混;第二階段根據前十題答題結果,給予符合應試者的程度題目,目前僅適用於桌機、筆電和平板,還有適合國中小的學童版(減少CEFR語言使用範疇裡的職業領域,其他三個領域為個人、公共及教育領域),並且有計畫推出2.0版,增加準備級、口語測驗,還有最重要的個人報表,讓受試者能看到自己不同時期的測驗紀錄,監控個人學習的進度。

補2:高師大華語所YouTube頻道,提供部分講題回放觀賞。



高師還提供了填問卷抽獎的機會,阿母啊!我中獎了XD
葉老師說直播裡的學妹,是上過她課的師培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