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105-2 華語口語與表達──語言特色與華語教學語言

耶!下禮拜終於是同學們備課(報告)了!這周末又是端午連假,大家應該在吃個粽子團圓之餘,可以放心地準備報告吧!

這周上課剛好生理期來第二天,和同學們吃午餐前,忍不住抱怨了一下「真的很不想當女生,很不方便」這件事,下午下課騎車回家的路上,一路思考,才發現我會這樣想應是社會結構裡父權主義的獨(毒)啊!


WIKIPEDIA: 基本上,「父權」強調的是以特定性別為中心的權力運作形式;父權思想則是順由權力運作模式所產生、以男性為中心的思想;父權體制則指涉父權這種權力運作發展出完善的政經社文制度以持續父權的運作與優越地位。】(專寫父權的文章不多,看來就是父權運作深植社會,哪裡都可以找到)



以「生理期」論,這個現象其實是大自然非常好的設計,宣告女性已具備生育能力,可延續人類物種,而這個能力,只有女性有,男性沒有。回想一下,為什麼你常用「那個來」代稱月經,為什麼從來不堂堂正正地說「我月經來」,這裡有個隱晦(又明顯)地暗示,月經不能說,因為血很髒,很汙穢,然後是「女人才有這樣的問題,我們男人可沒有(意指男人比女人優越)」。但明明很多國家也吃血啊!然後男人也是媽媽生的,到底是在矛盾什麼?但別想只有女性是父權的受害者,男性也是(基本上就是全人類啊!)。BTW,我非常不喜歡用「那個來」的說法,生理期來是犯了什麼罪啊!?


月經(女性)的汙名化也不是只有中華文化有,「生理期來要被關在「月經小屋」或「性清潔」,台灣學校卻「只有女生」要上課」,很多國家都有。能夠孕育生命這麼神聖的生理期,為什麼像佛地魔一樣,變成不能說的秘密,,,,,,從生理期來的那一瞬間開始,男男女女都把她當成了麻煩,沒有人認為她是應該的、自然的,她一直被當成不得不處理的問題,而不是理所當然存在。我們對「生理期」有的是處理問題的集體意識,一直不停地被洗腦,沒有人教妳或告訴妳,妳要怎麼跟生理期相處。現在雖然資源很多,但避諱不談的還是更多,看看我們的性平課就知道了,不要談女性跟生理期相處好了,連兩性怎麼相處(性別平等/生命教育:因為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都可以被講成性愛教學......

2017年05月24日大法官釋憲,宣告中華民國(臺灣)民法「未允許同性婚」違憲,法務部要在2年內研擬修法,保障同性婚姻,雖然大法官並未指明應另立專法或修改《民法》保障同婚權益,但兩年內若未完成修正,同性婚姻者,可直接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這個新聞一出,眼球中央電視台的訪問片段裡https://youtu.be/aLSmuHf3EkI?t=7m37s,07:37的同學提到接下來是「性別平等教育入校園,還是要繼續努力」這件事,讓我很有感觸啊!修法了,並不代表歧視就沒有了(呂秋遠律師的發票特獎74748874真是笑死我了,剛好這周才教華語二學生數字的諧音),為了日後幸福,真的要從教育開始著手。





2017/05/24 課程紀錄

這幾日高雄連日有陣雨,原本以為早上下一下就會停,沒想到9點多還在繼續,打破了我可以不穿雨衣騎車的美夢,這雨下下停停,忽大忽小,偏偏我還要加油,整個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狀態,騎到學校都已經上課了,衝進教室10:16,還好還有一半的人沒來(誤)。就算我準時上課,還是會有學生不準時的啦!因為人沒到齊,所以先上課,期中的PK就等下再說。

這個主題,是這學期最後一個主題,我其實是把上學年度花四小時講的課結合成一堂,因為刪除了一份去年較不相關閱讀資料,再來也把期中檢討簡化,我不詳細檢討了,我相信這個工作由同學自己做會更明白自己不懂之處。

語言特色的部分,由於去年使用的影片被移除了,今年換一部〈我的阿娜答是老外~ 異國婚姻眉角多?〉05:53-08:06欣賞,但學生錄音及日語部分都沒有變動,可以參考104-2的紀錄。
聽日籍學生的錄音時,大家耳朵都蠻敏銳的,一聽都知道KK比MM流暢,我也解釋一下這兩位學生的差異,也說明美籍學生的學習情況,語言學習一開始,很多人都會使用翻譯法,但在中文裡,翻譯反而和文化分開了。漢字是形、音、義三者的結合,三者關聯強大,但連結不強,不似英語形和音的連結性明確,在消化的過程中,主要要記憶的是音義的結合,而中文還有形的功夫。再來是語感與文化,中文越到高級,語感成為學習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語感與生活和文化是斷不開的。

以上廁所為例:
漢語思維──我想/要上廁所。
外語(英語)思維──我可以去廁所嗎?
或是點餐,也可以看出思維的差異啊!

小小例子,不僅學漢語有這樣的情形,反觀我們學外語也是。若在學習時,一直以自己的語言文化思考外語,會很容易遇到學習瓶頸的。
華語教學語言的部分,重點則是「發音、用字遣詞、語速、停頓、重複、音量、重音」這幾個濃縮原則,也讓大家檢試自己學外語時,第二外語的初級課室裡,教學老師是否符合這幾點。

這張PPT裡我增加了兩個原則,基本原則是宋如瑜老師的書裡所提,補充則是這幾年來的心得。
我也提到我一直很幸運,在海外教學的時間,是在邦交國,所以教注音和正體字沒有困擾,也教漢拚。
當地中國僑民也蠻多的,所以也會補充中國普通話的用法;
回到台灣則是會補充台灣當地及一些網路上兩岸通用的用法。

處理完小組討論,也額外介紹AIT的暑期青年領袖營後,就開始期中PK啦!!感覺大家躍躍欲試,哈哈哈哈哈!


但大夥兒出題都好仁慈,要是我就會改變問法,下次應該要立下這個規則才對,如此以來更能看出是不是真的懂了。後面因為下課了,時間太趕,又為了拚出個輸贏,就祭出答對一題畫三個的優惠啊!這樣一來,果真很快就BINGO了!第一名是賓果六條95分的第二組,其他組別都是五條賓果,90分。

因為時間太趕,我也忘記拍張照留下紀錄了!可惜可惜!
看了同學的回饋,再稍微變化一下規則改出來的PK賓果。
有2個錯字:派除(出)、線樹(數)


p.s.上課時忘記說,兩周報告大家還是要寫BLOG喔!!

課後
報告PPT
報告小組於報告當週週二寄給老師。
Blog書寫
報告小組
參與同學
1.準備的過程:
(1)Coggle心智圖的邏輯主軸如何出現
(2)教學活動從何蒐集資料,如何去蕪存菁
2.討論的心得:
組員間、組員與資料間如何決定教學內容           
3.報告設計的想法:
怎麼組織、安排、設計教學活動設計,小組在報告進行時的優點或修正
和平時部落格書寫一致,分三部分:
1.課堂筆記
2.資料補充
3.課後省思或建議(針對教學活動)











1 則留言:

  1. 書法一定用繁體 片名題字大師:用簡體我封筆
    https://youtu.be/Og3_jUmzwsA
    台灣中文 vs 大陸中文 第一集
    https://youtu.be/WHLj8_ktYTk
    美國人學漢語太拼! 老師上課講英文要遭投訴
    https://read01.com/aL5kJe.html

    看到同學分享的這一篇,讓我想到周三上華語二時,PINKY問我「老師,你上句型也用中文上?這樣不會很難懂嗎?」嗯!確實不好懂啊!所以一直在重複XD

    我並不是浸沉式教學法的信仰者,但是會很努力地說中文,用手勢、畫畫、不同的表達方式,盡量讓學生理解我說什麼,這才是他們學習中文溝通的目標啊!
    然而,若學生真的覺得挫折、不懂時,我也不想增加這樣的挫折感,確實還是會以英文解釋之,但在台灣的課堂環境裡,通常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習者(這也是為什麼能說兩、三國不同語言的華語老師上課有利的原因),所以英文解釋也是很不公平的,這樣其實是讓學生透過另一種外語來學中文,也不算什麼好事,也有可能讓英語非母語的學生加深挫折啊! 這問題雖然在我班上沒出現過,但認識的老師確實提過,在他班上的日本學生說,學中文以前要先學好英文,因為在台灣,連教材語言的第一設定也都是英中對照的多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