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

105-1 主題報告(六):呷飯皇帝大之餐桌禮儀

同學們:

         新的一年第一發也是最後一發的主題報告結束了。下周就是期末考周,雖然不考試,但是還是要寫自評—,先把自評的內容放在下方,如果有緣先看到,寫完這周的部落格後,就可以動筆繼續寫期末自評的想法了!

(1)經過這學期,你如何看待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
—(2)在教學方法、閱讀資料、課程安排及教學評量(教師評分/同儕評分)這四方面,本堂課給你的影響是什麼?
—(3)在未來的華語文教學課室或生活中,你會如何應用這門課所學?
—(4)自評滿分10分,這學期你會給自己幾分?請自我評價你這學期的表現(課堂表現/小組報告/線上寫作)?

        祝
期末順利 書寫順心





2017/01/04 課程紀錄

本周最後的主題報告,開始有點驚悚,宥蓁遲到一陣子,讓組員擔心了。對於遲到,我不特別說什麼,除非是高中以下,長期有遲到的情形,老師會需要了解一下發生什麼事,但畢竟念大學的人,大家都有年紀了,我不需要做反應,組員和聽眾們或多或少會有些直觀的反應。

應日系的同學報告,少數有放「目錄」的習慣,我想應該也是系上有的老師會有的習慣,所以同學們也學習。目錄,確實讓內容一目了然,讓觀眾產生安心感。我蠻喜歡同學用語言使用角度切入──吃飯不僅是吃「飯」,對外籍生而言,VO動補結構的用法確實要特別教XD 吃飯是用餐的代號,也反映中華文化多以米食為主的現象。

《禮記•曲禮上》說:「凡進食之禮,左殽(yao2)右胾(zi4),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xian1)醬處內,蔥渫(xie4)處右,酒漿處右。以脯(fu3)脩置者,左朐(qu2)右末。」姵勳解釋禮記中的「進食之禮」,因為不是中文系出生,對於中國古典文學也沒有特別興趣,所以對我而言,「進食之禮」是增長見聞啊!

看不懂文言文,我找到了英文翻譯(文本和圖片及譯文怎麼對不太起來),也找到同學報告用的圖片(報告時還是要附出處在最後補充)。
Quli 1: "The rules for bringing in the dishes for an entertainment are the following: The meat cooked on the bones is set on the left, and the sliced meat on the right; the rice is placed on the left of the parties on the mat, and the soup on their right; the minced and roasted meat are put outside (the chops and sliced meat), and the pickles and sauces inside; the onions and steamed onions succeed to these, and the drink and syrups are on the right. When slices of dried and spiced meat are put down, where they are folded is turned to the left, and the ends of them to the right."
擷取自:借古鑑今:飲食禮儀

看到這張圖,不禁聯想到飲食的擺放方式,認真地覺得現今我覺得精美的日式定食,跟中華文化絕對擺脫不了關係。日本的進食之禮,也是有所規定的。看不懂日文也無所謂,看圖說故事就好:)

擷取自:【和食】和食の配膳位置
看著圖,突然很想念銀座杏子的厚切豬排定食。

日式食物真的是眼睛的饗宴啊!聖誕節前才跟華語一的同學談到聖誕大餐,到新年前我們就談到新年大餐(西曆1/1),日本同學說日本的新年有御節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印尼也有,但我忘記抄下來了XP,越南則會吃粽子(農曆新年)。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關於吃飯該怎麼坐,餐具該怎麼擺的說明。這裡如果設計一點小遊戲應該不錯。如餐具擺法的意義是什麼?或是給意義,請同學畫圖。用餐器皿也可以考考大家對吃飯時,習以為常的擺設是做什麼用的?也可以出張考卷來寫,比單單發問說明來的印象深刻。這部分其實如果日常生活裡沒需要,真的也不太會去記,就好像家族裡的親戚關係,如果你沒有這個親戚,你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爸爸的媽媽的姊姊」一樣XD 答案是姑奶奶:)。

最後一張用餐器皿中,第三是公筷母匙,再來第7的杯子,握把擺放呈45度角,是為了方便用餐者拿取,不僅魔鬼藏在細節裡,貼心也是呢!再來問了兩題,關於入座禮儀的問題,我認為若同行者中若是有人(長輩)非常在意,尊重有其必要,所以因人而異,但在沒有長輩或主賓時,誰先入座,對我而言,走在前面的就先坐啊!不然裝客氣也是可以讓一下啦!報告同學們的回答是「女士優先」,然而這裡有個弔詭之處,都是女生時,誰先坐呢?

寫到這裡,有個想法,自己寫了不少內容,其實是事後諸葛,因為課程當下並沒有提出想法。和老葉討論,她說我「太積極投入,把自己當成觀眾」,所以在學生報告時,我應該要把自己的定位安排好,到底是要當個有距離和效率的觀察者,還是深入其中的陪伴參與者?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參與者」,雖然我偶爾還是會抽離寫下觀察者的意見,但多數時間,我是很喜歡融入課程當學生的。→這東西可以當行動研究做了!




回到餐桌的主題,再來討論夾菜的禮儀,華人社會中很特別的習慣,但是我自己感覺在朋友聚會的餐桌上不常見,在自己家吃飯也還好,但是為什麼小組準備的影片裡,這些外國人都有被夾菜的經驗呢(02:12-06:29)?不曉得換成東南亞籍的外國人會不會有同樣經驗呢?再來就是,因為外國人不接受,你就改變嗎?真欣賞這群外國人的台灣朋友,很認真地做自己。如果不喜歡,也可以不來往啊!

華人的分食夾菜文化其實是一種又雞婆又貼心的表現,大部分的時間,如果有人夾菜給我,我都會禮貌性地把它吃掉,但是如果是家人的話,就可以盧一下啦!我覺得分食並不奇怪,如要跟朋友分享餐點,我會在自己動手之前先問,或者說一聲,想吃就自己動手啊!分食還是尊重個人習慣。


關於進食禮儀,舒涵提到吃飯最重要的就是安靜和乾淨啊!這應該是在自己家,但是去熱炒店好像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兒了XD飯後禮節最主要還是在於打嗝要閉嘴,放屁就閃遠一點。小時候最常被糾正的就是拿筷子的方式,但最後媽媽放棄了,所以我至今仍是拿X筷:P 同學們也分享了吃飯不說話(通常都是小孩被要求,但大人自己不是都一直狂聊天,哎呀!),飯碗要拿起來,不可以和人交叉拿菜,用筷子指人等等,多到不勝枚舉啊!我蠻同意慈方所說,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別人說沒家教,所以該教的就要提醒,但你知道小孩會不會記得,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擷取自:教孩子拿筷子,其實大人自己都拿不對
補:中式餐桌禮儀

如果有外國友人來我家作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提醒要脫鞋、打招呼,在我家吃飯,我們家原則上都會附上叉子和筷子,就看友人想用哪一種,然後該說的會說,記得不記得真的看人啊!但因為是外國人,所以長輩也可以理解。








附上這六周所有的主題報告回饋。


















1 則留言:

  1. 每天吃飯都用到的筷子,為甚麼有長有短,有尖有粗?這裏面原來大學問!http://www.fullyu.com/article/1262/%E7%AD%B7%E5%AD%90/
    http://www.buzzhand.com/post_767216.html
    http://www.dailycold.tw/6622/%E9%9F%93%E5%9C%8B%E7%AD%B7%E5%AD%90%E7%82%BA%E4%BB%80%E9%BA%BC%E9%82%A3%E9%BA%BC%E6%89%81%E5%95%8A%E5%95%8A%E5%95%8A%EF%BC%9F%EF%BC%81/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4874
    筷子禁忌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10/6/n4265110.htm
    http://blog.kkday.com/2015/03/japanese-manners.html
    餐桌禮儀
    https://blog.hellowings.com/tw/2016/01/13/%E5%90%83%E9%A3%AF%E7%9A%87%E5%B8%9D%E5%A4%A7%E4%B9%8B%E5%8F%B0%E7%81%A3%E9%A4%90%E6%A1%8C%E7%A6%AE%E5%84%80%E7%AF%87/?noredirect=zh_tw&variant=zh-tw
    http://blog.kkday.com/2015/03/japanese-manners.html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8105
    https://blog.hellowings.com/tw/2016/01/13/%E5%90%83%E9%A3%AF%E7%9A%87%E5%B8%9D%E5%A4%A7%E4%B9%8B%E5%8F%B0%E7%81%A3%E9%A4%90%E6%A1%8C%E7%A6%AE%E5%84%80%E7%AF%87/?noredirect=zh_tw&variant=zh-t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YyCPuKfw0o&feature=youtu.be
    https://youtu.be/Nx-ptdx7eI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