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華語口語與表達──漢語拼音

同學:

        有疑問千萬不要讓他過去,別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或等著有人為你解答,你不是過著複製上代形式與習慣的生活。 Be yourself, be organic :D

        祝
春假開心



2016/03/30課程紀錄


一開始就從語欣分享的新聞內容開始,〈這些字!賭你不會念〉。教育部從語音改,然後也改詞彙,以前寫錯的,現在都變「通用字」了(TVBS負責上標題的人,使用正確的上、下引號「」,而不是快速的quotation mark"")。人是活的,人用的語言,也是個活跳跳的有機體啊!



今天上課沒先問問題,先來讀讀〈注音的由來〉和〈漢語拼音的由來〉。兩篇皆是網路報導,附上出處和漢語拼音,讀完要做活動。

活動:利用課堂閱讀以及課前閱讀的內容,找出注音和漢拼的對照方式。

這活動,原則上,只要從文字下的漢語拼音,以及我們會的注音念法,就可以推理出對照方式。同樣的時間,有人完成9/10,也有人停在1/10(當然也有學過全部完成的同學),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每個人處理資訊的軌跡不同,有人按部就班,也有人一蹴可及。這個活動目的也不是要看大家的推理能力好不好,而是為了要確定同學們讀書了沒有?不會覺得很奇怪,書裡說的「漢語拼音」和課堂活動裡的「漢語拼音」怎麼差了這麼多?
結合聲韻學和教材的表格。結合韻母的部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立刻寫出來。
我也不行,因為我們學習注音時,從來沒說要背結合韻母,但組合是固定的。
所以不是背出來,而是運用經驗寫出來。

時間到,發下答案,我還是鼓勵大家回家完成自己推理的表格後,再對答案,因為這樣學習才是你的啊!除了可以看看自己的推理觀察能力如何外,也可以順道想想為什麼漢語拼音是這樣設計的。

其實我們會注音,跳學漢語拼音是很快的事,所以這工作就交給同學先回家自學,畢竟到聲母和韻母的發音原理時,我們還是會再相見的。

這次的問題討論比較多題,其實我還覺得不夠多,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挑重點問了。
每組每題都要討論,但報告一組分兩題。
第一題,兩組都Focus在中國的「漢語拼音」上。
第二題,第四組還多加了一個特徵,「聲調」。
第三題,恩,不能說錯,但也沒有對的依據。
第四題,發現不同,但沒有解釋很清楚。
第五題,報告的組別誤會題意。
第六題,這題見仁見智啊!KK!

Q1.漢語拼音及其記音符號為何?

關於第一題,就是我提出,「書裡說的『漢語拼音』和課堂活動裡的『漢語拼音』怎麼差了這麼多?」這個疑問時,也有同學點頭如搗蒜,但是報告組別的同學,沒有人把課前閱讀和課堂閱讀串在一起想。

書裡說的漢語拼音原指「漢語」這個語言的拼音系統,所以讀到了四呼,還有拼法及條例,因為他就是要教漢語語音標音的「拼注方式」。

中華民國採「注音字母」方式標音,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羅馬字母」標音,然台灣使用注音符號(Mandarin Phonics System)作為拼音名稱,大陸則將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的拼音名稱,稱為漢語拼音(Hanyu Pinyin)方案,也就是課堂活動的「漢語拼音」。因為語言使用習慣,約定俗成,因為台灣用注音,所以反而把「漢語拼音」的意義,固定成大陸使用的拼音名稱,而非本意的「拼音系統」。


IPA不在討論之列,國際音標後面再討論,先了解漢語的拼音方式。
拼音方法主要是為了讓人念,所以兩國方式不同,也沒有差別,畢竟以「北京標準音」唸出來沒有差別。

Q2.漢語音韻結構、特徵為何?有哪些發音形式?因特徵的存在,豐富漢語語彙的音讀。

這題就是漢語的語音結構的延伸,加入特徵和發音形式。

A chart says all.
做表格快變成我讀書的興趣了,感謝第四組提出聲調,我才想到。
對啊!!資料裡寫了,太專注課本了XD

Q3.注音的ㄓ、ㄔ、ㄕ、ㄖ、ㄗ、ㄘ、ㄙ列在聲母,為何能單獨配聲調發音?如:指使(ㄓˇㄕˇ)。
這題也是一翻兩瞪眼啊!
ㄓ、ㄔ、ㄕ、ㄖ、ㄗ、ㄘ、ㄙ是我們的特殊好朋友,畢竟漢語的語音是由一個主要元音為主體,結合成一個語言的單位,所以他們列在聲母,卻可以不配韻母,只加聲調發音實在很神奇啊!平常不覺得也就算了,但學了「音節=聲母+韻母」後,這問題就一定要問來確認一下啦!
我沒有針對空韻ɿʅ多加解釋,
畢竟我們不是在上音韻學,也不是語音專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參考:零聲母&空韻

Q4.請找出中國字母呼讀音與臺灣呼讀的相異處,並說明。

先來解決一下為什麼要用聲母呼讀音,因為本音的音量實在太微弱了,尤其非送氣音,在教學和應用上有很多不便,所以在後加上一個元音,協助教學之用。

中國和台灣相異的一組就是ㄅ、ㄆ、ㄇ、ㄈ,我們配元音ㄜ,中國配元音ㄛ。
中國呼讀音是依聲母的發音趨勢而定(以字來讀),但ㄅ、ㄆ、ㄇ、ㄈ這組在台灣的發展形式,被後面的組別「逆同化」了,成了語音的約定俗成。實際上,ㄅ、ㄆ、ㄇ、ㄈ不會跟ㄜ拼讀,但在台灣也出現了例外,因為「麼」‧ㄇㄛ(mo)也可以用‧ㄇㄜ(me)。

我覺得國語日報的ㄅㄆㄇBoPoMo發音練習很實用。

Q5請找出課前閱讀〈拼音方法〉的錯誤處。

這題也是一翻兩瞪眼,因為《現代漢語》一書引用是民國8年的舊資料,不用學音韻學也知道錯在哪裡。

台灣使用之注音符號,聲母21個,韻母16個。



Q6.藉由閱讀內容,請想像並列舉,學習漢語拼音方案及注音符號的可能優缺點。

忘記改題目,其實應該是「可能特色」,用優缺點變成競爭模式了!
(參考:注音符號VS漢語拼音)

方便打字是同學提出的,確實,只要熟悉英打就可以。


不管外籍學生要學哪一個,我覺得都很好,主要目的就是學會發音。
哪一種方法對學生有效果,他就選那一種,後面再互學也很快。
但住在台灣,認識注音會更好,因為台灣有獨特的注音文文化。
同學們對於注音文的反應都很快啊!其實我看到(ㄋ)ㄊㄇㄉ還想了一下ㄋ是啥!

最後一問,我ㄇ可能指我媽、我妹或我們,到底是誰呢?這謎底只有原PO才能解答了!

     這則注音文新聞,又短又寫實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