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IB中文教學的挑戰與策略」有感而發

讀了兩天書,一直覺得為什麼書裡的理論不用一般人看得懂的方法寫?

是走「曲高和寡」風嗎?我知道有BICS和CALP,但若在認知上就已經被分流,學術語言真gâu」,上面高來高去,下面猜來猜去,在接受度上就很難提高。【依照Krashen(1982)的閱讀假設,自由自願性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是一座能夠使學術性文章的理解,變得可能的橋樑。】

如果外籍生在發音上出現偏誤,使用「偏誤」這個詞彙時,我們就已經在認知上認定為錯誤,所以才要「揪錯」。然而,如果叫做外籍生就表示,華語非其母語,他的口腔尚未習慣華人說話時需要使用的肌肉,需要練習,華人學外語亦然。老師的工作是將理論方法變為教學實務,和學生一起練習。

維多利亞雙語中小學,李佳芬副董事長在高師大的演講「IB中文教學的挑戰與策略」中提到,一般學校的國語教學,都被當成外語教。學生不斷的背誦注釋、文言翻譯,文本也只看書籍的篇章,而不看整本作品。我們一直把學生當成半文盲教,所有教材都切成零散狀,想讓學生好消化吸收。我想這就算強灌需要長大的青少年嬰兒食品(破碎的考試教材),而不給他他真正需要的食物(閱讀書本,而且是學生想看的,從中發掘價值討論)。就算吃嬰兒食品,他也是可以長大啊!但到了成年,你要他吃大餐,是怎麼也吃不下去的。

再加上,我們的國語教育很喜歡借代法,以部分代全體。選文都會有題解、作者、課文賞析,如: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看後世所編《陶淵明集》裡的一篇,在作者介紹裡就可以寫陶有高尚情節,雖然不可否認寫作者介紹的人,可能真的讀了陶的所有作品後,歸納出陶的性格,但真正的讀者(學生)並不知道,他的學習動機可能因為要考試,只是被動地接受和背誦而已。

我也不能否認,書商把教師手冊做得太詳盡,不用備課,也可以照本宣科教,畢竟現行階段,還是考試在領導教學,我代課看到的都是排考試啊!除非老師有機體老師,是真心喜歡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有變化。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偏鄉的老師,可以是隔壁賣雞排的阿姨,或著是任何有大學文憑的人的原因吧!【很懷念玉里的大胖,是寫論文時的「涼拌(汗)」。】

我上國文課會玩課文活動課文遊戲,也演戲,但我想能有這些活動的前提,也是因為有書商的教師手冊作為後盾,減少我真正備正課的時間,可以想活動翻轉講授式的課堂(Running Man有很多不錯的遊戲可以加以變化)。再來,就是因為導師對學生學習的焦慮,導師在我還沒教之前,就會先考注釋、翻譯,等於加速我的翻轉,因為我已經沒得考了!大卷,導師也會安排在早自習考,我要做的就是檢討考卷,問「哪一題有問題?」,學生通常也都沒問題,那就叫學生自己來檢討PK,連習作也是自己分組講解嚕!這些活動的目標是在於:加速學生自己想學、想解決問題的慾望。

國語既是母語,除了對於基本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外,其實12年國教的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也要求「增強 思辨能力,提升溝通表達技巧,涵育文學素養,融合科技與人文,掌握生涯發展」。上述能力確實重要,但若教材呈現的方式依舊和現實切割,測驗的方式不改變,還是給選你四個選項,幫你決定好你可以選擇的答案,是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的。


補:
教育是很理想的。聽完演講很熱血,能有這麼理想的教書好所在,但現實層面是,維多利亞的學生真的要算起來,可是社經背景的強勢族群,畢竟家長都是醫生、教授等,文化資本(教育社會學)不是中等階級和低收入家庭能想像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