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華人社會與文化──飲食文化

同學:
     
         別忘了校外教學也需要寫部落格,雖然你們不需寄照片明信片給我,但分享出遊的心得和你們自己拍的相片也很不錯喔!另,有鑑於這4周以來的BLOG,大部分同學未依書寫內容完成,所以再放一次「書寫要求」,請同學們確認。


        今天的課程,同學面臨到的機器問題,還有課後楊德及宗庭的對話,以及今天閱讀的書,讓我延伸思考四件事情,也和各位分享。
第一:如何不過度依賴網路和電腦?
第二:如何處變不驚,還要臨機應變?
第三:如何運用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
第四:對於自己的「我不知道」或「我不樂/同意」,如何發問或坦誠?


註1:下午1:20維護數位講桌的先生,在課前來幫忙看了電腦和投影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原來是投影機的訊號端被改了,只要壓Source鍵找回來即可。就好像我修影印機的經驗,久病成良醫,經驗是累積的,又多學了一件事。

註2:對於觀點說服他人,和明說我不樂/同意,這兩件事,我覺得是不容易的。 可參考〈Paul Graham的如何嘴炮金字塔〉〈是筆戰很難打,還是你缺乏說明力?〉,當然直接看原作者Paul Graham寫的How to Disagree,或著看wikipedia畫的也是不錯啊!還有《有話為何不直說? ── 說場面話,更要說真心話》,但還是得思索一下,畢竟作者是西方人,而我們在東方社會,很多「眉角」不同。

註3:關於「我不知道」,疑似是很多學者、專家、教師、權威所恐懼的字眼。但生為人,就一定有其限制。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推薦《我不知道》。對不知道的事情坦白說,反而可以變成一種親切的連結(因為我們都不知道啊!),再繼續問「你在哪裡得知的」、「在哪裡看到的」、「為什麼你有興趣?」




2015/12/02 課程紀錄

今天一上課就遭遇了機器困難,不能投影。報告同學當下已經重新開機嘗試,我也去把整個數位講桌關掉重開,但還是不行。就請同學撥電話給教室所有系所,請他們派人來處理。
只是不太能理解,為何自己系上的設備出了問題,卻要確認借教室的課程是不是自己系上開的課?結論是,不會派人來處理,請學生到系上再借投影機。

嗯!要是我是接電話的人,我也可能這麼建議,因為等人來修,未必會好,現下解決問題是當務之急。但是系所過遠,連騎腳踏車來回都要個20分鐘,連我也會不想去啊!因為報告同學也印了PPT講義,所以就用講義報告也沒問題。最終,還是沒人來修投影機,所以飲食同學就用PPT講義報告了。

本周的課程閱讀有二:
1.中西飲食文化背景和差異
2.中西飲食文化差異

我們先閱讀中學生網站裡的小論文投稿〈中西飲食文化背景和差異〉,再討論分享「你覺得中西飲食有何不同之處?」

中西飲食,範圍太大,到底是哪裡的中(華人)?哪裡的西(歐洲人、美國人、拉丁美洲人、非洲人)?飲食不管東西方,都得看區域,氣候、宗教、移民都可能影響飲食。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是兩面刃。只談中西會過於空泛,因為講到最後,會變成「刻板印象」主導對談。

我去了人比較少的西方組,先丟一個問題問同學:
「這裡的『西方』是哪裡?」、「誰有出國旅遊、遊學、交換、居住的經驗?」
乃莉自小在非洲象牙海岸長大,宜庭曾去德國交換10個月,我把6個人分成2小組,討論非洲和德國的飲食文化。

中式飲食,同學歸納出「北麥南米」,以及圓桌吃飯。北麥南米,以秦嶺、淮河分界,也只能算在中國地理頭上。在台灣,我們可是有中國八大菜系(國民黨撤退來台的各省軍人眷屬、陸配)和本省(原福建沿海一代中國移民)、客家、原住民、新移民(外籍配偶)口味,什麼都有,可什麼都不奇怪。

西方飲食,原來德國人多以麵包為主,馬鈴薯為輔,少吃熱食,都用刀叉。象牙海岸,我對非洲的認識實在缺乏,連想像都沒有辦法。乃莉說象牙海岸的人多信回教,也有部分基督教,平日在家用餐多用右手抓著吃,但進餐廳還是用刀叉,主食是米飯,少吃蔬菜,口味很重。

我則補充了宏都拉斯(中美洲)的飲食,都是用刀叉湯匙,主食是玉米餅(Tortilla)、紅豆(Frijoles)、大蕉(Plátano),很喜歡炸物,尤其是炸雞(Pollo frito),也很愛烤肉(Barbacoa),超愛喝飲料(餐餐都配汽水或果汁)。突然想起,以往去當地中國餐廳,筷子只有在東方人在的場合才會出現,宏國人是拿叉子和湯匙吃中國菜的。雅琪也分享她的同學看到印度同學用手抓飯吃的文化衝擊,但我們不吃很多東西也用手嗎?尤其啃排骨和雞腿的時候XD

2009年11月加勒比海邊的海上餐廳,Annie、我、一大盤炸大蕉、海鮮和鮮豔的果汁。
食物啊!最叫人難以忘懷。
以前也寫無名小站,照片也都在上面,只可惜小站搬遷,宏國的照片都消失了。

大概是因為突然沒辦法投影,雖然飲食組同學表情處變不驚,但在報告上,就顯得有些綁手綁腳,無法施展魅力,反而變成念PPT的報告,好可惜。我覺得子題連貫性不錯,如果利用猜題或畫圖的方式,一定很有意思。



菜單都特地去拍照了,多花點心思,這個主題絕對更有趣。
華人對「吃」可是「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的事呢!

















因為課程閱讀標題都為「中西飲食」,所以在PPT內容上,也是中、西兩方對比。從用字遣詞,很明顯可看出,文章中的西方,指的是歐美的西方,所以資料呈現上與報告中也出現較刻板字詞。PPT內容確實呈現多元文化的樣貌,不是相互比較競爭,而是不管哪方都有優點。

後面再一次分組討論的問題,我就不太理解了設計的想法了。讓大家說說自己的經驗是很不錯的方式,但討論的問題還是要緊扣著報告的內容,否則就會像聽課同學所言「我們都已經開始聊天了。」如:第一題可改為「請分享大家在吃中餐和西餐的情景/不懂餐具禮儀所發生的趣(糗)事。」;第二題則可變成「進異國餐廳用餐時,你會注重/留心上列的哪些子題?」

我最近一次和一大家子人吃飯,是在101的頂鮮餐廳,二舅請二表哥老二的滿月酒。24人圍著一張超大桌子吃飯,因為桌太大,也不可能合餐自個兒轉盤夾菜,所以變成中皮西骨,把歐美的方桌模式移植到中式圓形餐桌,分餐制由專人一道一道上菜的個人套餐,菜色是中式(東道主已經選好),但擺盤卻是西式,餐具中西混用。說中不中,說西不西,很奇特。原則上,就像西餐桌,只能跟鄰座交誼(也就是我爸和我妹,剛好很久沒見,大夥兒也是一家一家連著坐),偶爾會出現中餐桌上的家長制發言,也就是長輩點名晚輩回答之事。

聽完大家分享後,需要總結同學們的分享,再與報告結論連結後,才做結語。

最後大家給的建議,我覺得很實用,如:介紹一天三餐的樣貌、利用台灣與單一國家進行討論,或各國飲食特別之處等。我看到餐具禮儀,除了介紹用法擺排外,也還想到各國餐桌禮儀也是個在飲食文化上的好主題。


補充1:
〈中西飲食五大差異〉,這篇講訪問的是旅法華僑的,雖偏向泛化,仍不失參考的價值。
另,台灣有許多以飲食為題的作家,焦桐、蔡珠兒、韓良露等,開拓了飲食文學的版圖。

補充2:
提飲食,沒放一段中國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實在很可惜。這節目已有兩季,可以慢慢觀賞,第二季還有台灣牛肉麵。

        


補充3:
西餐禮儀
中餐禮儀
國際禮儀


p.s.下午華語三的蒙古學生,總跟我說他吃不慣台灣的食物,說沒有肉!台灣的肉味不夠,他怎麼吃都吃不慣。台灣雖然有蒙古烤肉,但那不是真的蒙古來的,而是相聲大師吳兆南獨創的。吳兆南,1924年生北京人,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為了賺生活費,他蓋茶棚、賣烤肉,烤肉構想源自北京小鍋子烤肉,改良成大鍋烤。

他將肉類加入蔬菜,再調和九種醬汁,一起平放在燒熱的大鐵板上,以長筷子又翻又炒,不到幾分鐘,香噴噴的烤肉就能裝碗端上桌。當年兩岸情勢緊張,吳兆南不敢取名北京或北平烤肉,最後突發奇想,決定命名蒙古烤肉,同時稱之為「巴比Q」。

至於蒙古地區的烤肉,則以草原遊牧民族豪邁方式,利用大火燒熱石頭或燒紅的炭火,烤大塊羊身或全羊,過程只用少許鹽巴調味,與吳兆南發明的肉片加入多種蔬菜、九種調味料的台灣版蒙古烤肉完全不同。(後兩段文章擷取自〈呷台灣/吳兆南發明的蒙古烤肉 蒙古吃不到〉)



補充4:
飲食組同學省思──鳳恩雅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