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語言天地(一)與(二綜合)活動

語言天地(一)文字構造介紹

前面發表過母語者也該知道:漢字的故事/六書解中,六書雖然有六種文字構造,但真正要理解的只有基本法則的四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補充法則:轉注和假借,是不用特別記憶的,因為這二者僅為使用方式。

看完六書解後,簡單的請學生將辨識法則歸納出來(因為我自己用的是剪接過版本)

如:週休二日

週(zhou1) --> 周(zhou1)、辶(chuo4),有聲音關係是形聲。
休(xiu1)    --> 人(ren2)、木(mu4),無聲音關係,僅會合兩字意思是會意。
二(er4)     -->  數字為不可拆的概念性指事字,上下兩筆不可拆開為一。
日(ri4)      -->  為太陽之意,不可拆之象形。

補:可拆,也要拆成2個或2個以上有意義的「符號」。

語言天地(二)字體演變與書法欣賞

字體演變的內容好長,我利用台灣大學的視覺素養學習網,結合康軒版國一課本內容,出了填空學習單,叫小孩回家先預習把答案找出來。中國文字字體分七大類:甲骨文、金文、篆書(籀文和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我把每個字體都直接印在學習單上,目標就是要小孩直接認字。
彩印版本很美麗,學生都哀哀叫為什麼他們的是黑白版。

書法欣賞的內容很簡單,重點就是「筆(尖齊圓健)、墨、紙、硯」,外加字的結構穩當、筆畫優美和氣勢貫串。
我直接把「永字八法」畫在黑板上,請學生在課本的永字圖中註記八法是哪些概念──
側(點)、勒(橫)、努(豎)、趯(ti4, 鉤)、策(挑)、掠(長撇)、啄(短撇)、磔(zhe2, 捺)

原本沒有這張照片,學生慫恿說我畫的漂亮,要我拍起來。


段考完,帶體育班的孩子放鬆一下,上了一部分的字體演變後到圖書館看書,剛好有個孩子翻到一本藍燈文化出版的《歷代書法字源》,下課後,我就把一本1000多頁的書拿來把玩,開始畫畫,最後就興起了結合語文天地(一)、(二)的學習單──追根究柢大進擊。

剛好上學期初,請學生介紹名字字義也可以放進來,逼迫每個小孩都去了解一下自己名字的背後的起源與意義。除了圖書館的《歷代書法字源》這本書可以找字體外,學生也可以利用我介紹的兩個網站漢典漢語詞典完成字體、造字法則及字義的查詢。

到底的「到」寫錯啦!!沒注意還去印了5班100多張的學習單,等於全年級有一半的班都會看到我打錯字,OMG。

我承認是因為我自己畫完覺得這個太有意思了,所以拖學生下水一起玩。做的過程中,我不僅知道雷原本是象形字,是到小篆時變為會意字,還知道雅原來是烏鴉之意,我只能說雅一字之意的轉變也太戲劇化了。

據中文系畢業的老師說,我這份作業跟大學中文系的文字學作業是一樣的,只是他們要寫的字很多XD
本人念的是華語文教學,不是中文系,所以跟大學教授出一樣的作業,只是純屬巧合,讓學生練習練習而已。


p.s. 後面又有小朋友發現圖書館好物,正中書局出版的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裡面真是應有盡有,至少我要求學生要查的資料都在其內,多數字的字音、字形、字源都很完整,還加圖解,可以用部首、注音、筆畫查詢!!超推,不曉得正中書局願不願意出這本字典的app,我會很樂意付錢購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