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6日 星期日

110-1 大開文化之眼的社會文化想像

以為下週終於可以到實體課看到戴口罩的學生了!因為09/17就收到教務處通知第三週09/27起始體授課,不過還是有一些國際生在國外,等到拿STU VISA再到台灣,所以我都還是會持續線上。

09/17

不過週五下課後,收到語教來信,中心幫課程計算了「教育部教學及授課防疫指引原則」:
■1.室內維持安全社交距離(2.25平方米/人)且人數上限80人(依指揮中心所訂室內集會人數上限)。
□2.採固定座位、固定成員方式進行,並落實實聯制。
□3.上課時師生應全程佩戴口罩且落實手部消毒,上課期間禁止飲食。
□4.教室應保持通風良好及定時清消,並上課如有操作設備機具須妥善消毒。

如果教室內社交距離無法維持,就得線上。不過好玩了,我禮拜一的課5、6節是線上,7,8節實體。週一,基本上兩班都有人還在國外,所以我就是得混著上,就算有指引......所以5、6節就是我人已經得在實體教室進行線上授課,還不知道教室有沒有視訊和音訊能使用呢......不過後來碧藍主任指示國際生都安心就學,意思是都線上,但在台灣的外籍生表示想進實體(我下課的時候說下週線上見,學生還提醒我是教室,週日還再度和我確認上課是在教室)。這個COVID真的讓人不好做事,行政端真的需要好好討論組織,讓教師和學生雙方在教學執行上不困難。

這週三課程加退選完成,華人社會與文化選課16人,這是我最喜歡的人數:雙數,不會有人落單。因為這週仍是線上,所以只好一一唱名,有趣的是有人第一堂唱名時出現,第二堂做活動就消失了,所以同學就是曠課了。下週開始的教室是應日系的,所以我就直接請應日系的同學幫忙借鑰匙開教室。

因為有些同學是這週才進入,所以我將上週的文化之眼的Google Form的問題直接貼在JAMBOARD裡,讓大家回答。在正式使用前,也先問一下是否有人沒操作過,果真有人沒試過,所以也花時間講解了如何使用工具列。前面先介紹了我的上課操作、成績計算和Google classroom的應用。在過程中發現,可能是因為大家都沒真實地見過面,所以除非CUE人名,否則同學們不太輕易跳出來說話。

這個文化之眼活動原本是在實體課,用紙本回答的,然後現場進行互動,但開學前兩週是線上課,就要有因應線上的改變。之前是一章一題,現在是出19+1題,不過仍以課本章節內容為主,最後一題是綜合所有題目,同學要提出觀察。

我覺得最驚奇的是有人寫「無」。
第一張是擔心16個人全上,版面會很亂,所以使用手機還是學號的尾數分上下兩部分回答。


有同學會註明中華民國台灣,這我也覺得驚喜。
因為在前面兩三年的教學裡,2000後的小孩都已回答台灣人居多,
但這裡出現兩個中華民國台灣,和我的認同比較靠近。
這班打到疫苗的學生也不多,5-6位而已。
我在疫苗注射小黃卡上,寫的是TAIWAN而已,雖然我稍稍遲疑要寫哪一個。
出國時,他國的入境卡,我是一律寫TAIWAN(R.O.C.)。



建國史,要我準確說,我也是說不出來的。我學的是國立編譯館統一版,台灣部分琢磨不多。
基本上,Q3、Q4都是教華語後,才開始自己找答案。


多數人回答的都是實際上看得到影子的宗教,也就是道、佛居多。
儒教的影響則是無形......所以無遠弗屆。


這裡覺得需要點個名,所以要大家在自己的+1旁邊簽名。
剛好練習,用滑鼠做這件事,不過如果有觸控板的人就很方便了。

Q6和Q7是有關連的,從這兩題不難看出大家都精神分裂。
你認同A,卻要執行B。正是說一套做一套O家的精神。只有一位是一致的。
我也不一致,我認同道家,但真心覺得資本主義社會挑戰過大,就用他隔壁的墨家試試。

有兩位同學表明,不懂題目的意思。
用白話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你覺得「大家都一樣」的好處多於壞處嗎?
這題讓我想到了APPLE充電現在歐洲面臨的問題XD
對大多數人好,就是好嗎?是誰在定義好壞?
這裡就是隱形點名術,馬上就知道有誰消失了。


思想家,大家都只寫春秋戰國那幾位,台灣近代也有啊!
但建國史不熟,而且(我)小時候到現在都還被耳提面命不要碰政治,
看看啊!這黨國餘毒,而我們也難以認識自己的國家。

這題......能回答的人不過5人,這可能看現在的閱讀習慣有極大的關聯。

這題是我覺得在課本中最好玩的章節,和生活息息相關,
但若你沒接觸,就真的一無所知。


Q12和Q10有關連,看來我下學年要調個位置。
先問作家,再問書籍分類。


Q13和Q14也是關聯題。
三大節慶果真在每個人心中也是有差異。

姓名也是和大家息息相關,不過這學年和上學年一樣,
也還是有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由來。
多數人的命名都和算命仙有關,這也很趣味啊!


用這題來簡單看一下東西方差異。
東方生肖似乎會偏向有一致的答案,但西方星座就沒有了!
這是為什麼?你想過嗎?

這題該和Q13排一起。
大家會回答的多半是和最近的農曆節日相關。
上學年回答最多的是中元,這學年是中秋。

這題主要是想知道同學們對於自己文化裡(或是家附近的節慶活動)
是否有參與的習慣及認知節慶活動的重要性和特色。
我覺得近20年來,有不少街坊活動因為環保因素或是社會進步等原因,漸漸式微。


這題是在挑戰認知。
你認為的或相信的,常常和現實有點差距。
「雷」常常會被說是很少見的姓氏,但排名沒有很後面啊!119名。


課本題最後一個,就還是要回到華語師培的重點。
你知道我們這個島嶼受到多少文化影響?
然後,從中,你要推廣和分享什麼文化?
現在的回答,不代表以後會一樣,
這門課就是透過每個參與課堂的人,認識多面向的台灣社會與文化。

時間還是稍稍超過,所以只能快快交代,提醒大家下週教室見(感謝借鑰匙的同學提問,因為學校的三心兩意,各系所不一致真的會讓上課變成一個頭兩個大的事),最後一題請大家自行去寫。沒寫也不是大問題,畢竟Google Form裡只要作答都有答案能讓大家看。


開會時要求所有兼任老師都要參加?









09/13開學前,四門課沒有一門是開成的。這樣代表一學期五次薪資(2+4*4=18週)裡的第一次發放,會沒有任何金額......併校之後的發薪模式真的困擾,還有兼任講師不能使用學校電子資源,高第一時期可以用,學校圖書館也會自動處理兼任講師身分,能夠預約資源使用。所以NKFUST時期,上課的講義就比較多元(電子書/研討會論文等),話說現在上我課的學生也是該校的學生啊,其他講師還有反應昂貴汽車停車費用。


這惱人的薪水發放模式,就是只要預選沒有開成的課,頭兩週的薪水都要等要3個月後才會補發。然後再來的薪水就得等再4週後,才會有第二次成課的確定薪資入帳。加上完全無薪的3個月暑假(COVID之前都會有暑期營隊收入),就是靠存款活近半年......兼任講師,只有講師title好聽而已。(申請講師證費用也是驚人的昂貴。) 我已經提問過,也反映過發薪方式不合理,但處理的行政人員也就是說這就是現在的方式,請老師耐心等候......

202109/29更新
今天居然收到前兩週的完整薪資了!
等了5個學期(也就是2年半),終於不用等人工計算薪資過三個月才拿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