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109-2 聲調與連音

星期天早上起床做完工(安裝燈飾),打開ZOOM來聽課:
真實語料教學原則與技巧 施海蒂教授Heidi Steele

The Soul of Education: Helping Students Find Connection, Compassion, and Character at School
 Rachael Kessler, Seven basic needs

1.Personal belonging 歸屬感
2.Silence and solitude 安寧
3.Meaning and purpose 有意義
   (美國外語教師協會ACTFL 5C: 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 comparison, communities )
4. Joy and delight 開心玩耍(表演是一種方式)
5. Creativity 創意(不只毛筆、中國結、摺紙、剪紙--歌曲自改內容或吟唱)
6. Transcendence 超越感(想像下一步,如高中生想想大學、大學想想工作、結婚對象)
7. Passages 過關/里程碑 (或大或小的達成目標,都可以讚美)

~~~~~~~~~~~~~~~~~~~~~~~~~~~~~~~~~~~~~~~~~~~~~~~~~~~~~~~~
課前先把許同學找來,因為上週她在空白時間還是不太理解音節結構,所以再找來講解一下。
音節結構最簡單版本就是:聲母+韻母,只是韻母,可能只有一個人(主要元音/韻腹);也可能是一群人(介音+韻腹+韻尾)。所以在分音節時,最先要分出誰是聲母、誰是韻母,拆開後聲韻母後,再來看韻母有幾位,最容易辨別的是韻尾,因為漢語的韻尾子音就是n/ng,韻尾母音就是最後一個母音。最容易混淆的是介音(韻頭)和韻腹的位置,不過觀察一下表格,其實也不難了解,聲母+結合韻母的介音就要在韻頭,不過還是有固定的例外,如jing、xin(、gu/e/i、xu/e/n、jiong/jueng)就是省略e音(ㄣ/ㄥ)的那些組別,如果只有介音自己一位,當然要去韻腹了!



這堂結合兩個主題,閱讀內容最久前讀的已經三週了,但還是有注意之處得說,就只能快速的提醒一些重點。

1. Coggle 評分標準:
繳交連結含基本圖形10分。
九個面向各有基本一節點內容5分;額外延伸補充2分,每個面向多增加一點(節點),多1分。
語音學內容必須正確才獲得分數,滿分以100分計。

2.台灣不只注音文:
我們常在路上看到用漢字來寫台語啊!金拍謝(真歹勢 tsin pháinn-sè)、菜比八、很注ㄟ咖逼等。
講了台語就要提到台閩漢字,還有教育部110年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 2021/04/09-05/07報名,08/07考試。
(1) 一般人士報名費用為新臺幣250元整。 
(2)19歲(含)以下考生【民國90年8月7日(含) 以後出生者】免繳報名費。

3.注意事項/漢語拼音快速複習:
何萬順老師的名字來寫漢拚,是因為我的閱讀講義給學生讀了他的台灣華語文章,再來他的姓氏漢語拼音特別,然後他的英譯全名很可愛,還跟中文發音更接近。用何老師當例子,也是想讓同學了解,能用中文教/舌位解釋當然好,但有些發音難點,其實用學生的母語或可能會的語言幫忙一下也很不錯啊!


接下來把連音ㄦ化韻的影片看一下,台灣腔的特色,也說一下連音很多語言都有(釀/醬其實不是連音,是語流音變的合音,以前BLOG寫得落落長/躼躼長lò-lò-tn̂g,還算清楚),就來解題了!

綜合討論(一)
我是在台灣的華語老師, 會選擇教漢語的哪一個拼音系統?
Q1.學生是多元國籍的外國學生
Q2.學生是外籍配偶
Q3.學生是同一國籍人士
Q4.我自己怎麼學聲調/變調/連音/ㄦ化韻/輕聲?
Q5.我會怎麼進行Q4的教學?

這題沒有正解,就是開放問題,讓同學思考討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綜合討論(二)
Q1.請分析「中國愛用漢語拼音方案」的音節結構(語音成分) 。
雖然我說小組可以先跳過這部分,但主題書寫小朋友們應該不會自己跳過吧?
會寫很重要,但認識這些音節結構的名稱也是啊!


Q2. 請問講義中提及的語流音變有哪些?它們的特色是什麼?        

1.「同化」現象:指原本不相同的兩個音素,因為構詞、組句兒緊密連結,彼此根據同化律變得全部相同或相似的現象。同化時,前音不變後音變是「順同化」;前音變後音不變的是「逆同化」。

2.「異化」現象:為區別相同或相似字音,發音變為前後不同。

3.「弱化」現象:多字串聯成詞時,會因慣熟使用而緊密結合,結合的中間或末尾字,音長變短、音高升降幅度變小,甚至造新字來寫,就是弱化。分詞句性弱化及語義性弱化。

4.「合音」現象:一句話中,有些字彼此連結緊密,則兩字相連成一字音。

5.「脫落」現象:一句話中,有些字彼此連結緊密,則兩字相連成詞的過程中,有音素被省略。

2-1 輕聲是哪種語流音變?輕聲有什麼功能?

輕聲屬於「弱化」現象:發音減弱。

1.調整語句字詞輕重,省時省力兼辨義。
2.變化語音輕重,抑揚頓挫具音樂性。
   ↑這真不是台灣Style。

2-2「我很好(wǒ hěn hǎo)」有哪些語流音變的表現?

(1)上聲的異化現象:WO3 HEN2 HAO3
(2)逆同化現象:WO3 HEN3 HAO3 → WO3 HENG3 HAO3

2-3 曾經流行過的「難到我嫑嫑(biáo)的」是哪種語流音變?請再舉一例。

+ = 嫑,字是合體字,音就是「合音」現象了。這樣/醬;那樣/釀;不用/甭。

2-4 ㄦ化韻使用目的為突顯語感流利、聲音悅耳,也和輕聲一樣具有辨義功能。在其變音裡,小孩兒」是哪種語流音變?

「小孩兒」是脫落現象,其特色是── 兩字相連成詞的過程,有「音素」 被省略。
   小孩xiǎohái+兒ēr→小孩兒xiăohár

Q3.帶ㄦ化的詞,詞性多為何?ㄦ化韻運用的習慣多出現於什麼狀態下?請寫寫看有「乾、捲、擦、貼、 伴」的ㄦ化音詞彙。

 名詞以名詞類居多,多用於小的、少的、短暫的、非正式的詞語中。
餅乾兒/花捲兒/板擦兒/鍋貼兒/老伴兒。

學生問為什麼「小豬兒」可以,但「小朱」卻不行,其實課本也講得清楚,影片裡也說得明白,正式的不可以加「兒」。朱,是姓氏,非常正式,當然不可用「兒」


Q4. 指稱詞「這、那、哪」連音音讀,只出現在特定對象和數字「一」連用時變音。請觀察課本P168-170的例句,找出其共通點,然後想想,我們真的是這樣說嗎?

共通點「量詞」和「單一」,只不過台灣人也好玩,這zhè/zhèi、那 nà/nèi、哪 nǎ/nǎi,兩種發音台灣人似乎混著用得比在意規則的人來得多。 

如:這些(多數/泛稱無特定對象),應讀本音zhè,但我也會讀zhèi,仔細想想,我是把「這」+「一些」連起來了,所以我念「zhèi這些」。


下週期中考週,前一週就有人會自然迴避上課,當週當然也會有人迴避上課,所以下週開始的重磅主題──聲母+韻母,就把他們拆成四週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