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109-1 華人社會與文化課程介紹

2020/09/18

兩年沒上華人與文化,這學年終於開成了(雖然加退選還沒結束XD)。
7月份上了婦女館開的課──打開性別之眼:透視生活中的性別議題。
參考了林豫芬老師課前的講義設計形式,用「我」字句做提問。

往往我的題目設計都是「你」字句,你覺得、你認為,這些是為了讓國際生練習回答,出題時,是帶著對他人的興趣出發。
但8月上了郭進成老師的學思達與師生對話課,藉由上課練習的過程,經過郭老師的提醒也發現,在教學及生活的路上,也需要關注自己,注意力有一半是在自己身上。我好,周圍的人會一起好,是一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概念。

在將講義發下去後,大家開始振筆疾書時,我突然訝異,自己怎麼沒寫......於是提筆一起回答,寫的時候閃過這個念頭「原來出題時,我想的還是要怎麼把這堂課的概念給學生,而忘了自己也在一起上課。」上課的目的,對我而言,不僅在於教,也在與同時和學生一起學。

例如:
Q1,國籍和種族間存在差異,這好像在華人社會文化中,是隻在房裡的大象。
Q2,原來嘉義民雄的舊名是打貓,嘉義的舊名是諸羅。
Q4,我以為會有不少人寫道家,但有同學和我想的一樣,寫的是儒家。
Q7,不是大家不知道神明,而是都知道,但不清楚原來祂們也是有專用的名詞和專屬行業。
Q8,現代網路作家就讓我認識了兩位新人作家(對我而言的新)──樂擎和草草泥。因為網路出現,現在大家都是自媒體,透過社交媒體,隨時隨地都有舞台快速地表現自己。所以當我說作業是寫BLOG的時候,有同學表示不會,我就用大家最熟悉的IG表示,就是寫心得文(也算是假掰文青文),但是寫比較長的段落,不是短句。還叫他們拍下自己寫的答案上傳IG分享咧!
Q10,讓我了解原來我的老派三節和同學們的不相同,中元和清明不少人選。
Q11,有4-5位同學勾選不知道自己名字的含意,這可是讓我驚訝到不行啊!因為我自己認為我們是從自己的名字開始認識自我的。在我自己口中出現「我」之前,我的名字才是一直被我聽到的(爸媽叫)。
課堂上聽到一位同學說了但不記得,我看了她的名字,讀音很大眾,但選字完全小眾,我覺得很特別。這也是我在問別人名字時,一定要知道字怎麼寫,我才比較容易記住名字的原因。另,名字一開始的意義確實是長輩賦予的,但也沒人說我們自己不能賦予意義啊!慣性真的有點可怕呢!


原本是想學公視有個節目叫「三十六題愛上你」,改成「一十六題認識你」
大開文化之眼,生活無處不文化──這是講義主題。
但原本是想學公視有個節目叫「三十六題愛上你」,改成「一十六題認識你」XD


這些題目不是要考大家的知識,而是對自己和周圍的認識。就算我們都是在台灣長大的台灣人,但只要成長背景、生活圈不相同,每個人對每一題的想法及解讀都不盡相同,這就是社會與文化的有趣之處。大部分的人看似「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但仔細閱讀每個人,也許最終寫下的答案一樣,但思考的脈絡和途徑未必相似。這就是這門課有趣的地方,和大家討論彼此的想法,每一點都是重要的,也是不重要的。藉由閱讀、提問、討論,說出想法,寫下看法,發現自己怎麼認識並建構這個世界是很有意思的。


我想講的是社會與文化,一直都很主觀。我們對於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基於華人的社會與文化,我們又得假裝客氣,迂迴表達居多,我們的語言模式是要慢慢鋪陳,觀察脈絡的。我記得有張漫畫,畫的是說中文的人和說德語還是英文的人的思考模式大不相同,但是不記得關鍵字有啥。現在找不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