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105-2 華語口語與表達──期末總結

第一次在第十七周,結束所有課程,第十八周就等同學的自評分數了!

周三回到家超級難得的在電視前待了一個晚上,東看西看,連澡都拖到十點才洗,然後放鬆一晚後,周四早上驚覺明明還有考卷手寫題沒改,BLOG沒寫,西班牙語課沒準備啊!畢竟周六、周日要去參加志工訓練,都不在家,皮要繃緊點才是。(一直下雨好麻煩)

最近在看Andrew Soloman寫的《背離親緣(上)──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但又很抗拒繼續看下去,啊!也太矛盾了。

「在人類潛意識的幻想裡,生育後代之所以難以抗拒,常是因為我們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永遠存在──是自己,而不是某個有獨特性格的人......孩子若像我們,就是我們最寶貴的仰慕者;若不像,就可能是最激烈的批判者。從一開始,我們就哄著孩子模仿我們,滿心期望孩子遵循我們的價值觀,認為這就是對我們人生最大的肯定。雖然很多人會為自己不像父母而自豪,孩子不像自己卻是我們一生的痛。」(補:Power錕的紙牌屋情感勒索)


   






2017/06/14 課程紀錄

出門才發現天空已經開始飄著毛毛雨,跑進車棚牽車時,瞬間變暴雨,忙著穿雨衣,防止啟動器淋到雨又花了我一些時間。騎著騎著,綁著的裙子已經溼掉大半......我真的對下雨天騎機車沒好感,但買汽車光想養車,我也飽了;坐大眾交通工具,學校附近也不方便。啊!只好感謝我的小綠,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平安抵達學校,也感謝老天爺,暴雨半途就停了,一路騎車也吹乾了我的裙子,雖然10:15才進到教室,有一點點遲到XD

本周就是同學們聽我碎碎念一念啊!
因為晚了點到,所以就是匆匆上場,沒想太多,然後發現自己坐在講桌前狂講一陣,也太有距離感了吧!才默默走到台下問學生,順道機會教育一番。

教書其實是一個需要反覆省思的過程。
不管教多久,不管教哪一科,都有許多的機會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
對於小組報告的總結,其實更像【教材教法】的提醒,口語與表達反而沒那麼著重了!

我問同學,到底上這堂課,身為老師需不需要說話標準?字正腔圓?有些人一開始搖頭,聽我說一說又點頭。我有自己的定論,學生自己一定也有,未必需要遵從我的,尤其很多東西在自己實踐之後選擇,反而更重要,也更堅定。

如果我只有在上課時要求自己和大家改變口音,那麼大可不必,畢竟我們並非真的在上正音課程,而是理論課程,藉由理論提醒大家一些在發音(教學)上能夠實用執行的細節。除非同學們自己意識到有改變口音,對準中國普通話發音的需要,下定決心連生活中說話方式都要改變,那才有實質的意義啊!

再來,雖然台灣現在外交處境有點艱難,被巴拿馬斷交(中華民國的名字,在這一份報導裡沒出現過,然後大概看了一下就是 CNN Español寫了),又被中國壓著改辦事處的名稱,就算真的他們能把手伸進台灣的政黨、政治或外交裡亂攪一通,人民還是有自我意志的,台灣人民會說著我們台灣的華語,發揮影響力。這可不是主談政治,而是(環境)語言力量的強大,絕對超過我一個小小的華語老師。就算我在教室裡捲舌、不說有字句,學生出教室聽到都是這樣,他們在上課時真的會自動選擇一條溝通阻力最小的路啊!(我每次上課都會讓學生練習造問句,「有沒有V」的句型真的出現過兩、三次。)

周一問接著要繼續上華語三的同學,想上什麼,有一位突然說雖然很簡單,但他想在練習聲調,他想說得標準一點(台灣華語)。想學當然沒問題,但是為什麼突然要再學聲調?明明就是一個已經溝通無礙的中高級程度學生,原來是某些詞彙的聲調說得不穩(變調),就有朋友跟他說「他說錯了」,還有就是報告時,有同學說聽不懂他的報告,他覺得是因為說話有腔調(日本口音)。

語言標準到底在哪裡?沒有標準啊!能溝通、能理解,跟口音腔調無關,是內容理解、詞彙使用等的情形。再來就是我上課說中文,都會有台灣同學聽不懂了,外籍生報告被聽不懂,好像也很自然。當然不,同學聽不懂,可能有很多情況,其中最常出現的情形就是分心了,所以沒能理解。
我只問他「上課的老師也說他聽不懂嗎?」「沒有。」Voila,很多時候真的不是自己的問題,但大環境很容易讓你覺得是你錯了、是你不好,才會這樣子,發生這種事。

        (難不成台灣人也要追求沒有口音的普通話發音嗎?)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門課的原因啊!幫助未來的老師們,辨識學生的發音,協助他們盡量發出「正確」的聲音啊!但腔調特色,多數人可是避免不了的。

再來就是碎念了同學們在個人BLOG裡面分享的內容,我都放在留言中可以慢慢參考,還有期末自評的內容,以及BLOG還有的篇數,再來就是課程總結。想想,上完課本後,在期中考前,就應該總結一下課本內容(Coggle),順道幫大家複習理論和概念才是。

這門課分兩個面向,從宏觀的管理角度切入再進入微觀的理論,一切都是選擇。
勿忘: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當下最適合的選擇,所以也無須後悔,畢竟無法重來,只有現在開始。

圖表上半部是一般語言使用者,整張表則是語言教學者,
其中語音學理論可換成任何語言相關的理論。

最後請大家填寫教學意見網路調查,同時間也放了一些最近在聽的歌給大家聽。

也問一下到底什麼中文歌適合教初級呢?詞彙也不能太難,句型也要簡單(兒歌可能OK,但拿來教成人,有人就會咳咳叫),真是大不易。

補:愛很大 萬人合唱 MV
(這是上志工課時聽到的,還算簡單,意義也好。我想我自己也被想像綁架了,其實一首歌能全部學起來當然很好,但就算只學到一句可以用的,也是學了。重「量」不重「質」,是師生雙方都痛苦。)

有同學說羅百吉的歌(我以為他已經消聲匿跡了),但沒有曲調特別好聽,都在罵髒話~~還是默默飄過吧!(我贊同若有學生問起髒話,應該告知一下,但不會主動提。畢竟知道別人在罵你,也不是什麼愉快的經驗。)聽歌的過程中,突然飄過一個想法,以前的歌曲,很容易拿來教修辭,現在的歌很口語,很多詞彙能在生活中用。




喜德之歌:可教方向
這首歌讓我想到2015曾經教過的營隊,
雖然過程中跟行政相處有些挑戰,每天24小時待命,但教學本身還是開心的。


下周看完同學們的期末自評,再回頭來寫一些感想吧!


2017/06/21 自評補心得

第一組COGGLE
第二組COGGLE
第三組COGGLE
第四組COGGLE

謝謝同學的鼓勵和建議,這堂課有你們真好。
每學期和不同同學互動,都會讓我看到不同的角度,再次學習,我真的是個學習控XD
超喜歡問為什麼,偶而會讓身旁的人覺得「你也太累了吧!」

我結合兩位同學所寫的部分內容,幫這門課做個小結──

在課程中學習到了許多不同的教學內容,在製作Coggle時也是再次複習課程內容。在試教前也有教導課程以怎麼樣的方式進行,因此在最後試教的時候還不至於太過迷惘。報告試教完,讓大家來給建議(+評分),我覺得這樣的話,報告就有意義,可以再學到內容。

需多人都提到使用影片教學的好處,影片除了提升興趣,可當作暖身外,它有個確實的好處,讓大家看到「理論就在生活中」,所以教材當然也是處處可見,同學們要練習的是發現/欣賞的眼光,以及運用的時機,但這裏有個危機就是變成工作狂XD(我說我啦!工作能和自己喜歡的事結合很幸運)

也特別感謝大家在BLOG書寫裡投入的心力,不管是不是流水帳,書寫的過程中,都是給自己再思考的機會,這個機會在現代這個時代比較少見,因為多數時間我們都被時間追著跑,一直都很趕啊!因為很趕,所以思考的機會少,都靠著直覺生存,在生活上,這也沒有好壞。然而,直觀放進教學裡,教師就比較容易從自己教學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而會忽略學生學習的面向,這是當老師需要留心的,價值雖然沒有絕對客觀,但也做到盡量客觀,我也還在練習(因為符合我價值觀的,就比較容易被我忽略)。

大家對於課程的建議,我也會好好思考,以下列點:
1.小組報告1時間過趕,一組一周。
2.小組報告內容,按照順序「聲→韻→調→變調」
3.課前閱讀,在上課時先有討論課文內容時間。

一直很感恩能有教書的機會,讓我能分享,謝謝各位,有緣再會: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