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105-2 華語口語與表達──華語的定義

「沒有標準,就只有特色。」
「沒有二元,多元價值才能被看見。」

人少的課應該要好好珍惜啊!人一多,很容易心力交瘁,大概是怕學生覺得無聊......

今天是一位好友的生日,高中時參加管樂社,我們兩個會在社團活動後,感情好到天天一起走回家,還會在回家的路上買個小籠包吃。但這位好友卻因大學男友(現在應該還是丈夫)與其他好友交惡,連不在臺灣的我都一併斷絕往來。稍有感嘆,不過這就是人生吧!做出選擇後,也無須後悔,不管好壞,都是生命值,只能彼此祝福了。


2017/03/15 課程紀錄

14個人的課,只要有人慢點來就看起來好空虛啊!
偏偏第一張Slide就是要提醒那些慢點來的同學啊!
所以就先來看一下承先啟後的動畫台灣史影片吧!

這部影片,上學年,只看5分半,這學年看10分鐘,因為在課程安排上,主題雖然一樣,但是內容有所更新。剛好影片的後半部,也搭配前面課程討論到的語言管理之公共標示,語言規劃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議題,以及意識形態如何操弄選擇。這周順著主題回到根源了解一下為什麼我們要說「國語」這個共通語?探討與前面課程之關聯,以及為後面可愛的課本開個起頭。





看完影片,但沒有出影片題,也沒有特別要求要使用閱讀資料,就是請同學來定義「華語」、「國語」、「漢語」、「普通話」這四個名詞,本質上都是「中文」,為何名稱上有所差別。這周閱讀資料存在的目的倒不是要死記歷史,而是要對現代漢語(華語)的演變脈絡有粗淺的理解和認識,從古代漢語開始認識,了解中國內官話因政權轉移而改變,雖然在影片中也略提到了現代的國語是由「北京內城話」來的,但不及資料詳細(雖然資料也只是幾頁介紹而已)。

這張表完全沒變啊!這是我看張正男老師的書後歸納的,同學們的歸類也OK。
最主要的目的是找出自己分類的邏輯,幫助自己理解記得意義上的差別。
其實中文在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國都有人使用,這裡只以兩個國家的角度討論而已。

課前閱讀:
03/15 Ch1.〈漢語的定義〉臺灣作者
         〈南方漢語與北方漢語的由來〉〈金啟孮談北京的滿族〉中國作者
            影片欣賞:為什麼要說國語?
03/08〈共同語與方言〉中國作者
       

Q1.四篇作者為何皆使用「漢語」為標題闡述文章?請推論。

A1.「漢」確實是從強大的漢朝起的名,因為漢代在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上的成就而成為代表。漢語之所以變成現代漢語則是經歷過民族融合及官話產生使用,慢慢演變成現代漢語的形式。文末補充許倬雲老師寫的文章,以補上課時跳過的歷史課程。




Q2.內城北京話變成滿清官話,孫中山政權投票確立其地位,PRC在憲法上「國家代表語言」條文的訂製,普通話成為漢語代表語言的地位堅不可摧。而在ROC,有什麼行動來確立國語在台灣的地位?

A2.這題就和影片有所關聯了,也讓同學們知道意識形態/民族情節無所不在。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直接禁止日語使用,並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推行對在地台灣人向外語一樣的國語,並推動國語運動,在學校裡凡說台灣方言者,一律掛牌。又舉辦國語文競賽,又是朗讀又是演講,好不抑揚頓挫。社會上,對於廣播、電視媒體的語言進行箝制,並強制推廣,造就了現代國語在台灣居高不下的地位。

Q3.漢語共同語語音之特點為何?臺灣華語的語音也有這些特點嗎?台灣國語發音不標準是偏誤還是特色?

A3.我列舉出課本裡的特點,在台灣語音的部分,和同學們討論過後,我把3、4、5改為三角形辣!特點都是有的,因為打字時一定要打對音才出得來,e,g, 我的(de5),但是台灣口音隨著時間和地區的分隔,有所改變,輕聲及ㄦ話韻在口語中多半不使用。至於台灣國語是哪一個呢?我個人認為當然是特色啦!畢竟去除標準,就沒有偏誤的概念了!



Q4.現代漢語及方言來源淵遠流長,請以Coggle整理,畫下現代漢語及其方言的心智圖。

A4.這題就交給同學們自行處理了,心智圖邏輯由各組自行決定,只要能幫助自己就好。




p.s.在前篇語言規劃中,討論到日語和韓語到底算不算方言(除去政治因素),找到一篇【語言】日語、韓語、土耳其語都屬於阿爾泰語系?值得參考,最終結論還是無法以部分代整體,語言是活著的,是多變的,很難達到定論。再來,關於Taiwan Bar影片裡提到的民族意識,剛好也看到一篇關於此議題的觀點,因為主題和我們息息相關,尤其在課程的結尾,我提到台灣在政治、語言和文化上,算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國家後,這一篇〈薩德事件、中國限韓令與「愛台灣」──個人的獨特性重要,還是集體一致的「愛國心」重要?〉就更值得思考了!





補:出自鳳凰網──歷史

本文摘自《許倬雲觀世變》 作者:許倬雲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中絕大多數的族群都認同自己是漢人,漢人的名稱從漢朝而來,因此漢朝對中國的意義便不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將各種不同來源、背景的中國人融鑄成一個大家共有的身份認同。為什麼別的朝代不能做到這一點?而兩千多年來中國人還一直稱自己為漢人?
這個緣故在於,漢人不是一個族群的意義,而是一種文化群的意義。在這個定義上,漢人和歐洲族群的概念是相當不一樣的,例如猶太人、日爾曼人、拉丁人,都是以族群、種族、血統來界定,可是漢朝卻是以文化來定義,才能夠一直維持到今天。今天我想拿我自己假定的一些想法請教於各位。
我們知道漢朝從劉邦打敗項羽後,一時並起的群雄也都一一低下頭,但當時的漢朝還不能稱之為漢朝,從劉邦到呂後再到文景二代,最初還動盪不安,尚未融鑄成一個具體的朝代。直到漢武帝,約西元前一個半世紀的時候,才顯現漢朝之所以為漢朝的特點。賈誼在他的文章中常常問道:漢之為漢已經很久了,為何不能改掉秦朝的毛病?為什麼不能避免外族的侵略?為什麼百姓的日子仍過得不好?自賈誼提出這些疑點直到解決這些問題,總共花了一個半世紀之久的時間,才將漢界定為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分析。
一、政權的整合
從一個武裝集團共有逐漸轉變成各地的人才都可以加入統治集團。在漢初時,丞相只有功臣可擔任,因此漢朝非侯不能擔任丞相,非軍功不能封侯,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後來逐漸轉變成公孫侯可以布衣封侯,文人可以封侯做宰相。
漢朝的察舉制度經董仲舒等人努力,使全國的人才進用到中央,也使全國人才分散到各地擔任統治工作。每一個郡都有一定的配額,每一個地區的人皆可加入國家的統治集團,雖然用的名稱為“孝廉方正”或“賢良方正”,等等,這些名稱過去也曾用過,但沒有配額,直到察舉制度建立,才建立了政治統治集團的基礎,使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到邊緣的省份,人口不到一定的比例,也有保障名額,可使地方的孝廉察舉到中央來。
察舉制度選出的人才要回避本籍,不能到原籍擔任地方官,如此可省去地方派系問題。這個制度開啟了中國科舉制度幾千年的傳統,使漢朝從封閉的功臣集團統治轉變為全國各地的精英共同統治的局面。我認為這是漢之為漢的首要條件,這使得人民認為這個國家是大家共同擁有的,政權是全國人民共有的,而不再局限于封配出來的功臣。
二、經濟網路的整合
在戰國時代,中國已經具有相當的城市化,商業活動非常活躍,各地有各自的貨幣,例如北方的刀錢、東方的布錢、南方的元、西方的錢。當時秦國叫做錢,楚國叫做元,齊國叫做布,燕國叫做刀。貨幣並沒有統一,各地有各地的物產、風俗習慣,所以各地的市場並沒有真正被整合為一個市場,產品在城市生產。當時第一級的城市約有七八個,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生產單位,手工業在街坊裡進行,而不在農村。所以全國城市發展的手工業,基本上只供應各國疆域內所需,自己銷,自己運,並沒有被整合為共同的市場。
到了漢武帝時代,因連年對外戰爭,須徵收大量的稅收,以維持公共工程及防禦的需要,為防止人民逃漏稅,漢朝採取了最嚴酷的徵收辦法,哪一個人密告誰逃稅,則密告的人可得到沒收的財產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國到處都有人告密,這樣做便破壞了工商業的機制,故生產的事業只好轉入農村。
在農村生產須有集散功能,因為農村工業產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機制可以形成全國性的經濟網路。從漢武帝開始,組成了全國經濟交換網,這使得中國經濟被整合為一。至1840年代海運通行以前,中國的經濟網路是中國得以統一的重要因素。政治可分裂、內亂、割據、外族侵佔建立征服王朝,經濟網路可破裂,但時間都不會很長,很快可以修補起來,因區域與區域間的互相依賴,使得經濟網路必須重新建立,故經濟網路完全整合成功是在漢武帝時代。
三、宗教文化方面的整合
在宗教方面,漢武帝是非常迷信、重感情的人,李夫人死後,為了找回她的靈魂,武帝召集全國各地的道士、降靈、靈媒等作法,只求一見愛妃。
漢初各地的信仰皆由中央管理,各地的神祇都在長安建祠,各種神祇集中在長安,各種巫師、降靈人物都在宮中融合成一體,到王莽時終於生根發芽。東漢晚年道教盛起,全國的民間信仰結合起來成為道教的根源,因此,今日各種信仰方式、祀奉的物件基本上與那時相差不遠,是宗教的大統一。
在文化部分,經過察舉制度,各地精英都彙集在中央,中央又有學校。在漢成帝時,博士弟子的人數約有三萬人,他們學成後回到各地教書,這是文化上儒家的統一。博士弟子對於上層文化有統一的功能。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有各種不同的學派、學說,在中國統一尚未完成時,有些學者已經在做文化整合的工作,例如呂不韋編《呂氏春秋》、淮南王劉安編《淮南子》、董仲舒編《春秋繁露》。其中《春秋繁露》規模之大,兼包自然與人事,如此宗教融合,儒家文化傳播,儒家學者才能大規模地予以整合。司馬遷作整體歷史的構建工作,這些成果構成了跨時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三個層面兼括並至、無所不包的大系統才使得漢朝文化能夠相容並蓄,各地不同的人群也願意留在這個大系統中,使得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以漢人自居。
漢朝基本的精神是寬容、宏大而不自限,是開闊的心胸。漢代對匈奴不喜歡用武力,而更願以和親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和南匈奴逐漸由鬥爭而轉變成和平相處;張騫通西域,以經濟為主要聯絡方式而打通了絲綢之路;南越基於經濟上的因素,也認為抵抗不如和解。在四川另有“道”,是一條貿易的路線,沿“道”的路線有了貿易後,人口聚集而變成了縣,所以今日中國有許多城市仍以“道”命名。由於沒有邊界,中國人天下國家的意識是在漢朝形成,天下國家的內涵是文化,支撐的是經濟的交流,加上另一個支柱是文化上的統一,此為漢之為漢的重要原因。
雖然兩千年來漢之為漢的精神一直維持到1840年,然後才由民族國家的意識代替了天下國家的觀念。在列國體制中,民族國家互相對抗,中國民族主義一天強過一天,終於代替了天下國家的觀念。在兩千年前,歐洲的肇始是在羅馬,耶穌基督出生應當是西元的開始,千禧年的觀念在羅馬即已形成,羅馬也是天下國家的觀念,也是相容、寬大而非民族國家的時代,一直到歐洲列國相爭,民族國家的意識才高漲。
民族國家在歷史上是新興的。到2000年時,我們看到世界逐漸走到龐大的全球性格局,可能又是另外一個大的天下國家時代,但這一路程是很漫長的,以中國構建天下國家的經驗,人類恐需再重新經歷一次世界性的天下國家,但此途徑非常遙遠,中間轉折必定很多。
總而言之,中國能夠構建此經驗,主要精神在於文化中的寬大與包容,而非拒絕與對抗。我很希望中國文化所代表的寬大、包容的精神能繼續傳承下去,以促進世界的和平。
















2 則留言:

  1. 論台灣華語在地化 http://www3.nccu.edu.tw/~osh/TM.pdf
    關於台灣吧(Taiwan Bar)第八集「為什麼要說國語?」的一些評議http://newcongress.tw/?p=4368
    中文、漢語、普通話、國語、華語,傻傻分不清楚 http://www.gegugu.com/2016/03/06/3858.html
    中文的多元和統一https://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102.html
    《台灣語言政策大事紀(1895~2007)》http://dig.nmtl.gov.tw/taigi/02sp/04_list.html
    【馬來西亞華語】 揭開 【馬來西亞華人】 捍衛中文教育的真相 !【華校】 【中文】https://youtu.be/c7ZH30So4v4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https://youtu.be/kRjiqTrgO2A
    意識形態之網 http://ninjiatext.blogspot.tw/2014/04/blog-post_19.html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專文】「國語」一詞,應該廢除!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489137b-084a-4e95-abcc-7cadfbd382c6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