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初級語言課程SOP


         「現今華語文中心的華語文化課主要分成三種模式:常規課中的文化教學、特殊文化技藝課、主題性的文化課。 
         在常規文化課中的文化教學(A1~C2 程度)因為有既定的課程進度與教材,大多得依靠教師在語言活動當中適時融入文化內涵或文化活動,但仍是以語言知識與技能為主,文化內涵多作為語言技能訓練,例如口語討論或提升動機的材料。

         主題性的文化課則多開設於中高級階段(B2),作為選修課或主要語言課程之外的補充閱讀,多使用著名的中國經典、文學文本作為教材, 強調書面語方面的讀寫能力,一方面也回應特定學科學生的專業需求。 
         而文化技藝課則是以具體可操作的文化產物為對象,進行短期的文化體驗,例如:書法、國畫、棋藝、麻將、泡茶、剪紙、太極拳等,可實際體驗的文化活動,常見於短期的華語遊學團、兒童華語夏令營中,或作為零起點程度以上(A1 以上)學生的選修課程。 
        整體而言,無論上述何種文化教學模式,都是以特定文化知識作為討論學習的目標,是一種靜態單向的文化宣傳模式,與動態彈性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之間仍存在一定的落差,作為語言教學的調劑或許綽綽有餘,但走出課堂後學生能否將這些文化知識轉化為可應用的文化能力,繼而適應台灣的華語學習環境與生活,是存在一定疑問的。」

黃雅英(2015)。華語文跨文化溝通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新學林。



有疑問其實不錯,因為代表學生真正在試圖理解與適應臺灣的生活。
在華語課堂中,確實以語言技能與文化知識為主,這部分是教師教學設計上可以做到的。然而,應用文化的能力,主動權並不在教師手中。我個人比較喜歡定義教師為協助者,我可以幫忙,但是用不用還是看人,「天助自助者,自助人恆助之。」不然為什麼有一些外國人可以住台灣多年,中文還是為能達到有效溝通,文化也未必全盤理解呢?!
更不要說中華文化的底蘊在臺灣,現在也是有點不上不下的滋味啊!


前面不算題外話,畢竟我要談我自己上大學初級語言課程的SOP,不得不提及文化議題。若是在一般營收自負的語言中心,文化議題確實都是配合課程或節日才會出現,如同前述文化內涵和文化活動不會是課程的核心,語言知識和技能才是,一周若上12-15小時的課,文化相關內容可能只有1/5的時間。畢竟去上語言中心常規課的學生都是目的性較強的人,如:來台念大學的外籍獎學金學生,通常都有一年的語言課程,專上中文。

這和我的學生客群完全不同,所以我的課程設計SOP也和大部分語言中心的不一樣。

我的初級班一周只有2小時,而我的學生多是外籍研究生和外籍交換生。外籍研究生來台念研究所,多半都是選擇外語授課的研究所,中文課雖是必修,但目的不是要講到呱呱叫,而是要能達到有效及有意義的溝通,什麼是有意義和有效呢?

買東西、點餐、殺價、問路、簡單聊天等日常生活所需的中文。這點和交換生就是異曲同工之妙(但交換生是選修而已),因為交換生通常也只過水1~2學期就回國,所以兩者一起上課,除了語言技能外,文化認識反而是很重要的課程內涵,畢竟大家都待不久,要能快速認識文化,所以我通常是1小時和文化與生活相關,1小時課本相關。我也很希望學生的臺灣有人能跟他們說中文,但我獲得的答案通常是「臺灣同學都和我說外語XD」。不過這樣也是有好處,文化的部分,有我跟他們說中文,也有同學和他們外語解釋,稱得上是一舉兩得啦!




105-2開始上初級課都先發給學生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1.每周一詞:
練看著說,配合圖片,通常是與生活文化、傳統或學校活動相關。
節慶、校慶、期中考、期末考、台灣的錢幣真偽、台灣茶飲等。

2.聲調練習:
練說定調→這很需要,每天上課成效比較明顯,上課初期是定調練習念。

3.句型練習:
短句,上課初期定調練習完,用每周一詞及定調裡的詞彙,練習說句子;後期每周一詞相關小短文,練聽寫漢語拼音。

4.造句練習
練說,使用疑問詞。老師先示範短句和短文相關問句,學生再練習造問句,互相問。



初、中期前半課程,都利用課本生詞及每周一詞練習聲調。

初、中期課程,練習課本句型及常用疑問詞。

後期課程,這是配合節慶的每周一詞。
結合每周一詞及課本句型的短句短文,老師念,學生寫漢語拼音。

根據短句短文所出的示範問句,順道讓學生練習回答。

讓學生自己出相關問題,可以模仿老師,也可以自己問。

p.s. 在2017/04/12課後,決定新增「第零步:五分鐘小考」,以聲調和國字書寫為主,用考試的方式幫助(bi1po4)學生認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