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105-1 對外交流與期中反思

親愛的倒數第二堂課:

        時候終於到了,我可以暫時當學生了!OH!YEAH!

        祝
如意靜好





2016/11/23 課程紀錄

從上課到寫BLOG才兩天,卻覺得好久了呢!!回到家當女兒的感覺也太舒服了!飯,媽媽準備;碗,爸爸會洗;衣,妹妹會曬(只有一天,第二天就敗部復活,全部自己來),還有奶奶的愛心雞湯天天喝,如此放空的行程,偶一為之真是不錯。感謝我的家人如此地愛我啊!

這周課程是將何修仁老師的《華人社會與文化》一書做個完結,畢竟書的內容僅為部分的華人社會與文化,無法涵蓋全貌,同學們只好自己認真吸收冷知識了XD 開始上課前,先修正上周有誤之處(節氣不是陰曆),還有農民曆≠陰曆喔!


若不是因為上課,我可能一輩子都會以為農曆就是陰曆。
農民曆是陰陽曆,同時考慮到太陽及月球運動所制定的,因中國以農立國,農民常依此曆進行農事,故稱為農曆。農曆通過觀測月相,嚴格按照朔望月的周期確定月份(定朔),為農曆的陰曆部分,12個月平均約在354天左右;通過觀測太陽與黃道的關係,觀察出回歸年的週期約在365天左右,由太陽的高度角變化,影響地表環境的不同,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為農曆的陽曆部分。(資料出於WIKIPEDIA。補:陽曆、陰曆、陰陽曆


因為是華人社會與文化,課本內容是以東方角度出發描寫。當學生當了20年,學的內容觀點都是課本的;當老師10年,還要提供不同觀點以為思辯論證(補:「這麼假的新聞你敢信!?」)!所以這次一口氣放三部短短的YouTube影片作為起頭,第一、二部是西方觀點,第三部可算是東、西方觀點混合。(其實,只有東西方還是太二元)

第一部:The Silk Road: Connecting the ancient world through trade



第二部:Study Suggests China's Terra-Cotta Army May Have Been Inspired By Ancient Greece



第三部:『等燈!征服者入侵?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臺灣世界史 第1集


 
台灣世界史這一系列共有七集,大概花1.5個小時就可以全部看完,最後一集的台灣茶,剛好跟上周談到的民生飲食相關。我還是建議同學們自己去看完,然後從中找出自己有興趣鑽研的部分,畢竟華人社會與文化師資考題包天包地,要有「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覺悟。


本周課程非單純的對外文化交流,因為還有一小部分期中反思的內容,所以就沒個人發表時間的設定了,直接插入正題,來個綜合討論吧!

課前閱讀:
Ch13〈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Ch14〈結論〉
課中影片:絲路、兵馬俑、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每一題的出發點都是課本,但討論的是課本外相關的內容,兩小時的課,要怎樣傳達我的個人觀點,但又不離主題脈絡,實在不易。


Q1.中華文化第一個重要「陸路」對外交流是漢張騫通西域而出的絲路,漢朝強盛,此後出現「漢人」的自稱。然而英文卻稱China,可能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海外華人聚集地叫「唐人街」呢?

這題想讓同學們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慣用法倒底是怎麼出現的?說法很多,考證不易,但事先了解各種可能,總比到被問時無知慌張容易些。

出這題,打破我自己的想像。西方語言,我學英語、西語,「中國」的拼法都是"China",德文、葡語也是,雖然發音各自不同,但拼法一樣就形塑了我對「中國」的外語發音想像;東方語言,受中國影響的國家,聽聽越南語、日文、韓文,聽起來也是中國,所以大概八九不離十,覺得就是這樣了。但讀到〈古代的外國人怎麼稱呼中國?〉,才明瞭真的很容易被自己騙(華人血液中的自我感覺良好XD)。
原來東歐和北亞的一些國家稱中國為「契丹(俄文)」。班上也有一位蒙古同學,也請她說蒙古語的「中國」,沒錯,聽來就是「契丹」。根據文章還有一些伊斯蘭國稱中國為「唐」,但在Google Translate聽半天也沒聽到,看來還要花點時間考證一下。最有趣的是土耳其語及現代的印度文,土文中國為Çin,印度語चीन,發音聽起來就是「秦」。有興趣聽聽各國不同的發音,Google Translate確實是蠻方便的工具。再次感受,多一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就多一種文化觀的強烈感受。




Q2.臺灣躍上世界舞台是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你認為中華文化的「海上絲路」是從1405年明鄭和下西洋開始的嗎?鄭和下西洋明明就比哥倫布早了87年,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呢?

這題題目誘導太明顯,但目的還是為了挑戰以往歷史課本學到的概念。

課本都只告訴你一個人、一件事、一個時間點,沒有太多前因後果,就是這樣,你乖乖接受吧!如:西元前二世紀張騫通西域,voilà,從東到西(西方觀點是從西到東)的絲路一蹴即成,不!張騫在通商史上留名,是因為前面已經有無數人在這條路上討生活,他被派出去讓漢武帝耀武揚威而已,功成名就也只是剛好而已
所以鄭和下西洋好棒棒,當然也是因為前面有很多人都造船、出海、畫航海圖啊!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舊人雖換,但功不可沒也。海上絲路的起始,我目前看到最可靠的是《山海經》裡的說法,因為在日沖繩那霸市也找到交易用的明刀貨幣。(補:日本文明開化史略)

至於鄭和下西洋沒有地理大發現,是因為目的不一樣,根據課本政治動機最主要,其他活動都是附加價值。細節可參考: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和目的。(補:鄭和研究站鄭和下西洋600年紀念專題【明朝人觀點──和番、取寶】。)


 




Q3.臺灣的華語教師,在面對自身傳統文化價值觀與外籍學生民族文化衝擊時,該以怎樣的新時代思維進行課堂教學?

這題呼應課本結論,也是期中反思的一環。
新時代的思維,我覺得就是多元文化意識的想法──尊重,是核心。

不說不知道,其實在台外籍生,都來台灣拿獎學金念書了,卻仍有些人不清楚台灣的正式國名是中華民國啊!連陸生也想像中華民國是個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補:一位陸生的告白中華民國VS.中華人民共和國 馬教授與陸生激辯) 我們讀了那麼多中華歷史,知道很多傳統文化,但台灣的華語老師還是有很多路得自己開發。核心也是先從認識台灣(a.k.a.中華民國)的社會文化開始啊!

短片段,但有意思。(補:馬英九東吳講座)




《我們是台灣》一書去年也介紹給104-1修課的同學們。介紹台灣的書籍、資訊越來越多,是一個開始認識的好方法,不過學習的同時,別忘了「等一下,真的是這樣嗎?」的精神。(補:Taiwan Bar 林林冏冏,我回到家,我親愛的爸爸就跟我推薦大陸演講節目〔是精神喊話!?〕,看完之後我推薦他也看看台灣的林林冏冏。)


期中反思最大的價值在於同學們對這幾周課程的看法,對學習有沒有影響,對教學有沒有任何建議,讓大家更輕易或簡單就能理解課程的核心。因為這周回家,並沒有把評分表帶在身上,我就針對我記得建議部分回答了!

1.下課十分鐘哪裡去了?

第一、二堂課程說明時已提過,我上課中間是不按照鐘聲下課的,有任何需要的人都可以自行離開教室,要上廁所、要喝水、要接電話、要處理事情......,只要不要離開太久(說實話,我也不會注意時間,或是真的有需要離開一陣子,跟我提一下也沒問題),你要做什麼我不管。我並非要霸占大家中間下課休息的時間,而是希望上課的時間能夠讓我及同學們能有完整的表達討論。

2.綜合討論的時間不夠,要長一點。

恩,我也很想,但我們只有兩小時,而本來的課時就不多。上課要引起動機,結合文本,要討論、要整理整合、要發表,還要結論,切切割割,3-5題的討論時間最多就是15-30分鐘了啊!我會盡量思考一下每題需要的時間的,甚至可以去掉我自己的結論時間,不給我的答案,大家就不用想老師的標準答案是啥了。

或者轉變形式,綜合討論後進行個人發表,大家一題一題回應,我也一題一題反饋意見。(這樣其實會擔心,說話者恆說話,安靜者永安靜。啊!很想順其自然,但又煩惱沒有足夠的表達練習。)

3.學生版PPT講義可以不印,讓同學們自行決定需不需要,愛護樹木和地球。

這個建議很理想,也對我們的環境友善。下一學年開課,我會盡量嘗試,但無法保證。要能讓同學們自行決定需求與否,代表我需要先完成備課,提早上傳課程網。

上2小時華人社會與文化的課,平均備課時間是12-18小時之間,看我與主題熟悉與否。再來還要看完同學們週日BLOG的回應,我需要決定是否需要增加或修正內容,再串聯前後主題,怎麼安排瑣碎的時間備課就相當重要了!不然就是都不印了,上課前放學生版PPT講義,然後大家直接上課也行。

先發學生版PPT講義的設計方式,是回應了我個人的學習方式。雖然直接給答案很方便,但永遠記不起來。寧可先討論思考,說出自己的見解,聽老師談談不同觀點,再選擇我自己要的角度記下來。

4.希望老師能多針對師資考試的方法和範圍進行說明。

我們討論過這個啦!第五周和第六周都是,但我沒辦法細項上「歷史/文學/文化課」,我的專業是語言教學及師資培訓,如果需要有系統的歷史課程資料,回去看看國、高中歷史參考書或華語師資的專門補習班,幫助比較大。

5.部落格評分應已內容為主,而不是繳交時間。

親愛的,作業是一種責任,如果我不規定時間,只看內容,你累積到期末一次寫完讓我看,是逼死我的眼細胞,也會逼死自己腦細胞。面對現實,如果一定時間內不寫,你大概也不會寫了,因為能忘的,全忘了。

雖然我一定會期望品質好也準時的BLOG,但品質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花時間琢磨思考,而準時不一樣,有心、無心(品質也是)而已。雖然會看到記流水帳的人,但那也許是他能為這個BLOG作業付出最大的能力,只要達到了寫BLOG的四項要求,我不為難人。寫的品質好不好,其實是同學們的自我良心之戰。用時間為基準請同學們繳交作業來評分,評的主要不是內容,是責任啊!


最後,還是感謝同學們給我支持,接下來就換各位登台獻寶了!

插播:Muere Fidel Castro a los 90 años. 古巴狂人Fidel Castro昨天(11/25/2016)去世了,(耆)九十。




寫BLOG時看到下面的兩部電影的廣告,為什麼他們讓我有種「殊途同歸」之感?都想看啊!




2 則留言:

  1. 【你所不知道的資本主義】鄭和 PK 哥倫布 https://youtu.be/UrJj9i2ftPM

    回覆刪除
  2. China源自梵文Cina,不是「秦」的譯音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kam-tim-chan/china%E6%BA%90%E8%87%AA%E6%A2%B5%E6%96%87cina%E4%B8%8D%E6%98%AF%E7%A7%A6%E7%9A%84%E8%AD%AF%E9%9F%B3/1015224550154199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