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華語口語與表達──外國語音特色與華語教學

同學們:

        很多時候,煩惱都是自己嚇自己,比如今天上課的投影片狀況,其實只是順序不對,我卻一直以為是自己刪掉了。這也說明,記憶的影響力驚人,因為下午我出現另一個狀況,就是去自助加油時,發現我的某張信用卡不在它該待的位子裡,第一直覺就是中午去台糖買珍珠奶茶雪糕刷卡,邊走邊收的時候掉了,因為不是第一次發生......人生大概已經掉過3次卡了。所以真的就嚇自己,沒有好好檢查錢包就掛失,還好信用卡有先鎖卡的功能,一天後還是找不到才真的會掛失,再重寄。這也說明,記憶的不可靠,我以為我會很自動的放回該放的位置,其實卻是因為自己太過匆忙,而順手放到另一側去。

        至於珍珠奶茶雪糕是給外籍生的回禮,上週他們請我吃巧克力生日蛋糕,原本想請喝珍奶,但是哪個來台灣的外國人沒喝過呢?要回禮,還是回沒嘗過的東西啊!秉持著「吃過豬肉,不見得看過豬走路」的原則,就決定去買珍奶雪糕了(有人以為我請吃豬血糕,xie和xue的差別)。網路上有人說7-11有,跑了學校附近的2家7-11卻都沒有,最後去台糖量販店才找到。

        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沒經驗過的事物,不了解的內容,教書大概就是這樣熱情吧!大熱天的中午出去覓食兼找雪糕,在台糖裡迷路,還要跟上課時間賽跑,重要的是要保持雪糕冷度。到學校,我跟雪糕一樣滿身是汗地回到教室。雖然很累,但是能讓同學嘗嘗不一樣的東西,還是頗值得的。

        但是,我還是覺得人生優雅慢慢過,比較舒服啊!以後還是請外送好了。

        祝
慢活



2016/05/25 課程紀錄

這周先來講報告,Coggle現代漢語心智圖,到今天外國語音特色為止,可算是告一段落了。下周要講的是口語表達與教學之間的關係,算是教學簡介。



     

其實報告模式與上學期的華人社會與文化差異不大,但這學期的報告不是一組上一堂主題課,而是每周上完課,就要畫一點,而每一組因成員不同,所以畫出的現代漢語心智圖之著重點會改變,由這個美麗的不同,看到多元化視角。


大家上台認領報告時段如上。其實應該是上周就可以開始準備著手了,
但是只要時間沒確定,同學們就好像還沒有一種應該要開始的動力。

再來就是我可愛的期中考解答時間,雖然上週讓同學們自己解題自己回答自己PK,但我覺得華人(東方人?)還是喜歡有個標準答案的結束(好吧!是我不做心不安),所以我還是準備了簡答題的答案給同學參考。

ㄩ的教學實在太好笑了,當我把教法說出來時,全部同學發現的驚奇表現,值回票價啊!
不過這也還是反映理論與實際的僵化,我們或教或學,但總把他們切成2半,這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

Q1.ㄩ的教學

學術語言版(CALP):ㄩ舌位高、舌面前、圓唇。
就算是學過語音學的學生,對於這樣的表達,多數人還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說外籍學生了。
到底這個舌位、舌面是怎麼界定的呢?拍X光片啊!但一般人怎麼可能去拍呢?

在唸單元音韻母時,舌頭感覺都貼在下排牙齒後啊!那怎麼去感受每個元音間的差異呢?很簡單,請把食指洗乾淨,伸入口腔,輕壓於舌上,去感受舌頭的移動。若覺得用手太噁心,吸管也可以,拐杖糖(直的那端)也可以試試。

基本溝通版(BICS):ㄨ的嘴型唸ㄧ。
其實沒什麼深奧大道理啊!就是照著發音因素教學的理論實踐,但把認知負荷減輕,用ㄧ般大眾可理解的方式說明而已。

學術是個有趣的東西,發明好多艱深的詞語,描述ㄧ般常見的事物。

Q2.相連上聲變調的第二字,調值也是很有意思。原來口腔還是比我想像的更懶惰,214不上去,連212都未必,上周末師培班時討論討論,經葉老師提點,我們只唸211啊!果真下去後就回不來了。


葉蘊儀的十九歲是我小時候的經典回憶啊!但是都找不到網路影片佐證,給同學們參考。

四呼,純粹搞笑XD 關於選擇題,在葉老師的協助下,做了MCQ指令,相當方便。

MCQ學生只要上網答題,老師也可立刻看到作答情況,回寄給學生的分數,也包含每題解答。
課堂上實施的話,可依學生答題狀況再解題。

說明完報告,解題完成,也剛好一節課過去了,難得的放同學中間休息。
再來就是外國語音特色與華語教學了,由於班上以應英系的同學為主,再來是應日系的同學,應德系的只有一位(而且老師不會德語......沒辦法對比分析一下),所以這堂課的外國語音討論就集中在英語及日語上了。






怎麼能不看影片呢?但在YouTube裡的外國人,中文都很好啊!發音也都很標準。
所以還是提供了初級外籍學生的錄音檔給同學們聽,英語的部分,只討論美國發音,而日語的部分也是針對日語的標準語為主。
看完影片就是讓同學們討論並發表一下,大家對於英語為母語及日語為母語學習者的發音特色觀察。


日語的明顯多很多,其實是因為上週末師培班先進行了整理,讓上課同學能快速上手兼預測。


同時,我也順道提供了兩項網路資源──
美語(KK/IPA音標)發音教學及周末師陪同學伊玲找到的日語音韻體系(有IPA圖)。

兩相對照下,教學現場的教師會很開心,因為多數的聲音可能在學生的母語裡已經存在,在華語教學時,已可以省下不少力氣,有時真的不要找不同,而是看相同啊!


最後藉由兩位日籍初級學習者的錄音,提出發音特色的總結。
我們可以推測國籍的可能特色,但無法預測全部,
再來,每個人的發音狀況還是得看學習情形、風格、環境等等的影響。
畢竟,也是有人在台灣住了個10年,中文還是不太會說,這種情形大有人在,
所以真的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啊!

 註:

關於更多國籍細節的語音發音特色,可參考《華語語音學》第十一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語音學編輯委員會編(2015)。華語語音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