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華語口語與表達──漢語的定義(一)

同學們:

     希望你們對於今天「漢語的定義(一)」能有粗淺的了解。從上週到昨日為止,我一直在思考,這麼龐大(備課看到太多有趣)的內容,到底該怎麼呈現?雖然看似只讀個10頁文章內容。

        網路的資料要考證,(教科)書籍的內容雖然已有專家的保證,但是為了精簡內容,作者也是有所取捨,他或編輯認為不那麼重要的知識,就會被省略。每一本書都隱含了個人的世界觀和選擇權。今天的課程,部分是以被省略,但我認為重要的角度出發的,因為裡面出現了我從未接觸過的史觀。

        我的朋友觀察我備課教學和學習時的差異,我的學習以TOP-DOWN為主,但教學備課,卻是BOTTOM-UP。我想是因為在備課的過程中,會挖掘出更多關於主題的不同面向,而基於好奇兼具學習的功能,我會從主題開始開枝散葉地發展子題,在從子題中,挑選與文章內容相甫或相反的議題,邊做邊組織教學內容。她給了我一個建議,在教學上,必要時需要「畫地自限」。因為什麼都可以教,篩選和過濾就是教師的使命,去蕪存菁,可以讓課堂的討論更集中,達到教學目的。

        祝
快樂學習




2016/03/09 課程紀錄

選課名單終於塵埃落定,名單16人開成:D
點名少了一位財管博班生,下課時來找我簽名棄選,可惜!可惜!我少了一個不同的觀點。

再來,萬紅叢中一點綠,只有一位男性,而且全部都是語文相關系所的同學。
出乎意料之外,沒有理科同學,少了點均衡之美,多了點平衡之感。

有鑑於上學期的課程,這學期做了點小改變。今天出現了3-4位前兩周沒來的同學,之前我都會再重申一次成績相關事宜,這學期不再說,也不做書面提醒說明,只將上週的PPT講義和大綱印出來,請沒拿過的同學自己拿一份,有任何疑問,請找同學或我再次確定。放手是唯一的路。

這次變週日繳交,也直接把分數定死了。
現在真的就是一翻兩瞪眼,配分也說明了,同學們想要幾分,都在自己手裡。

週日前收到了不少同學的BLOG,也讓我有了些想法。過去沒讓學生知道,我認為在寫部落格時的一些「重點」(就是我想看到的內容-->這我也很掙扎,部落格明明就是寫給學生自己看的),這次我先整理了部分同學們書寫的優點跟大家分享。

希望這個部落格練習,可以成為大家的習慣,對自己的生活過程留下紀錄思。

這四項建議「比較→綜合→闡述→迴響」大概是我的思辨循環過程,辨明自己為什麼選擇這樣思考,而不是那樣思考。
有自己的觀點,進行與他人觀點之比較,綜合上課所閱讀及討論之內容,檢視自己的思維,進行個人觀點之再闡述,闡述的過程,越辯越明,也越能認識自己,跟自己的真實經驗連結在一起時,就容易引起他人的迴響,產生共鳴,就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觀點現身/聲討論。

接續前週「語言管理」討論的部分內容──宏觀(國家/學校)和微觀(家庭/個人)的語言管理互相影響,承先啟後,利用臺灣吧《為什麼要說國語?》0:00-05:38的內容作為本週「漢語的定義(一)」的起頭。




影片內容介紹了政治(從上)如何影響個人選擇(到下),可能間接或直接的影響一個語言的存亡。在中(華民)國有各地方言的衰落,就會有共同語的興起,就是我們的漢語/華語。

畢竟是要討論「漢語的定義(一)」,所以直接就請同學來說說「看完兩份課前閱讀資料,到底告訴你「漢語的定義」是啥」了嗎?
1.〈漢語的定義〉臺灣作者
2.〈共同語與方言〉中國作者

語言承載文化,文化離不開歷史脈絡,而談歷史就不能避談政治的影響力,
不然你以為「名留青史」怎麼來的?他們全部都掛勾在一起的。

華語、國語、漢語及普通話這四個名稱是資料內出現的用語,而這張表格有兩個問題。
1.這四種名稱相同相異?
2.如何將四種名稱分門別類?

偉心先回答了定義,資料中說20年代後稱國語,50年代中國改稱普通話,臺灣沿用舊名國語,華人社會稱之為華語,但仍舊沒人說為啥叫「漢語」?明明就是一樣的內容Mandarin,為什麼要用四種名稱稱呼?代表了意義上的差別。

釐清的方法很簡單,表格已經說明一切。橫軸分上下,上為臺灣,下為中國;縱軸分左右,左為對外,右為對內。我利用張正男老師《實用華語語音學》的定義,簡化成:
對外代表國家標準語言; 對內規範國家的官方語言。
華語名稱的使用比較特別,臺灣的對外華語教學是在90年代興起熱潮(其實1960年代就有台大的IUP在教中文了),是為了不和已經存在的對外漢語撞名,所以臺灣使用對外華語一詞,這其中有沒有政治意念在內,我想就是見仁見智了。

討論時間:

這次安排了30分鐘的討論時間,雖然題目只有三題,但我認為需要好好思考。而且要有內文佐證答案,要更縝密的討論。

後來發現30分鐘,大概有10分鐘被大家用來讀課本文獻了。
當老師說不用買課本,學校有線上資源可看時,是期待大家會認真去閱讀的。
所以策略又要改變了,一定要同學們去買課本嘛!?
我的教學大綱是真的會按照進度來的啊!不是虛設的。

問題闡述又有問題啦!從同學們的回答可知,第一題又被解讀為表面意。
大家都不會覺得我出的問題很莫名其妙嗎?哈!不用漢語難不成要用英語嗎?!
Q1應該是:兩篇作者為何皆使用「漢語」為標題,內文也僅使用「漢語」而不用其他名稱?

Q1:兩篇作者為何皆使用「漢語」為標題闡述文章?
雖然我說大家沒能理解我出的問題,但有兩組的答案我覺得挺欣賞的。
一組親中(指臺灣作者),一組說中國對中文教學較為仔細。跳脫常見思考的框框──以眾取之(人口),我覺得很不錯。

我從「漢語」這詞的名稱出發,「漢人&漢語」,若說到「漢」,首先想到的就是「漢朝」。
問問同學們,因為大家都學過歷史,漢代有啥?
有人迸出漢武帝後,就沒下文了。給了提示,有位姓張名騫的先生,大家才想到通西域。
啊!我們的歷史也是考科,就是關鍵記憶題,記得張騫通了西域,卻忘了他可是漢武帝派出去的人。

漢代張騫通西域若可視為絲路之始,那麼這影響力可就無遠弗屆啦!國際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在《許倬雲觀世變》一書中,寫了中國人自稱「漢人」的文化意蘊,提到漢代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宗教上,兼括並至、無所不包,才使得漢朝文化能夠相容並蓄,各地不同的人群也願意留在這個大系統中,使得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以漢人自居,那麼這群人說的語言當然稱為「漢語」。

漢唐盛世跨越中國歷史將近1100年,定都長安,那時是以長安音系為主體的官話,以歷史語言學看長安官話可能融入匈奴、突厥語。之後,不同的朝代遷都,每朝每代都有其沿用或各自的官話,明朝定都南京,以吳語(吳儂軟語/呢喃軟語,上課突然卡住,忘記這成語就是形容吳語的)為其官話,金元明(後期)清,定都北京,讓漢民族的共同語變為以北方官話為基礎,可能融入鮮卑、契丹、蒙古族(元)和滿族(清)的語言。說明了漢語(語言)的改變流動,實際上是以中原漢語為主體,吸收不同支流的民族語言、地方方言後,融合而成的語言。(印證語言是活的)

特別找了地圖,標明了長安(今西安)、南京和北京位置,
當然不可以忘了張騫先生,他和他副使節最遠跑到了安息,是今天的伊朗一帶。

Q2:現代漢語(共同語)和漢語方言之別。為什麼需要討論方言?
第二題,同學們寫的答案和我相去不遠。
共同語和方言的差別,都是方言之間的差別,也就是語言之內的差異,一般而言都比較小,主要表現在語音方面。

既然我們要學的是「漢語」,為什麼兩份資料都還要提方言?這問題是接續上題的脈絡而生。
因為外部社會原因,如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不同方言阻隔交流,各地的人在約定俗成的基礎上,認可某種方言為共同語的基礎,若在此共同使用的方言內所沒有的概念或詞彙,即會利用原地域之語音名稱繼續借用

再來,不同方言區的人在說漢語時會帶入各自方言的特有成分,自然而然,會形成各地的不同的漢語腔調特色。如果我們可以接受這樣的特色,如:臺灣國語,試問,外籍學生發音不標準,到底應該稱之為偏誤還是特色?會影響溝通了解嗎?

我認為共同語是以某種方言為基底的龍捲風,
會把鄰近方言的語音特色、詞彙、語法使用捲入。

Q3:漢語共同語語音之特點為何?臺灣語音也有這些特點嗎?

這題很有意思,我說要有內文佐證,還告訴大家頁數後,多數人都按照規則來,只有采妮google臺灣語音特點。這也挺不錯的,畢竟知識不僅在課本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我觀察到宣綺的表情,有種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之感。這就是跳脫平常思維的有趣之處,用新的角度和觀點看事物,會有超多驚喜。
(看到一篇很有趣的碩論:臺灣國語的語音特色發展與教學)

從《漢語音韻與口語表達》一\書中整理,關於3、4、5、6點,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大多數人講話就可以聽到。

關於臺灣語音的特色,說都說不完,最簡單就是用影片佐證,雖然我超時了,但是同學們還是很樂意看完影片XD



這週還沒完全處理完「漢語的定義」,下週還有三項內容想解決:

1.現代漢語的源頭──語音(聲調)變化
2.現代漢語的語音成分──你真的看得懂P.5-6?
3.現代漢語很好學?不是很孤僻嗎?──孤立語

要來整理一下語言學了!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