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華人社會與文化──104-1 不斷RPG

不管是不是華人,在社會與文化裡,就是不斷RPG。

角色扮演遊戲(RPG,Role-Playing Game) 是由玩家在遊戲世界中扮演人物角色,透過訓練、練功,提升等級,發展劇情和過關冒險等各種方式來進行遊戲。

原來我小時候玩過RPG的遊戲《仙劍奇俠傳》第一代98柔情版(DOS光碟版),但我從來不知道那就是RPG,我也不記得我有無成功地破關斬將。我會玩純粹是因為爸爸帶回來,妹妹在玩,我也跟著瞎摸。現在官方開放第一代下載,我還真的玩了一下,只是重溫,沒有繼續。

李逍遙和趙靈兒耶!
是平凡和陳淑芬畫的,兩位都畫言情小說書封的人XD 很紅!
小時候看書(言情小說)比玩遊戲的時間多。

RPG好玩是好玩,但沒上癮過,因為人生不就是一部RPG遊戲──在原生家庭演小孩(哥哥、弟弟、姊姊、妹妹);在自己的婚姻中演太太或先生、爸爸或媽媽;在校演學生、同學或老師;在店裡演老闆或客人;在網路演鄉民或知名部落客……

不管演什麼,記得像什麼。話說回來,「像」是要像誰?
每個人心中,受到社會文化、家庭背景、教育等的影響,我們建構每個角色的樣子都有差別最終,還是不傷害別人,誠實、柔軟地做自己,最愉快。

我心中總是默默覺得有威嚴(兇?)的老師很厲害,罵完學生之後,還是可以冷靜地交代
翻臉如翻書,同時還要情緒切割的功力,不是容易的事。

在高、國中教書,有時羨慕大學老師可以當學生,當掉那些不願自己負責的學生,但很多時候,似乎有些情形(家庭失能、用藥等)是身不由己(推薦:記得這堂閱讀課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真的進到大學工作後,才發現當學生其實不是選項,因為希望看到學生因為知識,在課堂發光發熱(不管是在哪個級別教書,這都是老師們的一致希望)。
然,大學教師和大學生之間的Bonding似乎更加薄弱,畢竟一周可能只見一次面,認識不多,大班課就更是難上加難,要怎麼打分數也是一門學問。

學習真的該有分數標準嗎? 這是教書以來的疑問。
因材施教的美好,無法改變任何學校課堂中,教師一打多的情形,所以只好以標準化評量進行。量化的評量很好操作,60分一翻兩瞪眼,但質性評量的標準卻難定(推薦:什麼是質性研究?),通常就是以老師的規則標準為標準(當然標準需要溝通討論或說服),並期望大家能自律遵守。

人:「為了公平起見,大家考題都一樣──請爬那棵樹。」【我們的教育體系】
愛因斯坦:「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來判斷一條魚的能力,那它終其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是個笨蛋。」

這也是104-1在「華人社會與文化」課程中,我所面對的難題,這門課沒有量化考試,有的是自有心證的部落格、上課出席、報告和自評。有人在過程中,發掘關於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有人大開話匣子聊天;有人怡然自得地玩手機遊戲;有人覺得自己出席上課難能可貴;有人輕鬆以對;有人嚴正以待……

我也是個人,對於同學的所作所為,我一定也會有正反兩面情緒,畢竟面對的是人,「尊重」是基本,擁有自己的觀點,發掘自己的後設認知(知何以知),但實踐「不」直接下判斷、「不」以偏概全的精神,願意理解每個人的差異,把爭論變為討論,定、靜、思、得。

人生就是一場RPG,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大家都要練功晉級,打怪失敗,
那就只好砍掉重練。人生功課也如此,時機未到,失敗總難免;時機成熟,功課就會重現。

這是我請同學們完成最後一篇部落格寫作的日期、時間及內容。
期末自評:宜庭世瑩、疆牧、憶萱韋伶乃莉函蒨、偉心、鳳恩品綺郁恬雅琪雅菁語欣宗庭、楊德



“The illiterat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not be those who cannot read and write, but those who cannot 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 ” Alvin Toffler.  

艾文‧托佛勒:「21世紀的文盲將不再是那些不會閱讀和寫字的人,而是那些無法學習、不願學習和不重新學習的人。」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