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習時,曾因為實習指導老師的一番話「是誰要跟學生的爸媽報告分數」,而對教育感到失望。
我不願當「為學生成績負責的人」(那該是學生自己的),「人師(傳道)」和「經師(授業、解惑)」的比例應為60:20:20。最終我沒有轉行,留在教育現場,但總自覺是個教育邊緣人,在許多不同的教育場域流動。(不是不想固定,時候未到。)
去年五月參加了親子天下【2015看見多元學習力論壇】高雄場,週六去聽了天下雜誌【陪伴孩子少年時】教育論壇高雄場。兩場不約而同談論到未來人才所需的能力,然後在我自己準備的課堂中,也與學生們討論「素養」及「文化素養」,從定義開始認識。
DeSeCo在2005年時,已經提出二十一世紀公民的關鍵素養:
http://www.oecd.org/pisa/35070367.pdf |
在多元學習力論壇中,葉丙成教授在「創新教育,培養帶得走的關鍵能力」說了很多,但我記下兩點:
1. Identify Key-problem
2. Play with passion and fun
綜合其發表的文章〈有這四大能力的人,真正能生存下來〉:「會思考、會表達、會自主學習、會面對未知變局」;〈學生才是主體,培養帶著走的能力〉:「學習者」、「創造者」、「溝通者」和「鑑賞者」。
我認為葉老師所指未來人才的關鍵能力是:
1.有無眼界發現新事物,並用熱情自學;
2.將新事物與自身所學結合,找出不同於以往的面向;
3.在學習及運用時,碰到問題,是否能思考辨識關鍵問題並解決;
4.能否與人(團隊或業主)互動推銷自身想法,包裝自己。
Todd Rose提出平均的迷思──就是根本沒有平均,用統一測驗評量全部的人是美好的夢想(現實總是殘酷)。
1980年代多元智能之父Howard E.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立意的美好,卻變成很多家長的恐懼,觀念不變,什麼都難,原本只要看德智體群美,現在要看更多、比更好,變成家長小孩都辛苦。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a/Multiple-intelligence.jpg |
1.解決重要問題;
2.問出好問題;
3.創造有趣的作品;
4.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
週六的教育論壇也提出,現今社會對於人才的需求,已經從以往的單一專業人才(│型人才),變成「T型人才」,也就是除了專業外,還要有橫向跨域的的能力。
因為12年國教課綱議題,已經燒了3-4年,主持人也提出各國課程改革的內容。其中她提到芬蘭對於從國小至高中的學生要有的七種未來能力:
1、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2、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
3、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4、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
5、數位能力
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關於芬蘭的課程改革主持人未多加描述,但在介紹他國時,有兩所有趣的學校出現,一所在美國,一所在中國。
美國TAG, Dallas,有趣是在於該校的校長今年30歲,該校老師都是產學結合的人才,該校學生入大學,多是獎學金學生,每人每年可得約900萬台幣--->這所沒介紹課程,有點可惜,壓軸是獎學金議題,所以最終還是回到「錢(勢利)」。
中國北大附中,有四學院三中心,學生自選課程,自己安排(其實這跟IB系統或大學選課
一樣?)
關於這場論壇,還有個特別之處,我不知道是因為12年國教,因為對教育的集體焦慮,因為T型跨域人才,論壇的開場除了介紹各國教改和未來關鍵能力外,主辦單位安排了佳冬高農的老師和同學一起開講。兩位同學說因為他們成績不好,所以選擇進了職校,到職校才開始發光發熱。我為他們的成功鼓掌,這是同學的努力,但也反映了一個現實,就是這社會對於在學的學生還是在用分數、成績評斷;出社會就是用職位、薪水評斷。
這就帶出與談人郝廣才所說:「勢利和現實。」學以致用很好,但國民教育和大學教育不是職業訓練所,不是所有人都能學以致用,學用落差總是會有,但因為「勢利」,沒用就不學,不考就不學。
學習永遠沒有「完成」的時候,也不是一定學多少才能為社會付出,重點正是「態度」。
郝廣才以獨臂左投亞伯特和雷恩的願「井」舉例,他認為未來的人才,其實沒有什麼一定要有的能力,但是要有三個特質:
1.作夢(擁有夢想)
2.思考──問問題的能力(多元閱讀)-->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3.善良
不管是素養、能力還是特質,身為家長、教育工作者,應該要lay back,我們可以觀察孩子、欣賞孩子、相信孩子,套句台詞──侏儸紀公園第一集裡的名言「Life finds a way」,就是最好的寫照。【好吧!那我放棄擔心學生XD,隨域/遇而安。】
關於跨域人才,給那些還找不到自己天賦,或認為自己只有一項天賦的人。
週六的教育論壇也提出,現今社會對於人才的需求,已經從以往的單一專業人才(│型人才),變成「T型人才」,也就是除了專業外,還要有橫向跨域的的能力。
因為12年國教課綱議題,已經燒了3-4年,主持人也提出各國課程改革的內容。其中她提到芬蘭對於從國小至高中的學生要有的七種未來能力:
1、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2、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
3、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4、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
5、數位能力
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關於芬蘭的課程改革主持人未多加描述,但在介紹他國時,有兩所有趣的學校出現,一所在美國,一所在中國。
美國TAG, Dallas,有趣是在於該校的校長今年30歲,該校老師都是產學結合的人才,該校學生入大學,多是獎學金學生,每人每年可得約900萬台幣--->這所沒介紹課程,有點可惜,壓軸是獎學金議題,所以最終還是回到「錢(勢利)」。
中國北大附中,有四學院三中心,學生自選課程,自己安排(其實這跟IB系統或大學選課
一樣?)
關於這場論壇,還有個特別之處,我不知道是因為12年國教,因為對教育的集體焦慮,因為T型跨域人才,論壇的開場除了介紹各國教改和未來關鍵能力外,主辦單位安排了佳冬高農的老師和同學一起開講。兩位同學說因為他們成績不好,所以選擇進了職校,到職校才開始發光發熱。我為他們的成功鼓掌,這是同學的努力,但也反映了一個現實,就是這社會對於在學的學生還是在用分數、成績評斷;出社會就是用職位、薪水評斷。
這就帶出與談人郝廣才所說:「勢利和現實。」學以致用很好,但國民教育和大學教育不是職業訓練所,不是所有人都能學以致用,學用落差總是會有,但因為「勢利」,沒用就不學,不考就不學。
學習永遠沒有「完成」的時候,也不是一定學多少才能為社會付出,重點正是「態度」。
郝廣才以獨臂左投亞伯特和雷恩的願「井」舉例,他認為未來的人才,其實沒有什麼一定要有的能力,但是要有三個特質:
1.作夢(擁有夢想)
2.思考──問問題的能力(多元閱讀)-->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3.善良
不管是素養、能力還是特質,身為家長、教育工作者,應該要lay back,我們可以觀察孩子、欣賞孩子、相信孩子,套句台詞──侏儸紀公園第一集裡的名言「Life finds a way」,就是最好的寫照。【好吧!那我放棄擔心學生XD,隨域/遇而安。】
郝廣才:「夢想要想辦法實現,但現實只能撿到碎片。」
關於跨域人才,給那些還找不到自己天賦,或認為自己只有一項天賦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