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
有始有終不容易,恭喜大家。我們該為這學期的用心與付出,給自己一個大擁抱。因為2015年有不錯的結尾,而2016年有美好的開端。
祝
靜好如意 有緣再會
2015/12/30課程紀錄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工在小我,長於大我。
教育乃百年樹人之業,潛移默化之功,絕非一日可得。
教育乃百年樹人之業,潛移默化之功,絕非一日可得。
韶光荏苒,高雄,轉眼又一年。
最後一堂「華人社會與文化」實體課,最後的五件事要做:
•1,個人部落格(課程)
•2.小組期末報告總評(課程)
•3.華人社會與文化結語(課程)
•4.教學意見網路調查(學校)
•5.英語檢定證照取得調查表(學校)
•1,個人部落格(課程)
•2.小組期末報告總評(課程)
•3.華人社會與文化結語(課程)
•4.教學意見網路調查(學校)
•5.英語檢定證照取得調查表(學校)
㊟個人部落格:
除了學期中的15篇外,還加了期末自評一篇,共16篇。同時,也列出我自己的BLOG資料讓學生確定。
自評分數,在淡江念中等教育學程,修林文韵老師的課時,第一次遇到,衝擊力最強。學習的權力/利是放在自己手上的,而非老師強迫的。林老師是在美國亞歷桑那大學,讀語言、閱讀與文化的老師,是推廣全語言教師Ken & Yetta Goodman的門生。
這門〈華人社會與文化〉確實是染上高師研究所老師們課程風格,再加上我自己的Teaching Touch完成的。
㊟小組期末報告總評
七組學生,七個主題,七種風格。我針對需要注意的部分加以提點,優點直接說明。
A.尊重著作權/出處重要性:創用CC及Google圖片搜尋。讓大家配對和討論、猜測、推理創用CC的用途為何。
B.簡報版面呈現:背景、字數、圖檔影片(簡報技巧五原則)
C.主題報告設計:看了七組學生給的分數及評語,抓出了三項報告的原則,並列出大家使用的策略,再提出報告核心「呈現順序與邏輯」。
重要:關於大學生的報告資料,我提出至少一筆資料文獻出於學術書籍的意見。現代人慣於使用網路,卻鮮少有查證的習慣,流於隨性,就易以訛傳訛(盡信網路,不如無網路)。學術書籍,,在閱讀上,對一般讀者而言雖嫌生硬(這也是學術書籍難以被廣泛閱讀的窘境,曲高和寡),但最少在資料來源的可信度上,已經有出書作者和編輯幫忙把關查證。
七組學生,七個主題,七種風格。我針對需要注意的部分加以提點,優點直接說明。
A.尊重著作權/出處重要性:創用CC及Google圖片搜尋。讓大家配對和討論、猜測、推理創用CC的用途為何。
B.簡報版面呈現:背景、字數、圖檔影片(簡報技巧五原則)
C.主題報告設計:看了七組學生給的分數及評語,抓出了三項報告的原則,並列出大家使用的策略,再提出報告核心「呈現順序與邏輯」。
重要:關於大學生的報告資料,我提出至少一筆資料文獻出於學術書籍的意見。現代人慣於使用網路,卻鮮少有查證的習慣,流於隨性,就易以訛傳訛(盡信網路,不如無網路)。學術書籍,,在閱讀上,對一般讀者而言雖嫌生硬(這也是學術書籍難以被廣泛閱讀的窘境,曲高和寡),但最少在資料來源的可信度上,已經有出書作者和編輯幫忙把關查證。
㊟華人社會與文化結語
我的結語是為呼應期末自評的第一個問題──
「經過這學期,你如何看待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
「經過這學期,你如何看待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
上完課,才畫這個圖,實在有點好笑,設計時沒想到可以這樣呈現。
在教學那面,應該還要分出本籍學生和外籍學生來,畢竟我在這堂課裡的角色是教師,雖然在這18周以來,所學甚多,但這裡對學生的內涵意義就該由學生完成。
有的同學認為這門課輕鬆、有趣,學很多,宜庭還分享她去借教室鑰匙時,被問的問題。
「你上華人社會與文化,你是外籍生嗎?」「不是,那你為什麼要上華人社會與文化?」
從這個問題出現,可推及我們的教育,不管是幼教、小教、中教、成教,思考的彈性有急迫的需求。
1+1=2,也可以是「王」、是「田」,端看你的角度、深度和廣度。
不是你身處在某個文化中,就代表你熟知一切,面面俱到不失禮;也不是你站在某個權力的一端,就代表你可以任意對待他人,或是不尊重他人。
關鍵的核心還是在於「尊重同理」,如同多元文化,欣賞相同,擁抱相異。
從這個問題出現,可推及我們的教育,不管是幼教、小教、中教、成教,思考的彈性有急迫的需求。
1+1=2,也可以是「王」、是「田」,端看你的角度、深度和廣度。
不是你身處在某個文化中,就代表你熟知一切,面面俱到不失禮;也不是你站在某個權力的一端,就代表你可以任意對待他人,或是不尊重他人。
關鍵的核心還是在於「尊重同理」,如同多元文化,欣賞相同,擁抱相異。
㊗104-1課程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