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華人社會與文化──(節慶)春節

同學:
       
        看過大家對這組寫的評語及建議後,我有個想法與你們分享。

        很明確地,報告同學嚴謹地處理這個報告,他們提供很多資訊。但這些資訊不是雜亂地報告,是有系統,按照春節的順序,將其中較重要的內容,變成PPT課程及活動讓我們了解。只是不曉得,是否是因為想要分享的內容比較多,也過於緊張,所以變成「講課」為主,缺少與觀眾的互動。

        接下來報告的同學,你們已經看過3+1組不同形式的報告風格,這學期也已經過了12周,我想你們也都清楚自己及同學們偏好的上課(報告)方式。那麼,在整體報告設計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思考的是──我們該如何結合報告內容,並利用活動,達到我們期望或希望的課室氣氛及課程效果,還要挑戰同學們原本的思維模式,認識多元文化。

        祝
以人為本 真實連結



2015/11/25 課程紀錄

果真週三的課到了周六才寫,已經有些模糊了。

節慶組的同學讓大家報數分四組坐,先閱讀資料。同時,我也請報告同學快把漏印的PPT講義印給大家。

這周節慶的主軸是──各地華人都一定會慶祝的「春節」。
春節的主題閱讀資料為二:
1.台灣春節習俗的傳統與現代意義
2.李永球:年是傳統好 (李永球為馬來西亞文化歷史民俗田野工作者)

我想是不是我請報告同學先印PPT講義,所以導致他們得先進行閱讀呢?因為我發現PPT的講義順序其實是,先進行配對遊戲,後說明,再閱讀並討論。如果是的話,我打亂安排順序,真的很不好意思啊!再來,就是感謝報告同學的臨場反應很機靈,仍讓報告活動順利進行。
(p.s.如果已經設計好順序和橋段,直接告知老師。PPT講義可以在大家閱讀時段再發即可。)

節慶,是和農民曆分不開的。
華人的三大節:春節(農曆十二月念三祭灶/廿niàn四送神~正月十五元宵)、端午(農曆五月初五)及中秋(農曆八月十五)。這也是一般在求職時,福利部分會出現的「三節獎金」的由來。

現今的台灣春節假期,都是由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大年夜)這天開始,原則上放到正月初五開市/開工,約為一周的時間。但整體而言,春節的慶祝活動是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為止。



表格摘自台灣春節習俗的傳統與現代意義
補:朔日農曆每月初一缺月;望日每月十五滿月。

表格資料某些部分對我而言是很新奇的,如同〈台灣春節習俗的傳統與現代意義〉一文中所指,年輕世代對於春節會實施的春節活動、食物意義、春節禁忌與習俗意義上,確實認識較少。尤其春節食物的吉祥話,對愛吃的華人而言也是特別重要的啊!

分組討論兩個題目:
1.請分享現在家中仍實行的春節活動。(例:大掃除、貼春聯、年夜飯、壓歲錢……)
2.分享你認為「年味漸失」的原因。(可參考李永球的文章)

節慶組同學在問題討論後,提供實例及參考,是一個很好協助引道討論內容的方式。

我家到現在還實行的春節活動,只剩做年糕、八寶飯(都在奶奶家做,裡面放的材料都是奶奶辦年貨張羅的),圍爐吃年夜飯(奶奶主廚,一定有「魚」,親戚各家皆出幾道菜),和領壓歲錢(沒嫁娶的,說句吉祥話,奶奶都發紅包;開始工作的小輩,通通都包紅包給長輩)。

2013年過年做的紅豆年糕(我妹怎麼了XD),今年做了八寶飯,但沒拍照:P

記得小時候,還會在爺爺奶奶家守歲、打牌,外公外婆還在時,在年初一就會回媽媽的娘家轉轉,因為都在台北。以前過年,還可以放鞭炮,各式各樣,沖天的、打轉的、聲響的……這真是美好的兒時回憶啊!現在台北市禁放煙火了,沒了煙花,年味就更少一點了。還有,記得國一我還做了大型竹製的直升機燈籠參加學校的元宵燈會比賽,可惜沒有照片,一切都在回憶裡了。

多數同學家裡還是會有的春節活動為:
大掃除、貼春聯、壓歲錢、守歲、吃年夜飯、辦年貨(多去賣場,而少去年貨大街)、拜拜、打牌(小賭怡情XD),很多傳統過年的步驟都減少了。再來,我自己的經驗覺得「年味漸失」,是因為自己長大了,和親戚間沒那麼平凡來往,再加上長輩離世,少了核心人物,所以年不像年了。而同學們則是提出「生活水平進步」、「家人不在身邊」、「過年就是家人團聚聚餐」等想法。

2014馬年,在玉里國中任教時,亭安老師的手工春聯、門符和窗花。

節慶組的兩位同學以2點做為討論的結語。第一,現今因不知春節核心意義,進而刪減多餘的活動;第二,因台灣前為農業社會,靠天吃飯,所以謝天。當今社會因職業多元,進而也省略了謝天。

再來,考考大家的記憶,看看剛剛讀過的內容還記得多少?
10題,我答對了6題:D
答案由上而下:E、I、A、J、B、D、C、F、H、G。
















做完配對題,節慶組的同學做了豐富的補充。我建議是不要念稿,用填空挖空,提問跟同學們互動,比較有趣,也可考考同學們對於春節活動的知識。

我不知道什麼是「飯春仔/飯春花/春仔花/春花」,同學也立刻google圖片。

僑生不知道「老鼠娶親」的故事,也當場補充。
                               
我作筆記做得渾然忘我,一直聽寫。(此為講稿版,很用心。)
















看完台灣人自己的新年,同學也準備了各地華人的新年活動,給大家參考。
馬來西亞的華人和新加坡的華人,跟台灣春節過節不同的習慣。下面的兩段影片,就是介紹。







































這次的主題:春節,因為是每個人每年都會有的回憶,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討論起來就很熱絡,也特別有感受。並且,報告同學將討論的結論和最後的總結相結合,雖然我們因現代社會工作形式的轉變,已經比較少從事傳統的春節活動,但不能忘的是「傳統核心:精神的傳承」。

「飲水思源不忘本」

p.s.11/29突想,各地華人的春節慶祝活動和禁忌,看似大同小異。是否還是與該地華人原本是從中國哪處移居,以及該地的住民和其他移民的影響結合起來探討?好像會出現無限種可能。



補充:
1.台灣節慶──典藏台灣嘉年華
2.Taiwan: the heart of Asia.台灣民俗節慶
3.迎春接福話新年(HK)
4.中國的節慶
5.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

6.春節組同學省思──韋伶語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