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華人社會與文化──服裝

同學:

        我覺得今天報告的安排方式很有意思,猜謎考考大家對各國服飾的認識。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可惜到最後,雖然有公布解答,但是沒有更多介紹了,我真的很喜歡東南亞服飾的多彩。對了!大概大家都沒有發現,服裝組沒有PPT的影本。我回到家要寫BLOG時,才發現我沒有做關於PPT的筆記:S。好可惜!因為喜歡這個主題,注意力就被吸引去了,而忘了沒有PPT影本,這下真的只有不可靠的記憶了。

        祝
大家別忘老師給了講義備忘



2015/11/18課程紀錄

上課了,今天報告的三位同學上台,介紹完主題和大名後,就拿了個籤袋,讓大家抽籤分四組,並附上座位表,方便大家分組討論。

我上國中課程及營隊華語課時,會特別畫座位表。
但上大學生的課時,我就沒有再特別使用座位表了。
思考了一下原因,最有可能是因為大學生不需要過於規範。
但國中生在做活動時仍需要規範,而營隊華語課學生沒接觸過我的上課方式,
所以使用座位表來作活動,一面是方便規範,一面也可能算是部分歐美學生習慣的方式。

分組後,報告同學先讓大家猜迷,有15題。猜猜看,他們選擇的衣服是屬於哪個國家、哪一個分類?我在唐裝組,答對11題,應該還OK。但在公布答案時,報告的同學對於部分服裝,表現出不確定的答案,這點我覺得是很可惜的。Kabaya,不僅是我大喊出來的新加坡女性傳統服飾,也是部分東南亞國家的傳統服飾,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汶萊、泰國南部也都會穿啊!泰國的女性傳統服飾,不叫「ชุด(Chut)」,而是「ชุดไทย พระราชนิยม(Chut Thapra-raat-cha ni-yom)」。

畢竟都已經花時間做這份報告,若能多用點心,準備好答案,不僅上台不會心虛,對同學們也是很好的示範。


每張PPT由左到右、上到下:
1. 韓國韓服;2.新加坡航空公司制服(Kabaya);3.中國漢服;4.中國旗袍(滿服);5.日本和服;6.印度
साड़ी紗麗
7.中國漢服;8.越南Áo dài ;9.泰國Chut thai ;10.日本琉球王朝琉裝(漢服+和服);11.中國唐裝;12.中國漢服;
13.日本和服(男);14.中國唐裝(男);15.韓國韓服(男)。

猜謎後,開始閱讀資料:洗振揚 華人真正的傳統服飾(同學刪減了部分原文,並增加「漢系服裝」)。我想在這裡,還是要再次呼籲,不是不能用網路資源,除了要附資料來源外,更要再查資料,進行佐證,別忘了孟子所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不就是反課綱(歷史科)的核心思考──批判。)

閱讀過後,兩題討論:
1.你覺得華人的傳統服飾是什麼?
2.你覺得於現代要如何從穿著分辨華人及非華人?

由於報告同學,沒有任何定見,所以開放給同學們討論後上台報告。

對於第一題,我沒有定論,畢竟連華人的定義都還沒真正的定下來,要怎麼處理傳統服飾呢?但是我確實讀到一篇台灣新衫穿著禮儀交流協會所寫的文章提到「國服制度:民國十八年南京政府所頌佈的條例〈男性著長袍馬掛,女性著旗袍式藍色上衣、黑色百褶長裙〉」。但我怎麼樣都搜尋不到這篇報導的佐證,或南京政府的舊條例內容,提出後,就好先暫訂為此。另有一說「中國的國服是中山裝和旗袍」。

然後,現代穿著怎麼分辨華人,就更別提了,因為西方服飾的影響,現代人穿著已經變成大雜燴。而我自己怎麼分辨是台灣人還是其他東方人?最主要還是由氣質、妝容以及語言辨別。我記得大家第一題的回答,都是因為古裝連續劇,所以對於華人傳統服飾的定義多為旗袍和馬褂。對第二題沒什麼印象了,沒有筆記啊!再來可惜的是,報告同學沒有將大家所說的統整,就接著介紹漢服、和服、韓服之比較,以及唐裝介紹。我覺得聽報告的同學說得也好,介紹了服裝,卻沒介紹樣式、由來、設計或穿法,稍有惋惜,但畢竟報告主軸還是依報告同學的安排。

我覺得漢服及和服的比較沒有文字,直接用圖示,看得很清楚。
漢服和韓服因為有文字,文字的部分沒有解釋很可惜。

















唐裝比較接近現在人心中的中式服裝。

















討論時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關於各國傳統服飾(部分為國服),東北亞國家只有在重要儀式或場合上穿著,但東南亞方國家卻是平時可穿出門的打扮。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天氣」。東北亞的傳統服飾,如:日本和服、韓國韓服、中國旗袍等,必須訂做,價格不菲(fěi),而且穿法繁複,也較限制行動。反觀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的Chut Thai、越南Áo dài、印尼Kabaya、印度Saree等,多是一件短上衣加2塊布(裙+披肩)的組合,方便穿脫,也較輕薄,適合當地濕熱的天氣,就轉變為日常生活的穿著,當然正式場合也會使用。

為了呼應討論的第二題,接下來的PPT就放了2張現在華人的服裝穿搭,但是都是女性,但一邊是台灣人,一邊是日本人?將日本人納入華人範圍,是呼應了麗娜老師對華人社會與文化中,華人的定義:「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周邊民族及其後裔。」

然後進到亞洲女性的穿著。這也讓大家猜插圖中的女孩是哪一國人?說實話,好困難啊!我沒一個猜對。關於台灣女孩兒的穿著:「台灣女生近年來其實越來越敢穿,在街上不時能發現敢嘗試各種風格造型的人。不過,有些盲從的現象還是存在著。」因為這點,報告的同學也有所自省,就是當我們說到台灣時,到底什麼樣的東西才代表我們。有人說藍白拖、吊嘎,而我看著亞洲女孩的台灣代表,想到的是電子花車、檳榔西施、三太子。
圖片出處:udn STYLE。圖/Cherng 繪
有個反差想法,若是男版,可能會是「保養、雪衣、夾腳拖」。
這也是有趣之處,為什麼談服裝,都是以女裝為主呢?

台灣人一直都是多元文化絕不食古不化。」所以好多東西都可以代表我們。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主題很有意思,設計也有巧妙之處。同學報告的內容確實都是圍繞著主題「服裝」」,但略為不足的是,沒有人將每個部份串聯在一起,說明前後的關聯,所以報告時感覺零散,沒有主軸。

補充1:
雅菁放了一篇〈除了原住民文化,我們還有什麼可以代表台灣?〉的文章,我覺得非常受用,因我在海外當老師時,這也是我的糾結之一。


補充2:
關於漢服本身,及其對周遭國家之影響,可參考中學生網站小論文專區〈「漢服」知多少〉。另外,這一篇〈人要衣裝:漢代人穿什麼衣服?〉

補充3:
韋伶放了漢服介紹,其中有一則香港2006年的漢式學位服的報導。我覺得這真的可以實踐啊!台灣一直以來都沿用西方學士服,是時候找回東方本色了!我覺得超有FU的!
照片出處:華漢文化會館


補充4:
在玉中的國文科同事──亭安老師,是一位熱愛閱讀、樂於分享、喜愛手工的才女啊!
前一陣子分享了她與媽媽(是名技藝高超的裁縫師)一起考究並創作出的「仿唐齊胸繻裙」,她也穿著這唐裝去上課呢!真是太棒了!只是怎麼沒看古箏合影,那真的會把玉中圖書館「改蓋朝換代」呀!歡迎大家去FB「玉里國中圖書館」看看亭安老師所設計的活動。

亭安老師與媽媽一起研究網頁圖片,再由媽媽巧手縫製。
她說
過程最難的部分不是工藝,而是配色,既要高雅古典,也不能老氣或裝可愛呀!
補充5:中國服裝的演變 從漢服到旗袍

補充6:
服裝組同學省思:世瑩宜庭憶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